荞麥,一年生草本。莖直立,高30至90厘米,上部分枝,綠色或紅色,具縱棱,無毛或于一側沿縱棱具乳頭狀突起。不屬于禾本科,是一種雙子葉植物。
荞麥是從野生荞演化出來的,但野生荞麥是一種藤本植物,荞麥是直立莖的。荞麥種子是三角形,被一個硬殼包括,去殼後磨面食用。荞麥生長期短,可以在貧瘠的酸性土壤中生長,不需要過多的養分和氮素,下種晚,在比較涼爽的氣候下開花。可以作為綠肥、飼料或防止水土流失的覆蓋植物。我國各地有栽培,有時逸為野生。生荒地、路邊。亞洲、歐洲有栽培。
苦荞是自然界中甚少的藥食兩用作物,據《本草綱目》記載:苦荞味苦,性平寒,能實腸胃,益氣力,續精神,利耳目,煉五髒渣穢;在《千金要方》《中藥大辭典》及相關文獻中對苦荞都有記載:可安神、活氣血、降氣寬腸、清熱腫風痛、祛積化滞、清腸、潤腸、通便、止咳、平喘、抗炎、抗過敏、強心、減肥、美容等功效。
苦荞即苦荞麥,别名荞葉七、野蘭荞、萬年荞、菠麥、烏麥、花荞。比甜荞即荞麥的營養價值高出很多。特别是生物類黃酮的含量是荞麥的13、5倍。苦荞--七大營養素完全集于一身,不是藥,不是保健品,是能當飯吃的食品,卻有着卓越的營養保健價值和非凡的食療功效。它不屬禾本科,而屬蓼科,與人們所熟悉的“何首烏、大黃”等同屬蓼科,是我國藥食同源文化的典型體現。苦荞被譽為“五谷之王”,三降食品。苦荞擁有獨特、全面、豐富的營養成份,而且藥用特性好,有人體所必須的多種營養成份。苦荞有通便排毒的功效,民間又稱其為“淨腸草”。苦荞還可以炒制後做成茶飲,每日飲用對三高患者有輔助治療作用。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