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北京高标準農田面積

北京高标準農田面積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9 23:31:17

耕地保護要求要非常明确,18億畝耕地必須實至名歸,農田就是農田,而且必須是良田。——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全國要嚴守18億畝耕地紅線,這既是中央的頂層設計,也是全國保耕地的基本形勢。具體到北京市,根據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方案》,要求采取“長牙齒”的耕地保護硬措施,落實耕地保護黨政同責,實現166萬畝耕地保有量和150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質保量驗收後全部落圖落地。

耕地是糧食生産的命根子,解決好十幾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必須守住耕地這個根基。北京青年報記者連日來在京郊走訪調查發現,北京市依靠改革、挖潛、科技等多種手段,不僅保住了耕地、守護好糧倉,還着力打造出一片片高标準良田,喜迎豐收。

靠改革保地

基層田長忙巡田

土地流轉防撂荒

自打去年開始,海澱區上莊鎮李家墳村第一書記朱博勐又多了一個頭銜——“村級田長”。他每周都要到地裡轉一轉,無論酷暑嚴寒,朱博勐已持續巡田一年有餘。

前段時間,朱博勐發現一塊耕地的角落裡堆放了建築垃圾,“這是絕不允許的!堆垃圾、蓋房子、養雞鴨、挖坑搞垂釣,都算非農占用,必須立即處理。”朱博勐找到涉事村民,迅速将垃圾清運走。

耕地既不能被占用,也不能撂荒。“耕地不種糧食不行,種不好糧食也不行。”朱博勐說,作為基層田長,自己一年到頭都在田間地頭“打轉”,哪塊地裡種的是什麼,該澆地時有沒有澆,該施肥時有沒有施肥,心裡都一清二楚。發現、催促農民加強農田管理、實現農作物穩健生長,也是田長的重要職責。

為保護好每一塊耕地,田長制改革成為關鍵一招。田長就像田保姆,是保地保糧的第一責任人。如今,全市13個涉農區全部出台區級“田長制”實施方案,市、區、鄉鎮、村四級“田長制”責任體系全部建立。像朱博勐這樣的村級田長,全市有3300多個,他們将“大棚房”、非糧化、非農化、土地撂荒等問題作為巡田重點,嚴格落實耕地保護責任。

但在走訪調查中,北青報記者發現,一些撂荒土地不是靠田長“發現、催促”就能解決的,背後還有更深層次的矛盾。例如懷柔區寶山鎮,鎮域農戶8000餘人,但常住人口僅3000餘人。年輕人大多外出務工,專職務農的人力越來越少,且老齡化嚴重,土地無人耕種問題日益凸顯。

有地無人,何以保糧?“土地流轉改革”破解了困局。

據寶山鎮副鎮長于洪濤介紹,當地成立鎮級集體所有制企業天河川種植中心,以每年1500元/畝标準,流轉全鎮低效農用地和複耕複墾地塊2000畝發展五彩旱稻,村經濟合作社與農戶簽署土地流轉合同,保障農戶權益。“土地流轉完成後,土地交由企業管理,不僅通過機械化手段減少了60%的勞動力,旱稻畝産量還比農民自種時提高了30%。”

昌平區十三陵鎮也采取了同樣的改革舉措,十三陵鎮選取部分地塊與内蒙古兆豐河套面業有限公司合作,探索合作打造優質小麥育種繁育。兆豐公司将内蒙古河套地區的103個小麥品種引入北京,在十三陵鎮試種,從中選育适合北京地區種植的優質小麥品種。如此一來,不僅保住了耕地,還提高了質量。據悉,3500餘畝土地在複耕複墾中逐漸肥沃,從“生”到“熟”,今年迎來了首輪豐收。

靠挖潛保地

“擠出”玉米地種大豆

邊角地塊變良田

走進密雲區河南寨鎮陳各莊村,一片近50畝的耕地裡穿插種植着玉米和大豆。挺拔的玉米株足有一人多高,金燦燦的果穗正待采收;旁側的大豆明顯矮了一大截,隻有玉米株的三分之一高。放眼望去,兩行玉米、四行大豆,緊挨着又是兩行玉米、四行大豆……高低錯落,各美其美。

“我們把這種種植方式稱為‘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在玉米不減産的情況下,每畝地可增收100公斤大豆。”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高級農藝師田滿介紹說,通過示範推廣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技術,提高了耕地利用率。

