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科技

 > 智能健康篩查機器人準确嗎

智能健康篩查機器人準确嗎

科技 更新时间:2025-05-21 11:19:26

  來源:【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

  1月30日,在廣州市市委宣傳部的指導下,嬰幼兒視功能損傷早期篩診手機智能系統成果(“Early detection of visual impairment in young children using a smartphone-based deep learning system”)發布會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舉行。

  該系統創新性地将智能手機轉化為嬰幼兒注視行為誘導及數據采集平台,通過播放一段3分鐘的動畫視頻吸引嬰幼兒保持注視,可以實現對嬰幼兒注視習慣和行為模式的實時捕捉

  智能健康篩查機器人準确嗎(林浩添教授團隊研發手機智能篩查系統)(1)

  圖為利用智能手機早期篩查嬰幼兒視功能損傷場景

  研發團隊前瞻性采集來自3652名嬰幼兒的超過2500萬幀注視行為大數據,依托天河二号超算中心部署的深度學習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後台将對采集的高通量視頻數據進行深度分析,早期預警異常注視行為,篩檢嬰幼兒視功能損傷及相關眼病(比如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上睑下垂、先天性青光眼、斜視、視網膜母細胞瘤等超16種嬰幼兒常見緻盲眼病引起視功能損傷,平均篩查準确率超85%。該技術的研發創新嬰幼兒視功能損傷移動智能篩診模式,将極大降低嬰幼兒視功能損傷早期篩診的難度及成本。

  智能健康篩查機器人準确嗎(林浩添教授團隊研發手機智能篩查系統)(2)

  智能手機播放動畫視頻并記錄嬰幼兒注視行為

  據悉,該系統成果是全球首個嬰幼兒視功能損傷手機智能篩查系統,由林浩添教授團隊聯合國内外23家醫院、高校和企業進行醫工交叉協同攻關。該成果已于2023年1月26日在《Nature Medicine》(中科院一區,影響因子87.241)在線發表,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陳文贲博士後、李睿揚博士、徐安迪碩士,上海交通大學俞勤吉博士,體素科技馮奕樂碩士為本文的共同第一作者,為破解嬰幼兒視功能損傷及相關眼病早期篩診難題提供有效技術手段。

  林浩添教授表示,0-4歲嬰幼兒處于視功能發育的關鍵時期。在這個階段發生的眼病如果不能及時幹預治療,很可能導緻患者長達幾十年低視力甚至緻盲,給家庭和社會帶來沉重的負擔。據國家疾控中心數據顯示,全國5000萬0-4歲嬰幼兒中,眼病發病率高達9.11%,早篩早治是提高嬰幼兒視功能預後的關鍵。

  然而,由于此年齡段嬰幼兒尚無法配合現有視功能檢查,大部分檢查手段對于技術人員的專業水平與設備要求高,篩查成本高,效能低,難以作為普篩技術手段普及,據估計造成全國數十萬嬰幼兒因錯過最佳診斷幹預時機而終生低視力。

  因此,革新嬰幼兒眼病檢測及視功能損傷評估手段,開發便捷、有效的視功能損傷普篩技術十分關鍵。

  研發團隊通過長期臨床實踐,發現了一批與嬰幼兒視功能損傷高度相關的異常注視行為模式,并耗時8年,聯合移動醫療及人工智能技術,完成了首個嬰幼兒視功能損傷手機智能普篩系統“理論突破—技術研發—落地轉化—臨床驗證”的研發全生命周期。

  責編:毛圓圓

  本文來自【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僅代表作者觀點。全國黨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發布傳播服務。

  ID:jrtt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科技资讯推荐

热门科技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