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簡單介紹一下這種蝸牛,它們俗稱“非洲大蝸牛”,學名褐雲瑪瑙螺(Achatina fulica ),牛如其名産于非洲。它是臭名昭著的入侵物種,國家進出境二類檢疫性有害生物,是應該消滅的害蟲。
這種蝸牛胃口驚人,每天能吃下相當于自己體重一半重量的食物,而且從不挑食,各種瓜果蔬菜、草木幼苗,幾乎沒有它不吃的,餓極了連同類的屍體也能湊合吃。
不僅胃口好,它們的個頭更驚人。非洲大蝸牛體重通常有400g,最大的甚至可以長到750g,沒錯,一斤半!大小差不多等于成年人的一個拳頭,有些體長甚至能超過20厘米,一隻就能爬滿你的整個手掌。
圖蟲創意
個頭這麼大又能吃,自然成為了農作物的天敵。在我國南方的很多省份都能看到非洲大蝸牛的足迹,被它們侵害的農作物高達500種以上。更要命的是,非洲大蝸牛還特别能生,一年産卵數可達600枚以上,有時甚至高達1200枚,簡直是爬行的繁殖機器。而且它們的生命力還廷頑強,能夠通過分泌粘液堵住殼口來捱過幹旱季節。
萬幸的是,這些大蝸牛與其他蝸牛一樣有個緻命弱點,那就是爬得慢,傳播起來主要靠人類的貨運夾帶,這多少讓它們的擴散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圖蟲創意
介紹了這麼多,有些心思活絡的吃貨朋友們早就按捺不住了:看看這非洲大蝸牛的性能,個大=肉多,爬得慢=好捕捉,這不就是老天賞飯嗎?就讓我們吃貨來消滅它吧!
且慢。
如果是正規養殖且經過檢疫的非洲大蝸牛,尚可一吃;但如果是野生的,别說捉回家做菜了,那可是碰都碰不得!
圖蟲創意
别看這種蝸牛胖乎乎的樣子似乎人畜無害,其實它們是多種病原體的中間宿主,可以傳播很多疾病。比如廣州管圓線蟲,就會感染非洲大蝸牛,人如果接觸或者加工食用時未做熟,就有可能被蝸牛身上的廣州管圓線蟲感染,導緻嗜酸性腦膜炎。
了解到這些,想必大家見了這巨型蝸牛之後别說吃了,隻想把它一腳踩碎……
再次且慢。
圖蟲創意
你想想,非洲大蝸牛這麼大一坨肉,一腳下去得有多少零碎沾在你的鞋底上被帶回家……裡頭可能還有寄生蟲,清理起來多費勁啊。所以,應當不直接接觸而用鹽撒,這算是居家消滅蝸牛的好方法了。
本文由“科學辟謠平台”(ID:Science_Facts)出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