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春節的來曆和習俗是一樣的嗎

春節的來曆和習俗是一樣的嗎

民俗 更新时间:2024-06-29 17:03:34

  作者:是在下赢了2022

  春節,作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曆來被我們華夏兒女推崇為最盛大、最熱鬧的一個傳統節日,也是中國人獨有的節日。但是近幾年,随着城市化越來越嚴重,再加上國外文化侵襲,年輕人對于國外節日推崇有加,人們對春節的重視也越來越小,有部分群體更加不知道春節的習俗有哪些,春節的來曆又是什麼?

  春節的來曆和習俗是一樣的嗎(大家知道春節的來曆和習俗嗎)(1)

  春節即中國農曆新年,即是農曆的歲首,俗稱新春、新歲、歲旦等,口頭上又稱過年、過大年。春節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春節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竈,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為高潮。

  春節的來曆和習俗是一樣的嗎(大家知道春節的來曆和習俗嗎)(2)

  春節的起源與發展涵蓋了人文哲學與自然規律等方面内容。在早期觀象授時時代,“鬥柄回寅”為春正(歲首),立春乃萬物起始,意味着新的一歲已開啟。“歲”的概念,來自上古曆法,“歲”即“攝提”(原始幹支),又名為“歲星”、“太歲”。在傳統文化中,幹支與方位以及八卦等是聯系在一起的,寅位是後天八卦的艮位,是歲終歲首交結的方位,代表終而又始,十二月運行,周而複始,歲末十二月指醜方,正月又複還寅位。鬥柄回寅,春回大地,終而複始,萬象更新,新歲由此開始。

  春節的來曆和習俗是一樣的嗎(大家知道春節的來曆和習俗嗎)(3)

  在傳統的農耕社會,立春歲首具有重要的意義,衍生了大量與之相關的歲首節俗文化。春節便是由歲首祈歲祭祀演變而來,上古時代人們在春回大地、終而複始、萬象更新的歲首,舉行祭祀活動報祭天地衆神、祖先的恩德,驅邪攘災、祈歲納福。春節的起源和發展是逐漸形成,是一個潛移默化地完善與普及的過程。随着時代的變遷,文化傳承的不斷發展,“春節”這一概念是在民國時期逐漸被提起。民國時期,公曆被引進,而農曆成為了進行農事的标準。1914年民國政府在内務部呈文中提到“拟請定陰曆元旦為春節”。故1914年起把夏曆正月初一(即農曆正月初一)作為“春節”,自此,夏曆歲首就由以往的“過年”改成了“春節”春節文化作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着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底蘊,也記錄着古代人們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文化内容。

  春節的來曆和習俗是一樣的嗎(大家知道春節的來曆和習俗嗎)(4)

  而“春節”原先叫“過年”有一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家家戶戶門貼大紅,屋内燭火通明,院内放着鞭炮,為的就是驅趕年獸,故而稱之為“過年”。

  春節的來曆和習俗是一樣的嗎(大家知道春節的來曆和習俗嗎)(5)

  那麼春節的時候都有哪些習俗呢?我們所熟知有貼春聯、貼福字、挂燈籠、放鞭炮、點旺火、吃年夜飯,在除夕那天,家家戶戶都把舊的門神和對聯清除,然後換上新的對聯和門神,這樣寓意辭舊迎新。而放鞭炮、點旺火這個環節是要從除夕放到大年初五,寓意是“開門爆竹”,紅紅火火。很多地方過春節的時候還要貼窗花、舞獅子,在初一的那天還會穿上新衣,給長輩拜年,長輩也會給紅包以表祝福,初二那天還會走訪親友,聚在一起紅火熱鬧。到了如今,年初這幾天人們的娛樂活動也會很多,一夥親人朋友聚在一起打撲克、打麻将、遊街等。有的地方還有祭祖拜神的活動,以求家人健康平安。但還是很懷念小時候坐在熱炕頭時候的年味,那麼你知道過春節的時候還有哪些習俗?

  春節的來曆和習俗是一樣的嗎(大家知道春節的來曆和習俗嗎)(6)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