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í、lǐ。蠡,兩種讀法,讀作蠡(lí)時,作名詞有表蛀蟲齧木之貌,也指代瓢與螺号。當其讀音為蠡(lǐ),作動詞表蟲蛀木,引申為物器被磨損,做人名時也讀蠡(lǐ)。蠡,漢語二級字,蠡是漢語詞彙,部首是蟲,筆畫數一共21畫,出自《漢書·東方朔傳》。
相關詞語和人物
1.範蠡
我國春秋末期的著名的政治家與軍事家,曾助越王勾踐成功滅掉吳國。
例句:範蠡此人因為善于經商之道,被後人尊為“商聖”不說,還被許多生意人尊為了财神爺。
2、甕天蠡海
意思:從甕罐當中看天空,用小瓢丈量大海,同管窺蠡測一樣,也是用來形容人的結案是短淺。
例句:要想不犯甕天蠡海這種錯誤,你就應該不斷學習新的知識,不斷去拓寬自己的眼界。
範蠡(公元前536年—公元前448年) ,字少伯,華夏族,楚國宛地三戶(今南陽淅川縣滔河鄉)人。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謀略家、經濟學家和道家學者、古今六十四名将(武成王廟六十四将)之一。曾獻策扶助越王勾踐複國,興越滅吳,後隐去。著《範蠡》兵法二篇,今佚。
範蠡為中國早期商業理論家,楚學開拓者之一。被後人尊稱為“商聖”,"南陽五聖"之一。雖出身貧賤,但是博學多才,與楚宛令文種相識、相交甚深。因不滿當時楚國政治黑暗、非貴族不得入仕而一起投奔越國,之後被拜為上大夫、相國,輔佐越國勾踐。他幫助勾踐興越國,滅吳國,一雪會稽之恥,成就霸業,又被封為上将軍。功成名就之後急流勇退,化名姓為鸱夷子皮,遨遊于七十二峰之間。期間三次經商成巨富,三散家财。後定居于宋國陶丘(今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南),自号“陶朱公”, 公元前448年,範蠡卒,時年88歲 。至唐朝唐德宗建中三年(782年),始配享武成王廟,被追封為古今六十四名将(武成王廟六十四将)之一 ; 宋朝宣和五年(1123年),被宋朝官方評選為配享武成王廟的七十二将之一。
世人譽之:“忠以為國;智以保身;商以緻富,成名天下。”後代許多生意人皆供奉他的塑像,尊之為财神。範蠡是範姓始祖範武子的玄孫,并被視為順陽範氏之先祖。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