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号一早,網絡上出現一則重磅消息:原長城汽車總裁王鳳英或将出任小鵬汽車CEO。
“啥?開什麼國際玩笑?”公社辦公室的編輯小夥伴不由驚呼道。
我剛看到這條消息的時候,也覺得這大概率是謠言。
雖然早在去年7月份,長城汽車就官宣王鳳英已卸任長城汽車副董事長及執行董事職務,但同時也說到,王鳳英仍将繼續在長城汽車從事戰略管理相關工作。
言外之意就是,這隻是一次長城汽車内部職務調整,王鳳英并未直接離職。
況且,王鳳英已經在長城汽車幹了32年之久,長期擔任長城汽車“二把手”,說她是長城汽車的聯合創始人其實一點也不為過。職務調整還不到半年說跳槽就跳槽,事情顯得有些蹊跷。
結果沒過多久,小鵬汽車就給出了回應:“小鵬去年下半年啟動組織調整,目前初見成效。調整仍在進行中,歡迎各界優秀人才加入小鵬。如有進一步信息,會及時與大家分享。”
這回應沒有反駁,也沒有确鑿。
要知道,小鵬汽車長時間以來都是總裁何小鵬本人擔任CEO、親自管理整個團隊,連公司名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當外界傳來“小鵬”名字太土的聲音時,何小鵬曾表示:“不會改公司名字,這是一種責任!”
不過,在近期一次采訪中,何小鵬卻調侃到:“後悔以自己名字命名公司,壓力實在太大了!”
這回倒好,王鳳英不僅可能空降小鵬,還要嗆掉何小鵬CEO之位?這着實是讓我們不少社友炸了鍋,開始調侃起小鵬日後的新名字:
鳳英P7?小英G9?英鵬汽車?………
當然,我們肯定知道,小鵬汽車99.99%是不會輕易改名字的,即便近期在整個市場大環境不好的情況下,小鵬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交付量未達預期、高層人事變動、市值縮水……
至于王鳳英入職小鵬後會不會全面接盤何小鵬的工作,小鵬也在這幾天做出了回應:“公司将繼續在何小鵬的全面帶領下發展,何小鵬仍為公司最高負責人。熱血造車,不會改變。”
雖說王鳳英是否會入職小鵬、如果入職又會擔任何種職位這件事還沒有100%确鑿,但這并不妨礙我們分析一下,王鳳英究竟何許人也?此刻的小鵬是否需要“王鳳英”,又或者“李鳳英”?
-1-
王鳳英是河北保定人,而長城汽車如今算得上河北保定的經濟支柱型企業。
1990年,同為保定人的魏建軍承包了長城工業公司,也就是長城汽車的前身。1年以後,年僅21歲的王鳳英就入職了長城,當時長城隻有60名員工。
按資曆來說,王鳳英算是無限接近長城汽車“創始人”的元老了。
剛入職的王鳳英入職長城後,隻是一個普通的改裝轎車銷售員,或許是魏建軍看到了王鳳英的才華,僅僅過去2個月的時間,王鳳英就被提拔為經理助理,2年後就晉升為了銷售總經理擔任銷售一把手。
就這樣,一個二十歲出頭的女孩,成功進入了公司核心領導層。
當然,王鳳英被提拔的原因除了自身能力之外,還有一部分客觀原因:當時北方高端人才大部分都集中在北京,很少有保定本地人考進北京後再回保定的,剛剛起步的長城在當時面臨着人才匮乏的困境。
起初,長城汽車主攻的是轎車市場,通過東拼西湊的發動機、變速箱、底盤“攢”出的轎車,與當時市面上捷達、富康、桑塔納等熱銷車型競争。但天有不測風雲,恰逢主管部門對造車資質的要求趨緊,直接就卡住了剛剛起步的長城汽車的脖子。
“轎車夢”碎後,魏建軍去國外深造學習和調研,幾乎把國内業務全權交給了王鳳英去掌管。魏建軍在美國親眼看到茫茫多的皮卡之後,決心進軍皮卡市場的。
1996年,長城基于豐田海拉克斯,照貓畫虎的研發出了其第一代皮卡:金迪爾。
産品有了,怎麼賣?是個大問題!
