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麥火了,源于官網的報道,應國内大麥産業申請,商務部于2018年11月19日和12月21日發布公告,決定對原産于澳大利亞的進口大麥發起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沒想到,澳大利亞竟然還反咬我們一口,拒絕承認中方有關大麥傾銷的指控,還威脅稱,如果中國征收關稅,澳大利亞将向世界貿易組織提出申訴。
根據咱們提供的相關證據表明,近年來澳大利亞進口大麥“量增價跌”非常明顯。其中,進口數量由2014年的387.71萬噸增至2017年的648.04萬噸,大幅增長67.14%;進口價格則由2014年的每噸288.72美元下降至2017年的每噸198.05美元,降幅超過31%。受此影響,同期中國國内大麥種植面積減少了約14%。
雖然澳方種植面積比較大,但我們還有其它用戶可以選,比如美國等,長遠來看,自給自足,防止别人卡脖子。我們必須捍衛合法的權益,保護國内大麥種植戶的利益,支持國家反傾銷調查和反補貼調查。那麼你對大麥了解多少?大麥和小麥有什麼不同?咱們就從農業技術方面加以說明。
大麥和小麥在營養方面幾乎相同,隻是在生長和功用方面略有不同。從麥芒來區分,大麥的芒來很長,和麥穗的長度差不多,小麥的芒相對來說要短,大麥的外殼很難剝下來,小麥的外殼在脫粒時已經掉了。
這種糧食的纖維素的含量是比較高一點的。現在我們的國家有很多地方都在進行種植這種糧食。這種糧食是一種經濟性而且價值比較高的一種農作物。它的味道和堅果的香味一樣。
大麥在釀酒方面應用比較廣泛,可作啤酒的原料,或作飼料,小麥主要加工面粉。大麥的收獲期比小麥早。兩者是營養比較豐富、經濟價值較高的商品糧。都含有豐富的澱粉、較多的蛋白質、少量的脂肪,還有多種礦質元素。
關于成熟期大麥和小麥是不同的,小麥主要是以越冬小麥為主,而大麥種植,要根據氣候條件、大麥品種特性而有所不同。大麥一般3月下旬至4月中旬播種,7月下旬至9月上旬成熟,一年一熟,以多棱裸大麥為主,是藏族人民的主要食糧。越冬大麥多11月中旬播種,在次年的5月中下旬收割,生長周期共6個月,180天左右。
關于大麥種植,我給大家一些小技巧。
(1)大麥的種植技巧
大麥對播種期的要求不如小麥嚴格,可适當早播或遲播。但要獲得高産,就要适時播種,我縣一般在11月上旬到中旬播種為宜,實行人工拉線條播。
(2)水分管理技巧
大麥是喜濕、忌漬、怕旱的作物,在大麥的生長期要灌好出苗水、分蘖水、拔節孕穗水、灌漿麥黃水。麥田灌透後,要及時排除積水。
(3)防止倒伏,适時收獲
大麥倒伏一般發生在抽穗之後,預防倒伏,要合理密植,播種量不宜過大,加強肥水管理,增施磷鉀肥,氮肥施用量不宜過多,追肥要掌握好時期。大麥的蠟熟末期即為收獲适期,需選擇晴天适時收獲,才能保證籽粒飽滿,田間落粒少。
(4)防治鳥害
大麥在灌漿以後至成熟期常遭麻雀等鳥的啄食,使麥粒和麥穗受損害,嚴重時造成不同程度減産,城郊、村莊附近種植的小麥易受害,小塊麥田受害重。所以也不可掉以輕心,要注意以下幾點:
(1提倡大面積連塊種植。
(2在鳥害為害嚴重地區或田塊,盡可能選用口緊的小麥品種。
(3設置驅鳥物品。必要時派人驅鳥。麻雀啄食很多害蟲,屬益鳥,但有時也為害糧食作物,為此應派員驅鳥為宜,另外現在市場上流行的驅鳥器也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更多技術咨詢,可關注我,我們專注果園鳥害防治和植物光照方面,我在各大平台 都有信息,用戶可關注小馬侃農業。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來關注小馬侃農業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