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凍的人體能存活嗎?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心理學家佩斯福特教授,在他患肺癌逝世之前,立下遺囑:死後立即将他的遺體凍結,以待治療肺癌的特效藥發明之日,再将其遺體解凍治療,使遺體複活。根據他的遺言,人們在他遺體的血管中注入防凍甘油,然後将遺體置入-℃的液氮中密封冷凍至今。以後陸續又有人加入了死後自願冷凍的行列,等待着以後的複活。
這些人能夠像他們所希望的那樣複活嗎?這些人都是死後才冷凍的,人死豈能複活?這是醫學上起碼的常識,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佩斯福特及步其後塵者能夠實現的不過是花錢保存屍體罷了。那麼,人生前就冷凍起來能複活嗎?這很難說。目前尚不知道是否有人真的願意在生前就冷凍起來,另一方面,現代科學還根本無法預料,冷凍人将來是否真的能夠複活。
在人的身體裡,大約有75%是水。水在冰凍之後,體積要增大。因此,細胞裡面的水一旦結冰,就可能将細胞膜撐破,而細胞外面的液體凍結,則會使細胞受到擠壓,或破裂,或變形。此外,由于細胞外液中鈉離子的濃度比細胞裡面高得多,當細胞外液出現冰晶時,由于滲透壓的作用,易造成細胞的脫水,這将導緻細胞的死亡。因此,冷凍人的關鍵之一,就是凍結的速度要快。快速凍結的水,将可能避開結冰的過程,這樣就不緻傷害細胞了。現在的冷凍法,一般都是将準備冷凍的物體,直接置于液氮中,使溫度驟降至-℃。
不過,即使這樣,也很難避免出現部分冰晶的可能。因此,如果真的要冷凍活人的話,還需要在人體組織中加入甘油和葡萄糖。而且這些冷凍保護物質的濃度,應和冷凍速率相吻合。這是提高冷凍人解凍時的成活率的又一個重要關鍵。
然而,冷凍人的真正最棘手的問題,恐怕還是我們對人體的了解仍然極不充分。人體是一部極為複雜、極為精密的“機器”,毫厘之差,都足以破壞它的協調運行。所以科學家們在進行活人的整體冷凍之前,必須先對人體的局部組織和器官進行冷凍實驗。
最早成功的是冷凍精子,這項技術已經投入實際應用。用人的冷凍精子受孕而誕生的嬰兒,與正常出生的嬰兒相比,在身體和智力發育上都沒有任何差異。
第一個由冷凍受精卵培養的嬰兒,也在年成功地誕生了。冷凍受精卵比起冷凍精子來,又大大地前進了一步。
在此基礎上,冷凍血液、冷凍骨髓,也都取得了積極的進展。年,科學家在液氮中冷凍保藏了90隻老鼠的心髒,到年解凍了其中的10隻,結果它們都撲通撲通地連續跳動了1~2小時。從年開始,科學家着手冷凍兔、豬、牛、猿等大型動物的心髒。肝髒是除腦以外的最複雜的器官,而豬肝的冷凍實驗基本獲得了成功。在實驗室裡,科學家已成功地将一頭大白鼠冷凍至-20.56℃,然後使它複活。日本科學家曾使一頭貓的腦子凍結天後得到複生。但是,目前還不能迅速冷凍人腦及其重要組織,以保證與這些生命攸關的組織在人死後不受破壞。
根據科學的進程來說,冷凍人實現的可能性還是存在的。不過科學家普遍認為,從冷凍器官到冷凍人,還有漫長的曆程要走。就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來講,在幾十年内恐怕不會出現冷凍人的事情,但是年後呢?以後的事情誰也無法預料。如果這一天到來的話,人的生命将能随意延續,還可按照自己的意願選擇活着的時間。在飛向遙遠星球的宇宙航行中,宇航員也可以先冷凍起來,不吃不喝,待臨近目标星球時再蘇醒過來工作,那該有多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