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想過,中國菜看起來油膩,為什麼我們的肥胖率卻不高,而美國菜不怎麼油,但他們的平均體重卻飙升到了170斤呢?
在過去,我們會覺得胖是一個人的福分,是家庭幸福富裕的象征。不過假如帶着這種觀念去看待美國的話,那可能會颠覆你的認知。實際上,美國肥胖人數的比例正在連年猛增,并且絕大多數肥胖人群都來自于貧困的家庭,難以遏制的胖甚至成了美國緘默不語的痛點。
假如有觀衆去過美國的話,那麼這個國家帶給你的第一印象肯定不是電影中描繪的那般美好,反倒會被随處可見的大胖子所震撼到。
根據美國疾控中心的公開報告表明,在過去的這10多年裡,美國人正不斷往矮、胖的方向發展。據悉,在2015年-2016年間,美國人的平均體重約為89.5千克,較2010年增長了3.9千克,平均腰圍也從起初的99.2厘米升至102.2厘米左右。此外,2004年美國人的平均身高還有176.4厘米,而到現在這個高度降到了175.3厘米。
由于身高、體重的改變,所以代表肥胖指數的BMI值也有了明顯的增長,通常來講,體質指數(BMI)的數值等于體重(千克)/身高(米)的平方。由這個公式可知,2016年美國的BMI值大約在29左右。而在國際标準中,BMI指數超過25就已經“超重”了,而30以上就被定義為肥胖。由此可見,其實很多美國都存在着很嚴峻的肥胖問題。這個時候,肯定會有人疑惑,難道隻有美國人在變胖嗎?中國不也有這種趨勢嗎?
從一份數據顯示,當下美國已經成為了全球最肥胖的國家之一,其中有35.7%的成年人和17%的兒童存在肥胖問題,另外,墨西哥的肥胖比例為24%,英國為23%,中國的肥胖率則在15.7%左右。雖然說其他國家的肥胖率相對美國較低,但是在肥胖這件事上,每個國家的問題其實都很嚴峻。
如今,過高的肥胖率已經給美國造成了嚴重的經濟問題,一方面,美國每年因肥胖問題導緻的死亡人數多達10-40萬,而且肥胖人群的平均醫療支出也比普通人要多出1400美元,這不僅增加了醫療負擔,同時也讓社會間接損失了超1000億美元,甚至超過了抽煙、酗酒所引發醫療保健問題。那麼,美國人是怎麼一步步變胖的呢?
在以前的老電影中,美國人的身材還算勻稱,不過走到20世紀中後期,他們的身材就已經有了走樣的趨勢了。
當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為了獲取選舉連任,特地委任厄爾·巴茨擔任農業部長,希望能解決高物價的問題。在這之後,厄爾·巴茨便開始大力推廣農業工業化生産。好消息是,一系列舉措讓玉米的産量有了爆發式的增長,而高産的玉米恰好解決了糧食問題,也極大地緩解了高物價問題,為此,尼克松總統順勢得到了民衆的支持。
不過很快,玉米就出現了供過于求的情況,大量玉米因為市場消費不完而被浪費。也正是這個時候,日本科學家帶着高果糖玉米糖漿技術來了,這項技術發明能将玉米制成廉價、甜度高的甜味劑,而這對于熱衷于甜食的美國人來說,無疑是上天賜予的寶貝。也是從這時起,這種甜味劑逐漸取締了白砂糖,被添加到各種食物當中,比如沙拉醬、漢堡、披薩和可樂等,很快,熱量極大的高果糖玉米糖漿就走到了美國各個角落。那麼,為什麼越窮的人反而越胖呢?
作為超大份食品的祖師爺,戴維·沃勒斯坦給美國肥胖也貢獻了不少功勞。對于普通的顧客來說,我們往往會認為加量的食品更加劃算,所以人們會更傾向于買超大份的。而對商家而言,這種方式也的确能創造更多利益。
在超大份食品興起之後,美國各地的快餐店便陸續推出了超大分量的高脂高糖食品。以美國麥當勞為例,在這種甜味劑之前,一杯可樂大約隻有200毫升,但如今美國可樂卻有950毫升,而且還會提供雙倍快樂套餐,也就是1900毫升。自此,美國制糖業的盈利速度堪稱作火箭,每年的利潤都是極其誇張的。
與此同時,為了讓人們接受高糖食物,他們還将誘發人體不良疾病的鍋推給了脂肪,漸漸的,低脂高糖的飲食概念就漸漸深入了人心。那些本是垃圾食品的西式快餐也打上了健康食品的标簽。
加上美國機械化生産、畜牧業的不斷發展,導緻肉類食品的産量大,價值低,漸漸就形成了肉比蔬菜還便宜的情況,而對于那些經濟能力相對有限的家庭來說,便宜又管飽的速食肉類自然成為了第一選擇,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加上交通工具的發達,導緻很多人美國人隻能在越吃越胖,越胖越生病,越生病越窮,越窮就隻能吃廉價的西式快餐的惡性循環當中。對此,小夥伴們有什麼看法?可以在下方評論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