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欄語:
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複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是我們黨向人民、向曆史作出的莊嚴承諾。小康社會、小康生活,是中國人民的百年夢想、千年期盼。當前,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入決勝階段,為記錄好、呈現好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偉大壯舉,荔枝新聞深入全國在小康社會建設中頗具特色的市、縣(區)或村,把筆頭和鏡頭對準日常生活中的人和事,如實記錄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為實現全面小康而奮鬥的非凡曆程與輝煌成就,生動展現廣大人民群衆的拼搏與奉獻,展現實實在在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展示小康的成色與溫度。
荔枝新聞記者/王雪彤 攝像/俞銘義 包裝/李姗
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位于貴州北部,地處雲貴高原與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處于重慶“1小時經濟圈”和“黔中産業帶”結合部,素有“黔北門戶”的稱号。記者11月初來到這裡時,綠意未褪,銀杏漸黃,楓葉正紅,舉目望去層林盡染,在陽光下流淌着斑斓的色彩。站在城市中心,滿目高聳的樓群,道路寬闊、車輛如流,完全看不出它曾經是全國扶貧開發重點縣。
貴州省遵義市正安縣
2014年正安縣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1298戶128031人,貧困發生率達21.33%。石志村是正安縣的深度貧困村,貧困發生率高達40.7%。2017年8月8日,正安縣委宣傳部副部長張濟國作為石志村的第一書記挂村作戰。第一次來到石志村,張濟國發現村裡基礎建設存在諸多短闆:村口通到村外隻有一條水泥路,村民進出村子隻能騎摩托車,晴通雨阻;電力太弱,村民隻能在深夜給大米脫殼或粉碎牲畜飼料,夜深該睡覺時,農戶家中機器還在轟鳴。基礎設施差,就更不要談産業了,這也成了石志村緻貧的關鍵因素。當時,村民的經濟來源主要靠外出務工,留下來的村民種植一些玉米、水稻,隻能滿足基本生活,很難産生經濟效益。長期下來,村民對一些高投資、高回報的産業,也缺少嘗試的勇氣。
沿途高速
來到村子20多天,張濟國一天家也沒有回,反反複複琢磨怎麼帶着石志村村民脫貧。“老實說,心裡是沒底氣的,想着這麼一個深度貧困村,要讓其脫貧的話要做的事情太多了,基本上是從零開始。”張濟國認為,石志村要實現脫貧,第一環境要變,包括居住、交通、衛生等等;第二産業要變,如果還用外出務工加傳統種植的方式,無論是短期還是長期都無法解決村民增收的問題。
說幹就幹,張濟國帶領村民一起開始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在縣政府的财政支持下,石志村的基礎建設發生了巨變。一年時間,石志村改造了20公裡低壓線路、增設14口安全飲水水池、4個通訊基站、鋪設了34.1公裡水泥路。現在走在石志村,從院壩經過連戶路、進寨路、通組路、通村路,路路暢通。
茶香情更濃,石志村村民的種茶“求學”記
路通了,産業也跟着走了進來。白茶現在是石志村的重要産業之一,茶樹年齡越大,收益也就越高:3年左右茶齡的白茶茶樹每畝可盈利1500元,3-5年茶齡的茶樹每畝就可盈利3000元。然而,對于3年前石志村村民來說,觀念由“種糧填肚子”轉變為“種茶掙票子”并不容易。村民帥應華回憶起當時的心情說:“不理解。種白茶至少要三年養護才能收到茶葉,三年過去了,茶葉賣不出去怎麼辦?又不能當飯吃。”雖然想法簡單,但卻是廣大農民最樸實的感受。
白茶
為了讓村民們認可種植白茶的經濟效益, 2018年3月31日,張濟國帶着石志村32名村民集體出行“攀親戚”,在核桃壩村村民的家裡住了4天,同吃、同住、同勞動。核桃壩村,位于距離石志村百多公裡的湄潭縣,被譽為“中國西部生态茶葉第一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64萬元,是名副其實的小康村。
短短的4天裡,石志村村民們看到,核桃壩村田地是茶園,村莊是公園,茶樹不僅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漫山遍野的綠意還帶來了旅遊紅利,一派興旺景象。從核桃壩村回來,32名村民也成了“白茶宣傳員”,他們将切身感受告訴了身邊的人,越來越多的人認可了“白茶緻富”的理念。在縣政府的幫助下,一位浙江茶商來到了石志村,承包了500畝土地種白茶,村民在茶商帶領下種茶增收的同時,還學習上了種茶技術,有了更多自主發展空間。
