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成都市新經濟産業發展規劃

成都市新經濟産業發展規劃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09:00:44

日前,2022年上半年成都經濟數據出爐。全市實現地區生産總值9965.55億元,同比增長3.0%,增速高于全國、全省0.5、0.2個百分點。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固定資産投資增長4.0%,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降幅收窄至-0.3%。上半年經濟總體平穩、趨勢向好。

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重大要求,上半年,成都高效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着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一季度啟動實施産業建圈強鍊、重大項目攻堅、四大結構調整,主要經濟指标居副省級城市前列,經濟運行平穩開局。二季度積極應對疫情影響和外部環境超預期變化,全力做好“兩穩一保”工作,經濟運行4月止滑、5月回升、6月加快修複上行。

上半年哪些經濟數據有亮點?哪些措施促進經濟提質增效?下半年如何統籌發展與安全,穩經濟保增長促發展?日前,紅星新聞記者采訪了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解讀成都半年經濟運行情況。

擴内需,強化重大項目牽引帶動

上半年,成都堅定實施擴大内需戰略,充分發揮“雙機場”“雙通道”作用,強化重大項目牽引帶動,全力促進投資擴量、消費複蘇、外貿增長。數據顯示,上半年,全市946個重點項目完成投資2172.0億元,占年度計劃的61.0%,高于時序進度11.0個百分點。國家川藏鐵路技術創新中心、世界園博會園區等64個項目提前開工,四川天府新區海康威視成都科技園、青白江區國際貿易産業園等34個項目按期竣工,成都市繞城高速天然氣高壓輸儲氣管道等24個續建項目提前半年完成年度目标。值得一提的是,上半年成都高技術産業投資增長19.4%,印證了高技術領域投資有力,其中高技術制造業、高技術服務業投資增長15.5%、30.4%。中航锂電、高真公司芯片制造設備采購等大型項目支撐作用明顯,計劃總投資10億元以上項目完成投資增長14.8%。

成都市新經濟産業發展規劃(解讀成都半年經濟運行情況)1

天府新區成都科學城 王效 攝

“從短期來看,投資是實施逆周期調節、穩定宏觀經濟大盤最具主動性的政策抓手。”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解讀說。

同時,上半年成都消費逐步回補。實施消費場所分類分級彈性管理,發放消費券264萬張、核銷率達到94%,有效提振實體零售、餐飲等行業信心。開展購車促銷,落實購置稅減半,6月汽車零售額由負轉正、同比增長6.9%。升級類消費活躍,上半年新能源汽車、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同比增長91.5%、83.2%。

上半年,成都外貿持續增長。1-6月,全市進出口總額增長9.5%,總量和增速在全國副省級城市中分别排名第6位和第5位。跨境電商交易額增長66%。

建圈強鍊,促進經濟提質增效

進入2022年以來,成都全力以赴穩經濟、保增長、促發展,積極落實産業建圈強鍊行動,引鍊主、強配套、補鍊條、優生态,同時,推出利好政策和服務保障。系列組合拳之下,産業發展更有韌性。

“上半年,成都以産業圖譜為引領,聚焦産業基礎高級化和産業鍊現代化,實施強鍊補鍊穩鍊靶向招商,一批重大項目招引正在取得突破。”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

成都市新經濟産業發展規劃(解讀成都半年經濟運行情況)2

成都市高新區 資料圖

上半年,全市圍繞21個重點産業鍊引進重大項目和高能級項目192個、總投資4117.07億元;在鍊上組建專班,務實解決供應鍊鍊主和關鍵配套企業困難問題,54家新建投産企業6月拉動工業增長1.8個百分點。

确保産業鍊穩定、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直接反映在産業增加值上。

上半年,一、二、三産業增加值分别增長4.7%、3.8%、2.5%。

在國内疫情散發的情況下,二次産業的增長尤為不易。例如,今年4月,一汽-大衆成都分公司因涉疫地區的零部件無法運抵四川,整車企業面臨大面積斷供停産。形勢緊迫,一場供應鍊“保衛戰”就此打響。僅用5天時間,龍泉驿區即建成占地約30畝的物流中轉站,并依托中轉站形成了閉環管理的物流運輸綠色通道,汽車企業得以快速複工複産。

