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3年10月16日,法國波旁王朝最後一位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被送上斷頭台,整個歐洲為之震驚。而在瑪麗的故鄉奧地利,有一個女人正在為她不幸的遭遇傷心落淚。她就是王後的摯友,伊麗莎白·維傑·勒布倫,她的人生,也絕對可以擔得起傳奇二字。
《自畫像》/勒布倫/1781年
天才少女 1755年的巴黎,伊麗莎白出生在一位粉彩畫家的家裡,父親欣喜的發現女兒對繪畫有着異乎尋常的興趣和天賦,小小的伊麗莎白可以随意進入畫室邊玩邊畫,在父親的指導下,她進步神速。
父親指導伊麗莎白作畫
《畫家的兄弟》/勒布倫/1773年。這張畫作是伊麗莎白18歲那年的作品
在當時的法國,女性無權得到正規的藝術訓練,特别是對人體的臨摹被嚴格禁止。女性不能看見裸體,不能出現在任何有裸體的場合。因此,那個時代的歐洲油畫界,雖是群星璀璨,卻鮮有女人的名字出現。
《誠實的模特》/皮埃爾·安托萬·博都因/1769年
在這樣的社會環境下,伊麗莎白卻絲毫沒有浪費她的天賦。12歲開始,她就開始通過畫肖像畫來貼補家用。
《畫家的工作室》/勒布倫/1796年,19歲時,她的繪畫工作室曾因無證經營被當局查封,這一事件卻并未使勒布倫有任何畏懼和動搖。
伊麗莎白與丈夫的初識/來自2015年畫家的傳記影視作品
1775年,伊麗莎白遇見了自己的丈夫,讓·皮埃爾·勒布倫,1776年兩人結為夫妻。婚後,年輕的勒布倫夫婦遊遍了歐洲大陸,這段時間,勒布倫夫人觀賞了曆代名畫傑作,汲取養分。
《戴草帽的自畫像》/勒布倫/1787年。這幅自畫像靈感來自魯本斯的《蘇珊娜·倫登肖像》,她巧妙地描繪了帽子投下的陰影,并未使其遮擋眼睛和皮膚的光芒
1787年,她畫了這張《戴草帽的自畫像》,背景是漸漸散開的雲層,仿佛預示着這位優秀的女畫家即将迎來的燦爛年華。
自畫像裡,她清澈、堅定的目光仿佛飽含對未來的無限憧憬
果然,這幅技藝高超的作品甫一露面,便引起貴族追捧,夫人們甚至指定采用同樣的造型作畫。比如勒布倫在1782年所繪的《戴草帽的波利尼亞克公爵夫人的肖像》,公爵夫人身着白色長裙與黑色外套,也頭戴一頂草帽。畫面随意輕快,幾乎就像快照一般,頸邊衣領的褶皺柔軟如花瓣。
畫中褶皺和絲帶柔軟的質感
王後的畫師 很快,勒布倫成為巴黎收入最高的畫家之一。她的沙龍成了城裡最時髦的社交場所,畫家、詩人和音樂家都是她的座上賓。她通過沙龍來展示作品,同時也收獲了強大的人際關系。
勒布倫舉辦的希臘主題沙龍派對
1778年的一個初夏早晨,在一位貴婦人的引薦下,勒布倫第一次走進凡爾賽宮,見到聞名歐洲的瑪麗 ·安托瓦内特。王後的姿容神态徹底征服了畫家,她在回憶錄中寫到:她的皮膚透明到幾乎沒有陰影,我無法找到任何方法來描繪這個女人身上獨一無二的美。懷着激動的心情,勒布倫為王後繪制了第一張肖像。
《身着宮廷盛裝的瑪麗·安托瓦内特》/勒布倫/1778年。這也是瑪麗王後最為著名的肖像畫。畫裡的王後穿着洛可可風格的華美裙子,嬌弱柔美,膚白勝雪。
