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如何看待古人描摹的理想

如何看待古人描摹的理想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25 01:07:49

如何看待古人描摹的理想?請從《歸園田居(其一)》中找出詩人歸隐田園的原因,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如何看待古人描摹的理想?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看待古人描摹的理想(少無适俗韻性本愛丘山)1

如何看待古人描摹的理想

請從《歸園田居(其一)》中找出詩人歸隐田園的原因。

(1)“少無适俗韻,性本愛丘山”,“世俗”指魏晉士大夫的普遍價值追求——利功業、濟蒼生。逢迎世俗、周旋應酬、鑽營取巧的官場。“丘山”指山林,自然界,與官場生活相對的田園生活。“韻”“性”指魏晉時品評人物的術語:人的本性和氣質。從這兩句看出,詩人是遵循自己的本性選擇歸隐。

(2)“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将自誤的處境比作“塵網”,塵,是浮塵、灰塵、塵沙,庸俗肮髒又很渺小。“網”暗示束縛無處不在,一旦落入,就難以掙脫。在塵網中掙紮了三十年(一說“十三年”),這種錯誤還沒有得到糾正,精神負擔一定是沉重的。因生活方式與自己的本性相違背而痛苦,這是歸園田的第二個原因。

(3)“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當農夫在達官貴人的眼裡是很卑賤、很沒出息的,但詩人将自己的“真”和盤托出,聽其自然,率真任情。“守拙”是擯棄官場中的權術機巧,繼承了道家的生存方式和處世哲學,自然而然的生活狀态,無心機、不造作的淳樸本性。所以,詩人因為守拙而選擇了歸園田居。

陶淵明為了遵循本性、擺脫塵網、守拙而選擇了歸園田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