茶葉采收季
如今,石志村村民自種白茶達到1058畝,3000平方米的茶葉加工場和茶葉交易市場也已經完成了場地平整。而在整個正安縣,茶葉種植面積近30萬畝(白茶18萬畝),覆蓋農戶20餘萬人,其中貧困人口5.5萬人,白茶成了全縣脫貧“造血”的生力軍。
特色小方竹,帶動産業發展“節節高”
除了白茶,方竹也是石志村的“緻富法寶”之一。石志村平均海拔1200米,最高的金鐘山海拔1700米,這種海拔非常适合方竹的生長。每年白露過後,四面八方的村民都會來到金鐘山上打方竹筍。在張濟國來到石志村之前,村民一天下來打到的百十斤筍子可以賣100多元錢。不過,筍子打下來之後需要立即用熱水輕煮殺青,當天背到集市上賣掉,不然就會腐敗。加上當時交通不便,村民們這100元錢賺得極其不易。
方竹筍
在和村民的交談中,張濟國又得知,“山上的筍子長得太密,陽光曬不到會影響品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在實地考察之後,張濟國向鎮、縣領導彙報了發展石志村方竹産業的想法,最終決定對金鐘山的方竹林進行技改:一方面砍出防火通道,另一方面砍密留疏、砍小留大,讓竹林通風采光,來年長出來的竹筍更粗壯;同時就地取種,擴大栽植面積萬畝以上。一個冬春的時間,石志村就技改了4000多畝、新植了8000多畝方竹。
加工後的鮮筍準備裝貨發出
在正安縣林業局的幫助下,縣裡響當當的方竹産業導師鄭繼偉來石志村投資建起了竹筍加工廠,提供竹筍保鮮的技術支持。2019年,鄭繼偉在滬遵扶貧協作的支持下,将正安縣的方竹打進上海市場,“填補了上海菜市無秋筍的市場空白”。村裡方竹産業一下子走上了新賽道。村民餘會說:“現在路修好了,收筍子的老闆直接把車開到山頂,我們每天有更多的時間打筍子,也不用我們用土法子加工筍子了。”“我們也是在為社會發展做公益。”在鄭繼偉看來,脫貧緻富首先要有産業走進來帶動起來,而他們就是第一批走進來的人。
正安茶園
目前,整個正安縣的方竹基地面積累計達到40萬畝,産品遠銷日本、韓國和上海、廣東、大連等地,産值超2億元。
從當初“提籃小賣、戶自為戰”的小農經濟,到全村全縣共同奮鬥的産業布局,“竹”與“茶”兩大主導産業為當地老百姓帶來了持續穩定的收入。如今,正安縣又緊抓“蔬菜、中藥材、野木瓜、生态畜禽”為輔的四條特色産業同步發展,全力提升産業扶貧的實效。
奏響脫貧曲,正安吉他“闖”向世界
在正安縣城,還有一樣東西總會吸引外來人的目光,那就是街上無處不在的吉他印記,就連路燈也是做成了吉他造型。2013年,吉他産業在正安“無中生有”,如今已經發展成為“中國吉他制造之鄉”。
吉他生産廠
說起正安吉他産業的“從無到有”,正安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蒲星如數家珍:“正安縣是勞務輸出大縣,常年在外務工的有20多萬人,其中有近5萬人在沿海地區的吉他工廠打工。實際上我們從無到有,就是通過豐厚的優惠政策,吸引在外從事吉他生産的工人、老闆返鄉創業。”2013年,正安縣入駐第一家吉他廠,發展到現在已經有89家,還有10餘家簽約企業正排隊等待入駐。2018年,正安吉他登上了号稱全球“第一屏”的紐約時代廣場。
打磨制作手工吉他
正安吉他産業的發展離不開一群吉他創業者。代乾隆是貴州省貝加爾樂器電商部總經理,也是第一批将電商理念帶入園區的正安人,“這個地方以前都是以代加工為主,我們想要做自己的品牌,把正安吉他推向全國全世界,這個才是我們回來的初衷。”電商的入駐還給園區帶來了繁忙的物流,每天大批貨物進進出出,帶動了整個園區的氣氛。如今,他們已經将品牌做到了吉他産業電商份額裡的第一名。貴州省娜塔莎樂器制造有限公司的吉他則定位于手工制作的高端産品,廠長李啟旺告訴我們:“制作一把手工吉他,一個周期需要至少一年的時間。”
想要做好一個産業,就和打造一把好吉他一樣,需要從選材、打磨、拼接等各個環節下足功夫。如今,在吉他産業園,從入門級吉他的批量生産加工,到高端吉他的手工精細制作,從吉他教學到配件生産,無論消費者有什麼需求,都可以在這裡得到滿足。經過多年發展,正安用一把吉他走出貴州“闖”到國外。從年産20萬把到現在的年産600餘萬把,已占據全國産銷的1/5,全球的1/7。
韋純安在打磨吉他
“這裡不僅包吃包住,每個月有穩定5000元左右的工資”,更重要的是,“家裡上有老下有小,父母老了,孩子要上學,我在這裡可以照顧家人,生活很穩定。”韋純安是貝加爾樂器廠的一名員工,在他看來,這裡的生活正好。
2020年3月3日,經貴州省人民政府批準,貴州省24個縣(區)退出貧困縣,其中,正安縣作為貴州省曾經的16個深度貧困縣之一,率先實現了現行标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一路走來,從思想轉變到産業建設,正安遇到的困難很多,但辦法更多。在将來,鄉村振興再出發,正安将持續激發内生動力,鞏固好、提升好當前的成績,書寫更美好的未來。
(感謝正安縣融媒體新聞中心給予本稿的大力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