畫中玫瑰細節圖
勒布倫與瑪麗王後年齡相仿,兩人很快發現,她們都有着單純直率的性格,王後邀請勒布倫到特裡亞農宮——那是天真直爽的王後少有的自由小天地,她們彈琴唱歌,聊天談心,像一對密友一樣度過了許多歡樂的時光。
勒布倫頻繁的出入宮廷,同王後一起在特裡亞農花園裡散步,聊天談心,甚至一同合奏演唱當時流行的樂曲。
一次,勒布倫因為懷孕身體不适,失約于王後。第二天,她惴惴不安的來到宮中,王後反而關切的問她是否有什麼事,甚至幫助身體不便的她撿起落在地上的畫筆。王後以最自然的舉動告訴了勒布倫:她不是區區一個畫師,而是一位朋友。這讓勒布倫激動不已。
王後為畫家撿起了筆
在瑪麗王後的推動下,年僅28歲卻才華過人的勒布倫,在1783年破格成為法國皇家藝術院成員,她提交了一張《和平女神擁抱法國》作為入會作品,和平女神擁抱着以女人形象出現的法國,作品也體現了這位女畫家的意志和決心。
《和平女神擁抱法國》/勒布倫/1783年。容貌俊美的和平女神,正回身擁抱着代表法國的女子。風把和平女神的衣裙高高吹起,整個畫面洋溢着高貴昂揚的情感。
加入皇家藝術院并沒有讓伊麗莎白獲得更多的靈感和自由,因為在18世紀後半葉的法國巴黎,追求繁複精緻的洛可可風格還是主要潮流。
洛可可風格的代表作 《秋千》/弗拉貢納爾/1767年
在一片婀娜陰柔的洛可可風尚裡面,伊麗莎白沒有盲目追随浮誇、矯揉的畫風,她的作品融合了洛可可和新古典的特色,構圖富有古典風格,色彩和筆觸則非常輕柔悅目,女性畫家特有的細膩、精緻、優雅和豐富的情感躍然于畫上。
《卡德魯斯公爵夫人》/勒布倫/1784年
《格蘭德夫人的肖像》/勒布倫/1783年
勒布倫的畫面上有一種天鵝絨般的質感,綿密柔軟,整個畫面既優雅又充滿情感,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成年人的肖像畫之外,勒布倫作品中最多的是孩童和母子題材。也許是女性畫家所獨有的母性使然,勒布倫筆下的兒童總是生動可愛,母與子之間洋溢着溫柔的親情。
《Brongniart小姐》/勒布倫/1788年
勒布倫最愛畫的小模特便是她可愛的女兒朱莉,畫中的小女孩手捧一面鏡子用心觀看,憨态可掬。
小女孩天真爛漫的表情刻畫極為立體
1789年,勒布倫為自己和女兒創作了一幅充滿愛意的畫作,畫中的勒布倫穿着古典風格的長袍,小朱莉挽着母親的脖頸,遙遙的回頭目視觀者,眼神中流露出無限的幸福和滿足。
1787年,勒布倫展示了一幅新作,畫中的她帶着開懷的笑容,這幅作品令權貴學究們大為震驚,因為當時隻有描繪“下等人”的風俗畫才可以露出牙齒,她受到衆多權威人士的譴責,在當時成為一件醜聞。
《畫家和女兒的肖像》/勒布倫/1786年
輿論喧嘩,勒布倫卻毫不在意,她從不壓抑天性,性别無法阻止她揮灑藝術才華,保守陳規更無法阻止她表達作為一位母親的愛。
革命風暴 1783年前後,法國社會重重矛盾逐漸顯露,處在大革命爆發前人心惶惶的氛圍中。這一年,勒布倫為王後畫了一張頗為“大膽”的肖像畫,畫中王後一洗洛可可式的奢華,身着款式較為簡單的白色長裙,高聳的頭發放下來,簡單地搭配寬檐帽,手執玫瑰,表情親切随和。
