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道夫是一種來自南美的魚,它在國内沒有天敵,即使是人,也不喜歡吃它的肉。而當它遠渡重洋,來到國内後,精彩的生活開始了。
圖片來源丨aquahouse
名字是别人起的,它真正的名字其實是多輻翼甲鲶。人們看它小時候吃青苔,可以保持魚缸清潔,就把它比作清道夫,時間長了,它拗口的名字反而沒有“清道夫”響亮。
在成長階段,清道夫什麼都吃,包括青苔跟食物殘渣。一切能吃進嘴裡并補充身體營養的,它都會考慮去吃。那時候體型還小,不好跟其它魚搶食,索性隻撿一些其它魚不吃的食物。時間長了,人們越來越确信,這小家夥真能幹,不愧是被稱作清道夫的魚。
圖片來源丨plecostomus
清道夫一般能長到20多厘米甚至30厘米,這時候它的體型足夠大了,不再處于弱勢,其它魚從旁邊經過時,它也不會過于緊張。也可能是那時,清道夫想起了自己的正宗血統:下口鲶。
從國外資料可以查到,下口鲶是具有攻擊性的魚類,雖白天總是吸在魚缸壁上不愛動,但到了晚上,它作為夜行魚的特性充分展現出來,開始在魚缸裡頻繁活動。
如果魚缸中有病魚,它甚至會在白天本該休息的時間猛吸病魚傷口。它喜歡吃魚體表的粘液,而且一旦成功吸住,就不甘心輕易松嘴。雖然大部分行動靈活的小魚可以逃脫,但是也有一些病情嚴重或者比較孱弱的小魚被活活吸死。
圖片來源丨imperialtropicals
如果它有高顔值,可能會有更多的人喜歡它,因為成體的清道夫能吃能拉,跟其他魚類搶食,再加上顔值刁鑽,所以有些長大的清道夫被遺棄了。
它被主人仍在渾濁的水裡。這裡沒有氧氣泵,過濾,沒有魚糧,加熱棒,但水質沒有想象中差,水裡的微生物多得過分。在陽光的滋潤下,水溫其實剛好。它呆呆的趴在水底,看着偶爾從中遊過的小魚,試圖盡快從一臉懵逼裡醒過來。
圖片來源丨planetcatfish
接下來,清道夫的生活發生了劇變。這條水域基本沒有人類插足,它遊過每個角落,也沒有發現天敵。尤其是在它慢慢适應這裡的生活後,清道夫的數量越拉越多,慢慢占了原生魚的地盤。
在水流混亂的空間裡,清道夫自由自在的遊動,毫無顧忌的搶奪其它魚類的食物。它霸占的這方水域裡,被壓迫的原生魚開始迅速減少,有時候來釣魚的人都抱怨清道夫太多。
圖片來源丨去去飛機
清道夫的入侵之路其實一直沒有停止。當第一條水域被破壞後,第二條以及第三條水域被波及也是時間關系。
甚至在南方某水庫裡,都能看到大群清道夫滿滿當當的擠在水裡,快要溢出來似的。當地媒體報道這條信息時,其他地方的清道夫可能正在不遺餘力的啃噬河床,造成河床淤塞影響河道,甚至區域性水土流失。
圖片來源丨Pinterest
雖然每個物種有都存在的意義跟價值,但清道夫作為入侵物種,其實已經影響了我們的生活。除了對河流本身的危害,以及對原生魚生存空間的壓縮,它的霸道食性也讓人頭疼。
它每天可以吃掉3000-5000枚魚卵。本來環境污染跟過度捕撈已經讓原生魚的數量少得可憐了,清道夫這種愛好明顯讓原生魚消失得更快。
圖片來源丨Pixabay
這就是入侵生物的可恨之處。雖然它的存在不是錯誤,但它出現在錯誤的地方,成了别人眼中厭煩的生物,直接導緻了這種魚的惡名。
這當然有人為原因,如果人們不貿然放生清道夫,原生魚的生存狀态或許會好一點。如果當初我們有這樣的覺悟,那麼鳄雀鳝、鳄龜、太陽魚、埃及塘鲺、羅非魚這些入侵生物也不會在我們的土地上猖狂。
歸根結底,清道夫令人讨厭的樣子,其實是我們一手造成的。
文章系徹朗旗下【底栖魚兒】原創首發。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Cherlam旗艦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