人們不禁産生疑問,原本種滿玉米的耕地,如今“擠”出一部分用來種植大豆,怎能保證玉米産量不減呢?田滿解釋說,玉米大豆帶狀複合種植模式,玉米要選取緊湊型或半緊湊型抗倒伏品種,大豆則選擇耐密耐陰抗病品種,以此來縮小玉米之間的株距和行距,保障每畝地玉米株數不減少。同時,複合種植還增加了玉米的邊行優勢。“在大田裡,靠近外側的作物因光照、通風更充足,長勢也更好。玉米與大豆高低錯落,讓所有玉米植株都處在‘邊行’,果穗大小及果粒重量普遍增加。”田滿說。此外,本市還試點草莓套種甘薯、草莓套種鮮食玉米等,促進了糧食增産增收。

北京高标準農田面積(北京166萬畝耕地如何保)1

在豐台區王佐鎮佃起村金崗農業園,一畦畦“一分田”連成綠油油的一片

北青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除了依靠複合種植、套種等措施來挖潛,本市還挖掘邊角、零碎地塊、閑置地塊的種植潛力,實現撂荒地“能種盡種”,提高耕地利用效率。在豐台區王佐鎮佃起村金崗農業園,10個溫室大棚之間的空地裡種起了玉米和大白菜,園區門口的邊角地被開發為168塊小型耕地,每個小地塊也就1分地大小,種起了瓜果蔬菜。在懷柔區懷柔鎮孟莊村,廢棄磚廠遺留下來的閑置地上蓋起了蔬菜大棚,銷往附近超市及菜市場。在大興區安定鎮後安定村,“三非”地塊(即二調非耕地、三調非耕地、分區規劃非建設用地)變良田,為全鎮“穩糧增菜”貢獻一份力。

靠科技保地

智能溫室創紀錄

數字菜田能遙控

位于海澱區上莊鎮的翠湖智慧農業創新工場,一座智能連棟溫室于去年底建成投用。進入溫室,映入眼簾的是一排排整齊的番茄秧。與傳統種植迥異,這些番茄秧根植于長方條狀的椰糠“土壤”中,順着牽引繩固定向上生長,所需水肥則通過植株根部附近的滴灌導管來提供,按照設定好的程序定時開啟水肥一體滴灌。溫室内密密麻麻的管線和傳感器,用于控制番茄生長的溫度、濕度、通風、光照等環境。這些科技手段的集成應用,體現出這座連棟溫室的智能化。

該溫室創下了兩項“紀錄”——作為連棟溫室,占地面積達10萬平方米,相當于200個日光溫室的面積,是目前京津冀地區單體最大的溫室;更重要的是,它是北京首個在永久基本農田上建設的智慧設施農業試點。

“過去,北京永久基本農田上不允許建溫室,如今可以在試點區建設連棟溫室,用于蔬菜和育苗生産,這源于一項政策突破。”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站設施農業科負責人雷喜紅介紹,去年,北京市規自委和市農業農村局聯合發布《關于印發北京市高效設施農業用地試點工作方案(2020-2025年)》,首次明确高效設施農業(即智能連棟溫室)允許使用永久基本農田,限定生産類型為蔬菜。“其根本目的是提高北京的蔬菜自給率。到‘十四五’末期,全市蔬菜自給率将由10%提升至20%。”

目前,北京首個試點項目已經投産,根據今年4月北京市委市政府印發的《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實施方案》,本市還将在通州區、大興區、房山區、順義區等建設智能連棟溫室,打造高效設施農業片區。另據了解,到2025年,全市智能連棟溫室面積将達到5000畝。

北青報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智能化、科技化應用場景在京郊農業生産中落地見效。順義、懷柔等區正在建設“數字菜田”。在順義區南彩鎮西紅柿育種基地,自動卷簾機操作箱、物聯網傳感器、攝像頭等設備全天候采集大棚内農作物的生長數據,并将信息回傳至“數字菜田綜合信息服務平台”,打開手機即可實時查看農作物生長環境的溫度、濕度、光照等信息。通過數據分析,不用下地就知道哪塊田要用多少肥,通過手機就可以遠程操控設施。

大興區引入“農業機器人”。撒肥、起壟、滴灌、鋪膜、栽苗、運輸、分級、殘秧處理等西瓜種植過程,都可以由農業機器人全程機械化完成。“機械化作業不僅能提高作業效率、降低作業成本,還能提升農業從業者的勞動獲得感和幸福感。”大興區農服中心農機負責人郭連興說,未來的農業不再是需要更多拿着鋤頭鐵鍬的勞動者,而是需要更多掌握科技手段、懂得操控農機設備的現代化農民。