當時汽車市場大部分車企采用的銷售模式都是代理制,即賣掉車的錢先給車企,車企再根據銷量給予代理商一定的分成。
不過王鳳英意識到,在當時國内大火的家電行業流行的經銷商模式,似乎很有借鑒意義:廠商把貨發給經銷商,然後規定一個底價,經銷商自由定價。
“經銷制”相比“代理制”而言,更能刺激經銷商業務積極性,畢竟掙多掙少都是可控的,賣的比别人貴那是自己的本事。
在王鳳英的推動下,長城皮卡開創式的借鑒了家電行業的經銷商模式,引來了大量經銷商的加盟,短短幾年的時間,長城的網店就遍地開花了。
網店多了,自然售後維保速度得到了保障,客戶的服務體驗直線上升。
僅僅用了2年的時間,長城皮卡就将昔日國内皮卡老大“田野”按在地上摩擦,一舉奪得國内皮卡銷冠。
可以說,正是因為王鳳英的創新改革,奠定了如今長城在國内皮卡市場的霸主地位。
-2-
雖說長城已經成為國内皮卡霸主,但畢竟皮卡在國内進不了很多大城市,市場是有局限性的,下一步怎麼走,十分關鍵。
當時國内汽車市場絕大部分都是轎車,但王鳳英當時就悟出了一個大道理:“中國人買車,實際上就是為了面子,遵循買大不買小的基本規律。”
于是,在王鳳英主持下,長城汽車的下一步并沒有邁向主流轎車,而是基于原本皮卡平台改造,推出了首款SUV賽弗。售價僅為7萬元左右,比市面上絕大多數SUV産品都便宜。
魏建軍和王鳳英都沒料到,賽弗一經推出竟會如此受市場歡迎,僅用了兩個月就實現了全年銷售目标。
後來,王鳳英根據賽弗的客戶反饋向研發部門提了需求,于是就有了新款SUV賽影。配上“8萬餘元7人座,乘客載貨兩相宜”的營銷文案,賽影創下了單月銷量超3000輛的記錄。
皮卡和SUV的兩次成功,使得王鳳英在魏建軍心目中的地位節節攀升。
2003年,長城汽車成功登陸港股,而王鳳英成為了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總裁,成為了僅次于魏建軍的“二号人物”,她也成為了中國汽車工業史上首位,也是唯一一位女總裁。
要知道,當時王鳳英年僅33歲,被譽為車圈“鐵娘子”、“花木蘭”。
-3-
2005年前後,魏建軍的“轎車夢”又犯了,毅然決然的想要進軍主流轎車市場。
這時,王鳳英接觸到了一個叫“裡斯”的全球戰略咨詢公司。在經過咨詢後,裡斯不建議此時的長城邁向轎車市場。
王鳳英對裡斯的建議十分認同,将這個觀點傳達給了魏建軍,可魏建軍鐵了心要做轎車,造車的理念也截然不同,這期間二人産生了不少意見沖突。
在魏老闆的強壓下,最終王鳳英隻能妥協。
後來,長城首款轎車“精靈”上市,但沒過多久就遭遇了失敗。
“杠杠硬的産品交給你了,沒有賣好,就是營銷的問題!”魏建軍怒斥王鳳英。
王鳳英并沒有低頭認慫,而是硬剛老闆到:“營銷隻能做錦上添花的事兒,營銷不能颠倒黑白!營銷不是無所不能的!”
王鳳英和魏建軍兩個人都是性格極其強硬的人,吵架對于他們倆來說是再平常不過的事了。
逐漸地,魏建軍意識到王鳳英當初的提議或許是正确的。
在長城汽車成立20周年之際,在總部大樓面前立了塊石碑,名字叫“前車之鑒”。上面寫着:2007年,因為顧客價值識别不充分,導緻精靈車型定位不準确,市場銷量低,生命周期短。
長城内部員工都把這座石碑叫做“恥辱碑”。
長城在轎車領域受挫,讓王鳳英意識到,企業每走一步棋都是不容有失的,所以戰略咨詢在她的心中就變得格外重要。
王鳳英跟裡斯關系走得越來越近,每次做關鍵舉措前,都會找裡斯做個研究報告,問問裡斯的意見,再去做決策。
面對裡斯的建議,王鳳英果斷取消了原本計劃在轎車上投入的全部資源,轉而專注做SUV了。
于是,國民神車哈弗H6誕生了,這款創下98個月SUV銷量榜首的現象級爆款産品背後,其實有着裡斯的詳細市場研究做着背書。
所以一定程度上來說,正因為王鳳英對第三方意見的信任,成就了長城在SUV領域國内霸主的地位。
-4-
很長一段時間,長城汽車都是處于“王鳳英主對外,魏建軍主對内”的狀态,魏建軍本人很少對外發聲。
但近幾年,長城汽車的這一定調開始出現反轉。
2020年7月,長城汽車輪值總裁制度生效,主管技術的孟祥軍接替王鳳英的位子,擔任起輪值總裁。在此之後,王鳳英就逐漸退居幕後了,而魏建軍出現在公衆視野裡的頻次則越來越高。
正是在這3年間,長城汽車的營銷策略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最典型的現象就是,歐拉開始跟“貓”綁定,哈弗開始跟“狗”綁定,魏牌開始跟“咖啡”綁定。但這樣的命名,卻很難讓人對品牌産生穩定良好的印象。
與此同時,長城的整體調性也開始變得格外“自信”,甚至“狂傲”。
魏牌李瑞峰自認為技術“杠杠硬”,然後怒怼增程車技術落後,緊接着自己買了輛問界M5去驗證這件事,至今還沒有結果。
某次晚宴上跟魏建軍同桌的媒體說了句“将理想ONE換成傳統車企的車标,肯定就賣不出那麼多了”時,魏建軍勃然大怒,吓壞了周圍的人,“他們懂個屁!”
