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記》,傳頌千年的美文,幾乎達到無人不知地步,文章行雲流水,朗朗上口,隻要學過的基本上都能背兩句,初中課文裡作為文言文部分,也是要求背的,作者是東晉文學家、田園詩派創始人,不為五鬥米折腰的五柳先生--陶淵明。
《桃花源記》是陶大師的代表作,是根據武陵人一個漁民的行蹤路線,把現實與理想境界結合在一起,寫出了一個與世隔絕而且安靜、祥和、富足的一個世界,世外桃源,人間佳境,人人向往。
原文:
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缤紛,漁人甚異之。複前行,欲窮其林。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複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鹹來問訊。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歎惋。餘人各複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雲:“不足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複得路。
南陽劉子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後遂無問津者。
基本情節大多數也都清楚,就是武陵一個漁民随着河流水誤入一片兩岸桃花飄落的地方,向前走到一個山洞前,進去了,有一個與世無争、富足的村子,并熱情招待了漁民,走的時候告訴漁民,這裡的情況保密,别對外面人說。漁民出去後路上處處标記,回去就禀報太守,太守派人過來找,沒有找到,人也迷路了。最後有一個品格高尚的人劉子骥對此事好奇,最後一直到死都沒有找到,之後就沒有人問此事了。
但是,此時情節大轉彎,有另一個殘酷結局被發現,一個詭異的歪談結局:
武陵漁人回去後想,如果将此事禀報太守,肯定會得到重賞。之後違背自己的諾言,進城禀報了太守,告訴太守那裡的人如何如何的富足有錢,太守一聽,貪心四起,想到“大晉之下還有法外之地,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一定要找到此地,管一管這些不服王化刁民”。
而後太守親帥大軍,漁民當帶路黨,一起上路,找到沿岸漁民做的記号,一直找到桃花源。太守和其鷹犬們開始對桃花源進行洗劫,人全部殺光,糧食财物全部擄走,走前又把人間仙境桃花源付之一炬。回去後,帶路黨漁民有功,太守賞賜大量搶掠過來财物,由于心中有愧,做的十分葬良心,隻跟外人說沒有找到桃花源,而且非常害怕被太守滅口,回來沒有多久就遠奔他鄉逃亡了。
後來南陽人劉子骥聽說此件事,非常好奇,也循着路線找桃花源,也找到,但是這時的桃花源殘垣斷壁、累累白骨,一片凄涼,洞口外的桃花開的都是黑色的(吸收了村民們的血染得深紅變黑),慘不忍睹,這可把劉子骥吓壞了,回家後生了一場大病,而且猜出是武陵太守幹得,根本不敢大肆聲張,害怕被滅口(正所謂破家縣令,滅門知府),但劉子骥是個品格高尚的人,不說又對不起死去桃花源村民,最後在恐懼和愧疚中郁郁而終。
以上為歪談版本,感慨萬千,當我看到這個歪談版本,毛骨悚然,殘酷黑暗至極,心中那個桃花源夢碎了,真是無法表達自内心複雜情感。
評:這個殘酷的結局雖然為歪談版本,但也有存在的合理性,古代封建王朝之下的黑暗是難以想象的,每一次改朝換代,都會出現規模是此殘酷結局百倍以上都有,百姓受苦,經常都是白骨露於野,千裡無雞鳴。陶淵明大師寫桃花源記不也是對現實的不滿以及對和平、安詳、富足生活的向往嗎?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一定要珍惜這個美好的時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