穿白色長裙的瑪麗·安托瓦内特,這時候瑪麗已育有兩子,陪着孩子們嬉戲遊玩,成了王後最快樂的時光,這種張畫也側面表現了王後當時那種安然滿足的心态/勒布倫/1783年
然而這樣一幅藝術價值極高的畫作,卻引來軒然大波。此畫被斥為“不莊重”,在瑪麗王後已經足夠糟糕的形象上又增加了“放浪形骸”的标簽。很快,這張畫就被一襲華服,神情莊重的王後肖像所取代。
《瑪麗·安托瓦内特王後》/勒布倫/1783年
等到勒布倫再去拜訪王後的時候,整座宮廷都在一片動蕩不安之中,王後和勒布倫說起最近的種種流言,内憂外患讓曾經開朗率真的王後變得憂心忡忡。勒布倫一面安慰着王後,一面在畫闆上快速調色,很快,王後的另一張畫像完成了。
為王後繪制肖像的勒布倫
畫中王後身着紅色的絲絨長裙,端坐畫面中央,身邊圍繞着她的幾個孩子,小王子手指着空蕩蕩的嬰兒床,寓意王後剛剛失去一個未滿周歲的孩子。勒布倫試圖向法國人民表明,他們心中放蕩冷血的王後,其實是一位慈愛的母親。
瑪麗安托瓦内特和孩子們/勒布倫/1787年。對這幅畫像勒布倫非常用心,甚至專門請教了她的好友,古典主義大師雅克-路易·大衛。在大衛的指導下,這幅畫以最穩定的三角形結構來構圖,用色莊重,帶着深沉的古典韻味。
遺憾的是,這幅畫并未達到想象中的良好效果。曆史的車輪滾滾向前,王權的堕落已積重難返。瑪麗王後無法避免被卷入漩渦的命運,在1788年前夜的這最後一幅勒布倫所繪的王後肖像中,王後衣着素穆,手持聖經,正襟危坐,模糊的面目不複年少時的神采飛揚。
瑪麗安托瓦内特肖像/勒布倫/1788年
畫中桌子上的花束開得這樣鮮豔燦爛,仿佛凋零之前最後的一次綻放。畫上最後一筆,勒布倫和王後告别,在那扇厚重的大門關閉的瞬間,勒布倫轉身,看到王後還坐在那裡,似笑非笑,模模糊糊,仿佛被抽走了所有的神采。
次年夏天,法國大革命爆發了。憤怒的人們将長久以來法國的入不敷出全部歸咎于王室貴族的奢侈享樂。1789年10月,凡爾賽宮被革命者攻陷,瑪麗王後連同她的丈夫孩子一起被囚禁在杜勒裡宮中。
兵臨城下,瑪麗王後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末路
因為和王後的親密關系,勒布倫的處境極其危險,1789年10月,就在國王和王後被帶離凡爾賽宮的第二天,勒布倫帶着年幼的女兒,化妝成平民,乘坐一輛簡陋的馬車,倉皇地逃離故鄉。她隻帶了很少的行李和錢财,以免被守衛邊境的兵士認出。
逃亡并沒有讓勒布倫忘卻凡爾賽宮的時光,1790年她完成了這樣一張自畫像,畫家的臉正對觀衆,手停留在畫闆上,畫中人正是那時候早已身陷囹圄的瑪麗王後,勒布倫站在畫前,眼神堅定,似是表達對好友的信任與支持。
《自畫像》/勒布倫/1790年
漂泊生涯 離開法國後,勒布倫開始了漫長的流亡生涯。她首先來到了藝術家們的聖地——意大利,憑借着高超的畫技,流亡中的勒布倫依然是畫壇名人。
《裝扮為酒神祭司的漢密爾頓女士》/勒布倫/1790年
在這裡,她結識了社交界紅人艾瑪·漢密爾頓女士,并為她繪制了幾幅寓言畫,畫中漢密爾頓女士裝扮為神話傳說中的人物。此畫引發了貴婦人們模仿的熱潮。
