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富陽的譚大姐,今年60多歲了,這半年她一直很煩惱——刷牙總出血。讓譚大姐沒有想到的是,去醫院檢查後,發現竟然是因為自己牙齒裡長了“瘤”。
“一開始考慮是不是戴了30多年的烤瓷橋出了問題,于是專門到醫院把它拆了!”譚大姐說,拆完回家後,她發現原來烤瓷橋的位置,長出了一顆米粒大小的“小瘤子”,“我一開始也沒在意,結果這東西越長越大,前不久已經有蠶豆大小了,而且刷牙稍微碰下就一直出血,吃東西也吃不了!”
自己是不是得了什麼重病?譚大姐心裡犯嘀咕,然後找閨蜜訴苦,“結果,正好閨蜜說她兒子以前也長過類似的瘤子,叫‘牙龈瘤’,做手術切除了。”
又是“瘤”,又是手術,譚大姐吓得已經不知所措了,趕緊要來當年給閨蜜兒子做手術的醫生聯系方式,坐車直奔醫院來。
從富陽到杭州,譚大姐滿懷忐忑找到了樹蘭(杭州)醫院口腔科蔡霞副主任醫師。
“牙龈瘤并不是真的腫瘤,但是切除後有複發的風險,所以一定要注意口腔清潔衛生!”蔡霞副主任醫師接診後,為譚大姐做了詳細的檢查,然後耐心細緻地解釋,她這是與慢性牙周炎并發的牙龈瘤,需要牙周基礎治療後評估,如必要時門診手術切除口内的牙龈瘤。
牙龈瘤(epulis)是指發生在牙龈乳頭部位的炎症反應性瘤樣增生物,無腫瘤的生物學特征和結構,非真性腫瘤,但切除後易複發。
牙龈瘤的産生有兩大病因,一是菌斑、牙石、食物嵌塞或不良修複體等的刺激而引起局部長期的慢性炎症,緻使牙龈結締組織形成反應性增生物,二是婦女懷孕期間因激素水平改變容易發生牙龈瘤。牙龈瘤的主要治療方式是手術切除。
聽到如此詳細的介紹解答,譚大姐終于松了一口氣,先接受了牙周基礎治療,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當時無法超聲清潔治療,蔡霞副主任醫師使用手工器械去除了患牙區域的牙結石,并預約兩周後複查。
誰成想,還沒到複查時間,譚大姐牙龈瘤累及的牙齒就因急性根尖周炎發作,導緻她右面部疼痛腫脹。
她服藥消炎止痛後來到醫院。為了避免反複發生炎症腫脹,蔡霞副主任醫師當即給譚大姐進行了局麻下牙龈瘤切除術,同期拔除了牙龈瘤累及的兩顆松動牙齒。
術後譚大姐非常滿意,“從術中麻醉到縫合,整個手術過程絲毫都感覺不到疼痛。”
一周之後,譚大姐複診拆線時,創口已經基本愈合。
看到鏡子裡自己已經恢複正常的牙龈,拿到了病理報告單,譚女士非常開心,總算告别了幾個月來吃東西刷牙一直出血的狀态了。
這次她還特意帶來了自己煮的茶葉蛋來表達謝意。蔡霞副主任醫師告訴她,以後也必須保持良好的口腔衛生,定期檢查維護,以防再次複發。
“會的,會的!以前我刷牙就是牙刷碰碰牙齒就結束了!以後一定認真科學刷牙!”譚大姐保證!
新聞 :認真學習巴氏刷牙法,保持口腔衛生
巴氏刷牙法:又稱水平顫動法。
選擇軟毛牙刷,将牙刷與牙長軸呈45°角指向根尖方向(上颌牙向上,下颌牙向下)。
按壓龈-牙交界區,使刷毛一部分進入龈溝,一部分鋪于龈緣上,并盡可能伸入鄰間隙内,用輕柔的壓力,使刷毛在原位作前後方向短距離的水平顫動10次。
顫動時牙刷移動僅約1mm,每次刷2~3個牙。在将牙刷移到下一組牙時,注意重疊放置。前牙舌腭側如牙弓狹窄可将牙刷垂直,壓刷毛進入龈溝及鄰間隙約45°角,對着牙長軸作短顫動。合面的刷牙動作是将刷毛緊壓合面,使毛端深入點隙,作前後牙方向的顫動。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我要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