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筋進場驗收流程
1、鋼筋工長/預算員算鋼筋量,提交材料員
2、材料員提交給鋼筋廠家/經銷商
3、鋼筋廠家/經銷商收到訂貨單後安排發貨
4、鋼筋到場後,施工單位材料員試驗員與監理單位監理工程師到現場驗收,現場取樣送檢試驗室
5、材料員/試驗員把質量證明文件移交資料員,資料員向監理單位報驗相關資料
鋼筋原材複試
根據《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範》GB50204-2015 5.2.1 鋼筋進場時,應按國家現行标準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屈服強度、抗拉強度、伸長率、彎曲性能和重量偏差檢驗,檢驗結果應符合相應标準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照進場批次和産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确定。(鋼筋進場後應按試驗規定抽樣進行複驗,複試檢驗批次應按以下要求進行。(1)鋼筋應按批進行檢查和驗收,每批由同一牌号、同一爐批罐号、同一規格的鋼筋組成。每批重量通常不大于60t。超過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餘數),增加一個拉伸試驗試樣和一個彎曲試驗試樣。具體詳見《鋼筋混凝土用鋼》GB/T 1499。
(2)允許由同一牌号、同一冶煉方法、同一澆注方法的不同爐罐号組成混合批。各爐罐号含碳量之差不大于0.02%,含錳量之差不大于0.15%。混合批的重量不大于 60t。)
檢驗方法:檢查質量證明文件和抽樣檢驗報告。
根據《鋼筋混凝土用鋼第2部分:熱軋帶肋鋼筋》:
7.5.2.1 對牌号帶E的鋼筋應進行反向歪曲試驗,經反向彎曲試驗後,鋼筋彎曲部位表面不得産生裂紋。
7.5.2.2 根據需方要求其他牌号鋼筋也可以進行反向彎曲試驗;
7.5.2.3 可用反向彎曲試驗代替彎曲試驗;
7.5.2.4 反向彎曲試驗的彎曲壓頭直徑比彎曲試驗相應增加一個鋼筋公稱直徑。
成型鋼筋的話讓廠家提供鋼筋力學性能試驗報告,隻做鋼筋重量偏差試驗即可。重量偏差不合格的鋼筋嚴禁送檢。
鋼筋進場報驗提供給監理單位的詳細資料清單:
廠家提供提供:1、鋼筋材質單 2、吊牌 3、廠家資質 備注:如果是從經銷商購買的還應有經銷商的資質
施工單位提供:工程材料報審表 、材料進場驗收記錄
監理單位提供:見證記錄
鋼筋材質單補充信息
鋼筋若是從經銷商處購買,鋼筋材質單若是複印件,鋼筋材質單上應加蓋經銷商的紅章并注明原件存放處。材質上上爐批号應注意與吊牌的爐批号對應一緻。
直螺紋連接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107-2016
鋼筋機械連接:通過鋼筋與連接件或其他介入材料的機械咬合作用或鋼筋端面的承壓作用,将一根鋼筋中的力傳遞至另一根鋼筋的連接方法。
接頭面積百分率:同一連接區段内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内有機械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與全部縱向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當直徑不同的鋼筋連接時,按直徑較小的鋼筋計算。
取樣:同鋼筋生産廠、同強度等級、同規格、同類型和同型式接頭:500個為一個驗收批進行檢驗與驗收。
工藝檢驗:接頭工藝檢驗應針對不同鋼筋生産廠的鋼筋進行,施工過程中更換鋼筋生産廠或接頭技術提供單位時,應補充進行工藝檢驗。
鋼筋機械連接工藝性能試驗
鋼筋電渣壓力焊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2012
鋼筋電渣壓力焊:将兩根鋼筋安放成豎向對接形式,通過直接引弧法或間接引弧法,利用焊接電流通過兩根鋼筋端面間隙,在焊劑層下形成電弧過程和電渣過程,産生電弧熱和電阻熱,熔化鋼筋,加壓完成的一-種壓焊方法。
取樣:
在現澆混凝土結構中,應以300個同牌号鋼筋接頭作為一-批;在房屋結構中,應在不超過連續二樓層中300個鋼筋牌号接頭作為一批;當不足300個接頭時,仍應作為一批。
每批随機切取3個接頭試件做拉伸試驗
工藝檢驗:在鋼筋工程焊接開工之前,參與該工程施焊的焊工必須進行現場條件下的焊接工藝試驗,應試驗合格後,方準予焊接生産。
鋼筋焊接接頭工藝檢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