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國文
來源:國學生活(ID:gxsh789)
我們能看到的,占不到實際的八分之一。
《莊子》有雲:子非魚,焉知魚之樂?
大意是:在不了解别人亦或是沒有經曆過别人的生活時,不要按照自己的想法去揣測别人,更不能站在自己角度去評價别人!
可是在現實生活中卻又很多人喜歡站在自己的道德制高點去評斷他人:
别人隻是不善言辭,就評價别人冷漠;别人隻是愛美,就評價别人行為不檢點;别人隻是節儉,卻評論他人小氣;
很多時候,在不了解事實的情況就對别人妄加揣測,輕則給他人帶來煩擾,重則給他人帶來深重的災難。
知人不評人,方為人上人。
01
人無完人,别輕易對别人下定論
海明威曾說過一個“冰山理論。”
當冰山漂浮在海面上時,我們隻能看到他的一小部分,但是在水下,卻隐藏着巨大的山體。
我們能看到的,占不到實際的八分之一。
其實,人生也如此,外人能看到的,往往不過是那冰山的一角,從來不是全部。
曾經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火車上,一位男孩望着窗外興奮的叫道:“媽媽,快看呐,樹自己在向後退!”
媽媽一臉寵溺的看着男孩,笑了笑。
可旁邊的年輕夫婦,卻滿臉驚詫的看着眼前這位少年的“智障”行為。
不一會兒,男孩又開心的對媽媽叫道:“媽媽,雲在和我們一起奔跑!”
年輕夫婦略帶嘲諷的笑了笑,忍不住地對男孩的母親說:“為什麼不帶你的孩子,去一個好一點的醫院治療一下?”
男孩母親笑着說:“看了,我們今天剛從醫院出來。”
年輕夫婦當即表示治療水平太差。
男孩母親說:“我兒子從出生起就看不見,今天他的眼睛剛治療好。”
年輕夫婦當即啞口無言。
人無完人,如果沒有經曆過别人的人生,就别輕易下定論 。
以自己先入為主的偏見,去評價别人的生活,猶如一葉障目不識泰山,不僅折射出自己的淺薄,也會給他人帶來深重的傷害。
就像一位作家所說:“你永遠不知道别人經曆了什麼,如果你不了解,就閉嘴,如果你了解,那更要閉嘴。”
别人的經曆不是自己的生活,有時候我們不會明白他人的心中有着怎樣的痛。
知人不評人是一種修養,多一分善意,就少一分傷害。
02
人心都是相互的,應将心比心
論語有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某一日,孔子在課堂講學,子貢便問孔子:“老師可否用一個字,作為弟子為人處世的原則?”
孔子想了一會便說:應該是“恕”吧,人心都是相互的,應将心比心,對人對事多一份理解和包容。
孔子用最樸素的語言,道出了世上最珍貴的普世金句。
人生在世,各有各的苦,也各有各的甜。
前些日子,有這樣一則社會新聞:
一位準備齊全,要開始進行手術的醫生,卻在拿起手術刀的一刻,突然轉身離開了手術室。
家屬很焦慮,也很不理解。
很快,醫生便返回,手術順利進行,結束後,醫生向病人家屬做出解釋。
原來,醫生的父親在樓下ICU突然離世,醫生匆匆離開,隻是為了見老父親最後一面。
患者家屬很震驚,同時也極為感動,他緊緊握着醫生的手:“看着手術後逐漸康複的母親,他濕潤的淚水在幹澀的眼眶裡直直的打轉。”
有時候,别人的經曆我們無法全盤預料,别人的生活,我們也無法感同深受。
但,人心都是相互的,感情都是共通的,對于他人的失意、傷痛、苦難,先不急着下定論,而是将心比心,以一顆寬容的心去了解與關心。
因為,多一點寬容,就少一點沖動,多一點理解,就少一點沖突。
03
知人不評人,方為人上人
有時候,我們很容易站在我們自己的角度去“指點江山”,并且認為很多事情都是理所當然的。
我們認為坐船航行,就要享受美食和美景;吃東西,不僅要色香味俱全,還要營養健康;穿鞋不僅要舒适合腳,還要時髦漂亮。
但是,對有的人來說,隻在海上生存就很難了,還看什麼風景;有人一日三餐卻頓頓都是問題,還奢求什麼營養健康;有人連腳都沒有,還穿什麼鞋?
世界上沒有那麼多的理所當然,你眼中的平平無奇,别人那裡可能就是拼盡全力。
了不起的蓋茨比中有這樣一段話:
我年紀還輕,閱曆不深的時候,我父親教導過我一句話,我至今還念念不忘。
“每逢你想要批評任何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所有的人,并不是個個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深以為然,人與人之間應該相互理解,多一份寬容,你知我苦衷,我懂你負累。
人與人之間應該多一份善待,多一份包容,這樣也就少一點遺憾。
知人不評人,是一種修養,更是一種善良。
作者:國學生活(ID:gxsh789),國學智慧,美好生活,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替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千萬國學愛好者的聚集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