穩住産業鍊供應鍊,讓市場主體運轉暢起來、快起來,才能保持經濟活力。成都深入實施龍頭企業保供穩鍊工程,上半年“30 5”重點企業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6%;加快恢複制造業供應鍊,6月一汽豐田、四川領吉等全面複産,上半年汽車制造業增長9.4%,電子信息産業增長14.6%。

區(市)縣也拿出了拼勁。例如,金堂縣實施綠色低碳産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1-6月,巴莫、通威、通合三戶龍頭企業分别完成産值95億元、30.7億元、38億元,全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5.5%。

助企纾困解難,全力穩定市場主體

促進市場主體數量做多、規模做大、實力做強,是應對疫情沖擊和其他風險挑戰、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的重要措施之一。

建立完善“制定出台—協調落實—終端檢驗—優化提升”循環推進政策落實機制;4月出台了“助企30條”,分層分業幫扶企業減負擔、渡難關;6月出台了“穩增長40條”,着力推動企業拓市場、保訂單、穩經營,促進經濟加快恢複……上半年,成都在助企纾困解難、全力穩定市場主體上頻頻發力。

成都市新經濟産業發展規劃(解讀成都半年經濟運行情況)3

成都市錦江區 王效 攝

上半年成都新登記市場主體32.03萬戶、增長3.4%。

企業的獲得感體現在經營成本有所降低。上半年成都退稅、緩稅、新增減稅降費超500億元,惠及納稅人、繳費人超300萬戶次;減征企業社保費24.7億元,減免房租3.9億元;制造業中小微企業緩稅66.4億元。

企業與政策能不能“接上頭”?上半年,成都深入開展常态化政企交流和為民惠企服務,13個“行業 綜合”專班服務企業超過8000家、解決困難訴求1500餘個,23個區(市)縣專班專員服務企業超過16.8萬家、解決困難訴求超4.7萬餘個。

企業的獲得感也體現在更大的發展空間上。上半年成都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1家,總數達138家,均居中西部第一。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解讀說,為了激發發展活力,成都出台了“北交所13條”“科技金融資助管理辦法”等政策,支持科技創新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登陸科創闆、北交所,在天府股交中心挂牌;同時幫助企業獲得“科創貸”“科創貼”216.4億元,登記入庫國家科技型中小企業5078家、增長4.0%。

上半年,成都還加大了援企穩崗支持力度,構建“宜業成都”供需對接平台,城鎮新增就業14.5萬人,2022屆市屬和在蓉高校畢業生去向落實率分别為85.5%、81.0%。

下半年,增強企業自我“造血”能力

下半年如何積極應對内外複雜局面?

成都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下半年将重點抓政策落實,穩市場主體。在保持助企惠企系列政策延續性的同時,推動政策着力點由短期救助向激發内在活力轉變、由穩住存量向做大增量轉變,聚焦“拓需求、降成本、給機會”等重點方向加強政策力度,增強企業自我“造血”能力。

保工業增長也是一個重要的着力點。在項目投資上,将突出抓好産業投資,制定工業投資“在建項目50強”“招引項目50強”清單,以“清單制 責任制”促進産業投資增長。在抓滿産穩産上,将突出支柱産業、戰新産業和未來賽道的鍊主企業,以鍊帶鍊,“一對一”專班幫扶重點企業穩定生産、市場拓展、項目推進。完善有序用電方案,加強用電指導,精準保障市場銷售旺、産能利用率高的工業企業電力供應。

此外,成都還将抓民生保安全。全力擴大就業穩定收入預期、提振消費信心,加大力度促進就業。通過積極推進“一帶、十園、百片”高标準農田集聚區和現代糧油産業園區建設,保持糧食生産穩定。同時堅決守住疫情防控成果,壓實各方責任,最大限度減小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紅星新聞記者 鐘茜妮

編輯 譚王雨

(下載紅星新聞,報料有獎!)

成都市新經濟産業發展規劃(解讀成都半年經濟運行情況)4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