昌平區建起了全市首個“無人農場”。總面積47.2畝的金太陽無人蔬菜農場中,70%以上都實現了數字化自主管理,擁有各式無人機,無人整地、無人植保、無人巡檢都能夠實現。“從旋地、犁地到整渠,全部由無人機作業,不僅作物種植更加整齊美觀,還極大地節約了人力成本,首茬甘藍種植期間共節約人工成本76230元。”農場負責人謝峰軍介紹,生産型蔬菜無人農場在昌平區陽坊鎮成功落地實施,為解決當前農業從業人員老齡化和作業非标化等突出問題提供了智能化、數字化的解決路徑。現如今,“科技支撐”已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力量,為保地保糧保駕護航。

現場

“黑科技”助力打造現代果業産業基地

北京高标準農田面積(北京166萬畝耕地如何保)2

曹玉君開着農藥噴灑機在果園中穿行

在平谷區峪口鎮中關村農業科技園區内,有一個以創新為身份标志的工場,這就是京瓦中心。作為其中主打果蔬栽培的創新示範基地,京瓦中心果業示範園有衆多“黑科技”傍身,是普通果園“仰視”的對象。日前,北京青年報記者來到這個神秘的果業示範園,為大家揭秘那些不為人知的高科技背後的故事。

走進京瓦果業示範園核心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果樹“頭頂”上那一張張鋪天蓋地的白色大網,遠遠望去,像是給果園架起了一頂白色的蚊帳。這是用來做什麼的呢?京瓦果業示範園園長曹玉君告訴北青報記者,這叫防雹網。不過,它的作用可不止防雹,而是能對雹災、低溫凍害天氣、鳥蟲害等全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有效降低冰雹等自然災害對果業生産造成的經濟損失。因其對提高果實産量和促進果園健康發展有重要作用,所以也被形象地稱之為果農保收的“豐收網”。他還特别提到,這裡使用的防雹網是出口以色列級别的專業防雹網,相比普通的網在孔徑密度、材質上有一定優勢,還能抗老化,使用年限上會更長久。

防雹網的外面,豎立着兩根瘦瘦高高的欄杆,紅色的杆身上面連接着白色的杆頭。看似普通的欄杆,從頭到腳都安裝着精密儀器,可以監測園區風力、風速、氣溫、濕度、病蟲害、降水、土壤成分等數值,并将實時測得的數據傳回後方,供科研人員研究比對後及時對果園的各種設施進行調整,保證果樹始終處于最佳狀态。

繞過防雹網,進入裡面的果樹區後,北青報記者不禁被眼前的場景驚呆了:一棵棵果樹看上去瘦瘦小小,樹枝被分别朝兩個方向固定在兩根長長的鋼絲上,鋼絲下方并列着一根長長的黑色管道。再往下看,地面每棵樹樹根的位置都分别露出幾個鋼釘頭一樣的銀色金屬帽。曹玉君介紹,這些都是保證這裡的果樹一年栽種、兩年見果、三年有産量的“秘密武器”。地面上像鋼釘一樣的設備名叫“自根砧”,其作用是控制果樹的樹根不會過于發達,從而達到矮化、細化果樹的效果,“普通果園裡一畝地可以種五六十棵果樹,但是在我們這裡,一畝地可以種植190多棵果樹,産量要比普通果園高出一倍左右。”不僅如此,這種技術還可以保證挂果後六成的果子都長在距離地面1米3以下的位置,保證摘果的時候更加快速、便捷。

果樹樹根不夠發達的話,果樹的營養該如何保證呢?這就是那根黑色管道要做的事情。園區采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黑色管道是自動施肥滴灌系統,裡面有配置好的水肥溶液,可以根據果樹需要自動施肥澆水。“我們這個系統特别省水,以往灌溉一畝地需要四五十方水,現在有個十方、八方就夠了。”曹玉君說,黑色管道上面的鋼絲主要是為了給挂果之後的樹枝提供一個支撐,保證樹枝不會被果實壓斷。

果樹栽植由稀變密、樹冠由大變小、樹身由高變矮……京瓦果業示範園裡正在上演着一場栽培模式的“革命”,這些看似與以往栽培常識“相悖”的技術,推動果樹産業朝着低碳、智慧和高效的方向發展。據了解,目前園區的農事活動如噴藥、割草、疏花疏果、修剪、灌水等已基本實現了機械化,省工省力,有效降低了果園投入。整個果園隻需要兩名工人即可完成日常維護。

北京高标準農田面積(北京166萬畝耕地如何保)3

《北京青年報》2022年9月23日相關版面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王斌

攝影/北京青年報記者 袁藝

編輯/譚衛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