什麼是薛定谔的貓?
哥本哈根學派認為量子世界的物質,是一種粒子也是一種波,到底是粒子還是波取決于我們的觀察方式,而不是粒子的本質。這就意味着物理世界并是不确定性而是無法準确測量的。
薛定谔則認為我們隻是無法觀察,這并不代表量子即是粒子也是波,隻是量子點本質我們目前還無法認識,所有就有了“薛定谔的貓”這個實驗,這個實驗按照哥本哈根的解釋就是貓是既活着,又是死的,這明顯于我們的世界觀不符合,貓要麼死要麼活。
”薛定谔的貓“這個實驗最初被用來反駁哥本哈根學派被而設計的一個理論實驗。“薛定谔的貓”本身是一個假設的概念,實驗内容是在一個盒子裡放一隻貓和少量放射性物質。之後,會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将會衰變并釋放出毒氣從而殺死這隻貓,也會有50%的概率放射性物質不會衰變,那麼貓将活下來。這是一場有關貓的生死疊加實驗,是把微觀領域的量子行為擴展到宏觀世界的推演。
量子世界和“薛定谔的貓”
先來了解一下量子世界的名詞:
量子是表示宇宙中最小能量表;量子态是表示量子粒子性質的一組數;量子疊加态是假如量子粒子的狀态有兩種可能的數值,它的狀态并不是其中的某個數值,而是兩者的疊加态基礎,即處在某種狀态的概率之和。
“薛定谔的貓”的核心概念是量子态的疊加,盒子裡的原子核和貓同時處于兩種狀态,要麼貓死原子核衰變,要麼貓活着原子核沒有衰變,如果用量子術語解釋就是貓的生死和原子核的衰變與否是“糾纏”在一起的,一般來說在一個過程中産生兩個相同粒子就叫處于糾纏态。這兩個相同粒子即使被遙遠分離,這種“糾纏”依然存在,并且兩個粒子處于兩種量子态的疊加狀态,如果要測量其中一個粒子的行為,那就會立刻影響到另一個粒子的量子态。
“薛定谔的貓”最合理的解釋應該就是平行宇宙了。“王者級”科幻片《彗星來的那一夜》,這部電影的中心思想就是平行宇宙,因為“彗星到來”,宇宙發生了重疊,影片中的女主才碰見無數個自己,從而導緻一系列的怪事發生。那麼“薛定谔的貓”就是“平行宇宙”的理論,原子衰變與否和貓的生死在這兩個世界可以完全相互獨立地演變下去,就像兩個平行的世界一樣,這就是“平行宇宙”。
“薛定谔的貓”到底是生是死?“薛定谔的貓”其實是薛定谔的一個理論實驗,實際上并沒有發生,也就自然不存在這隻貓,就像是頭腦風暴,在腦子中做的實驗。
盒子裡的放射性原子的衰變我們是完全無法預測的。
可能放射性物質下一秒就會衰變,也可能一年兩年甚至幾十年都不會衰變。我們誰也看不到盒子裡的情況,半小時之後,誰也說不清裡面的放射性元素到底有沒有發生衰變。根據量子态疊加理論,這些放射性原子同時處于衰變和沒有衰變的狀态。
那麼自己認為貓活着,别人認為貓死了,這都是自己的意識行為,其實這個貓的生死是由放射性原子衰變與否來決定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