…………
長城給予了市場傲慢,而市場反過來給了長城結結實實的一拳。
2022年,長城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6.66%。新能源銷量更是在整體市場近乎翻倍的大好形勢下反倒減少了7.5%。
除了皮卡這個細分品類以外,長城汽車在去年可以說經曆了“全線潰敗”。
已經退居幕後的王鳳英,并沒有把主要精力放在長城汽車上,而是開啟了屬于自己的創業之路。
她聯合裡斯全球CEO、中國區主席張雲,創辦了一家叫“小獵犬”的孵化器公司。初心是幫助更多的中小微企業洞見新趨勢,發掘機會、診斷機會、判斷機會;同時,也會針對一些有潛力的創新項目和企業做投資。
不管怎麼說,如今53歲的王鳳英,已經把人生超過一半的時間與經曆都奉獻給了長城汽車。
各種酸甜苦辣交織在一起,給王鳳英留下了不可磨滅的感情。
離别必然不舍,但這對王鳳英來說未嘗不好。離别既是解脫,也是新的開始。
寫在最後
我有個保定朋友,一年多前他曾在王鳳英的“小獵犬”公司工作過。
“但凡有人做錯了事,她都會直接把人拉到會議室裡指着鼻子痛罵一頓,我們所有人都特别怕她。”他回憶道,“即使你不說話,她也可以通過你的精神面貌,察覺出問題所在。”
講真,上一個我印象中有類似“壓迫感”的,還是我的初中班主任。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許多經銷商都用“聞風喪膽”這個詞來形容王鳳英。
“不過,她在罵你的同時,也會把她的态度、想法、做事的邏輯全部毫無保留的告訴你,都是對事不對人的。如果你幹得好的話,她也會盡可能的給你更多的獎勵。”
王鳳英在某次接受采訪時表示:“不會跟公司的人交朋友,如果把下屬都當朋友,難免出現厚此薄彼。”
性格強硬、雷厲風行、殺伐決斷、獎懲分明,王鳳英就是這麼一個人。
或許,長城員工的恐懼要結束了,小鵬員工的恐懼要來了。
但有一說一,如今進入動蕩期的小鵬,的确需要這麼一個殺伐果斷的執行領導人的出現。
“組建小鵬汽車時團隊曾想過找一個CEO,聊過很多人,但一直沒有合适的人選,隻能自己上”,何小鵬近期接受采訪時表示, “小鵬汽車過去太過于關注技術創新,但技術創新最終服務于客戶,所以在技術創新到客戶的過程中,我們做了事情,但是沒有做到足夠好。”
事實果真如此,或許小鵬為了研發飛行汽車付出了難以想象的努力,但在“1024科技日”上呈現出來的效果,卻沒有被大衆理解,反倒被很多人戲稱“大疆挂小鵬”。
現在,小鵬必須集中全部精力放在造車上了,沒有退路。
但凡有一絲一毫的懈怠,都有可能瞬間崩塌,而崩塌後淪為中國汽車工業史上的塵埃的結局,是每一個小鵬人都不希望見到的。
或許此刻的小鵬,是需要一個“王鳳英”的,當然,如果你覺得一大學畢業就跟長城深度綁定了30年的王鳳英有點奇怪,那麼,“李鳳英”也是可以的。
總之,不管姓王還是姓李,性格強硬、雷厲風行、殺伐決斷、獎懲分明就行。
這個人的到來,對小鵬而言将不僅僅是從互聯網模式回歸到汽車企業組織模式,更重要的是重新把所有員工調到正确的頻道上,積極聽取外部的聲音,在産品規劃上更有前瞻性和可執行性,對供應鍊的把控更得心應手,增加小鵬在“下半場”拼死一搏時活下來的機會。
經曆陣痛之後,希望小鵬重新迎來光明,也可以等到它的“王鳳英”或者“李鳳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