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心。夏季對選留的二次枝,如生長過旺,可在二次枝未木質化時摘心,促發分枝,以培養結果枝組。如1個結果枝隻抽生1個二次枝,且生長勢較強,于春季或夏季将其短截,促發分枝,培養成結果枝組,短截強度以中、輕度比較适宜。當二次枝生長量超過30厘米時再進行1次摘心;到7月時再摘1次心,技術要求同上。
短截。短截未摘心的發育枝,可以有效地增加分枝,加快整形過程或結果枝組的培養過程,但短截的新梢數量不能過多,部位要相互錯開,否則易造成枝條的交叉重疊。
疏枝徒長枝。當徒長枝生長部位不合理、生長勢不及同方向的鄰近主枝、側枝,應從基部疏除,也可以根據其空間适當保留,通過短截、夏季摘心培養成結果枝組。早實核桃枝量大,易造成樹冠内膛枝多,密度過大,不利于通風透光。應按照去弱留強的原則,及時疏除過密的枝條。疏枝的方法是貼枝條基部剪除,不可留樁,以促進傷口愈合。疏除病蟲枝。
甩放。對生長中庸的新梢以不摘心或輕剪梢頂端為宜。修剪越輕,形成的結果枝越多,二次枝數量就越少。
拉枝。适時拉枝,可開張核桃骨幹枝的開張角度,充分利用樹冠空間,促進成花,提高坐果率。拉枝主要以旺樹、初果期樹為主,盛果期樹适當拉枝,單株樹拉直立或角度小的枝條,缺枝偏冠樹可拉枝補空,弱樹枝可反拉擡高角度,使其正常生長,角度開張的樹和平展枝條不需拉枝。
捋枝、拿枝。軟化枝條進行定型,然後拴繩拉枝或吊袋、挂瓶、吊磚頭壓枝,改變枝條角度,将枝條置于适宜位置。主枝拉壓時将繩拴在枝條的中部,呈60~70度角拉開;輔養枝呈80~90度角拉平展。拉枝後的枝條,要層次分明均勻地分布于樹冠周圍,莫偏冠。枝條拉壓50~60天後基本上已定型,此時可放開拉繩或摘掉瓶、袋、磚頭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