《裝扮成赫柏的安娜皮特》/勒布倫/1792年
在意大利王室,勒布倫遇見了一位特殊的貴人,瑪麗 ·安托瓦内特長姐、那不勒斯王後瑪麗 ·卡羅琳。面對着和摯友相似的容貌和身姿,勒布倫激動異常又黯然神傷,她用和瑪麗王後最後一幅肖像同樣的姿勢,畫了一張瑪麗 ·卡羅琳的肖像。
《瑪麗卡羅琳肖像》/勒布倫/1791年
這張畫作讓瑪麗·卡羅琳王後特别滿意,她對勒布倫委以重任,請她為自己的女兒畫像,以此來為她們尋找合适的婚配者。
《瑪麗·克裡斯蒂娜公主肖像》/勒布倫/1790年。她是瑪麗·卡羅琳的雙胞胎女兒之一,坐在花園裡的公主溫婉靈秀,甜美動人。
1793年10月16日,勒布倫如往常一樣,正在為一位貴族夫人畫像,一陣喧嚣傳來,侍者匆忙地闖入房間報信:波旁王朝的末代王後,瑪麗·安托瓦内特被冠以叛國的罪名,處決于斷頭台之上。
等候審判的瑪麗王後
手中的畫闆轟然落地,五彩斑斓的顔料灑在地毯上,鮮血般的紅色蔓延開來。勒布倫痛哭失聲,她心中始終懷抱着的一線希望,破滅了。
廣袤大地 好友離去,讓勒布倫決心遠遠離開傷心之地,1795年,她毅然踏上了一段遙遠的路程,來到了聖彼得堡。
聖彼得堡風景
俄羅斯廣袤無垠的土地給了勒布倫新的靈感。在聖彼得堡,她依然大受歡迎。熱愛法國風尚的貴族們對這位“王後的禦用畫師”極為喜愛,她一刻不停地工作,仿佛隻有畫筆,可以使她暫時放下失去摯友的痛苦。
《自畫像》/勒布倫/1800年
著名的美人伊麗莎白·亞曆克謝耶芙娜,佳人身披薄紗,倚在絲絨軟墊上,輕盈的卷發随意散開,一雙美目專注的看向觀者,無需堆砌華服珠寶,卻令後人深深的迷醉于她那娴靜端莊的美/勒布倫/1795年
1796年勒布倫完成了她在俄羅斯時期最著名的一幅作品,即葉卡捷琳娜二世的兩位孫女——亞曆山德拉及伊蓮娜女大公的肖像畫,畫面中兩位皇家模特的美貌令人印象深刻。
亞曆山德拉及伊蓮娜女大公的肖像畫/1796年
兩位公主美貌出衆
對衣物的色彩和紋理描繪的極為細膩逼真
六年匆匆而過,俄羅斯仿佛成為了勒布倫的第二故鄉,而法國的一切,仿佛都隻是存在于報紙上的隻字片語:波旁王朝解體,革命黨派換了一波又一波,最後拿破侖稱帝。在丈夫和兄弟的奔走之下,十三年以後,勒布倫終于又回到了故鄉。多年颠簸流離後,昔日直率活潑的畫家,如今卻已滿眼滄桑。
《自畫像》/勒布倫/1808年
故鄉的山川河流依然如故,但心境卻再不相同,勒布倫依然為皇室和貴族作畫,隻是失去了那段真摯友誼,她再無過去的激情。而在她内心深處,那倔強的靈魂從未老去,直至生命的終點。
《穆拉公主肖像》/勒布倫/1807年
勒布倫夫人經曆了一個波瀾壯闊的大時代,終其一生,她都在不斷的挑戰界限,挑戰束縛;她無疑是法國最偉大的藝術家之一,與當年最傑出的男性藝術家相比也毫不遜色。她将溫柔與敏感注入畫筆,把當年美麗瞬間融入畫中,經過了時光的積澱,直到今天仍扣動心弦。
想看更多藝術八卦嗎?快關注公衆号LicorneUnique!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