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伊姐本人最新動态、參與線下活動,加伊姐eemoviekf06(不閑聊)
文 | 伊姐(周桂伊) 陳夕
最近即将加入暑期檔厮殺的電影中,就有這麼一部令人眼前一亮的作品——《铤而走險》。
電影作為類型片,環環相扣,拳拳到肉,十分過瘾,有媒體已經喊出——“夏天最後一部猛片,你們真的不看嗎”的口号。
大鵬所飾演的劉小俊為了償還賭債,在法律邊緣遊走,他戰戰兢兢開始倒的第一輛車,就遭遇重創——
被一對兇殘殺手兄弟夏西、夏河(歐豪、沙寶亮飾演)聯合狙擊,差點喪命街頭。
一路亡命狂奔,回到車行,瘋狂質疑車行老闆老萬(曹炳琨飾演),卻發現第二重暈眩——
後備箱,躲着一個遭遇綁架的小女孩奇奇。
而小女孩奇奇卻對大人們的内心掙紮與自己所處的危險境地全然不知。她可以被騙來的理由是“帶你去見爸爸”。
一見到劉小俊,她唯一開口懇求的,是劉小俊不要将自己帶去媽媽那裡,因為“媽媽不讓我見爸爸”。
非常明顯了,一個生活在離異、且父母反目的單親家庭的女孩。
《铤而走險》裡,有跑酷、飙車、撞車、擦槍走火。
大鵬的挨打千奇百怪,但拳拳到肉,讓你覺得生疼。
歐豪的跑酷、撞擊,生猛到生疼,亡命之徒的絕望和冷酷,全程緊張。
沙寶亮飾演的殺手哥哥,異常悲壯,他不是壞,其實是弱,讓觀衆感情複雜。
所有的惡意都沖着奇奇而來,但最後,所有的黑暗,都被她慢慢地改變和拯救,那是與暴力截然相反的東西——
她的不設防,她的善意,她的脆弱,她想要見到“爸爸”,這種強烈而單純的渴望。
電影裡讓我最難忘的一幕是,奇奇明明有一次機會,可以順利逃離這個死亡遊戲,但她居然放棄了,理由是——“我要見的不是媽媽,是爸爸。”
觀衆會問,到底是怎樣的媽媽,讓親生女兒都無法忍受?但知道故事的結局後,你會同情這個媽媽——
女性在婚姻裡無法承受的痛苦,把她逼到了對立面,無法忍受丈夫繼續做一個“好爸爸”,隻能接受徹底決裂。 影片中的一個小高潮也展示了奇奇作為一個孩子最純粹的一面:當劉小俊告知奇奇她最終隻能回到媽媽身邊時,奇奇在路邊嚎啕大哭:“你騙人,你是騙子,你說好要帶我去見爸爸的!”
媽媽聽到這句話,也許也會心碎吧?孩子甯願去死,也不願意永遠見不到爸爸。
這也許才是現代婚姻最大的悖論:如果男性徹底傷害、背叛了你,我們還有沒有寬容和能力,繼續讓他做好“孩子的爸爸”?
傳統觀念裡,離異家庭孩子是被同情的對象,因為得不到父母的愛,性格缺失等等。
可是,連熱播的八點檔連續劇都有否認這個錯誤是常識。
《小歡喜》有一集,高考前學校做心理治療,當大家談到自己家庭,老師們才知道班級裡有那麼多都是單親家庭的孩子。這其實就是現實的寫照。
我喜歡這種勇敢,對啊,在北上廣離婚率已經如此高的時代背景裡,白頭偕老是驚喜,中途分離才是常态。
《小歡喜》裡,喬英子就是因為父母離婚後關系不好,母親不讓父親見女兒,對前夫充滿敵意,甚至把他當做自己和女兒之間的“第三者”,導緻女兒安全感缺失,内心始終有陰影,自我否認,才會在高三的壓力下爆發。
心理醫生說:離婚并不是最大問題,父母關系糟糕才是。
因為父母雙方任何一方對對方的否認,在女兒看來,都是對自己的否認。
心理醫生說得很對:“離婚隻能代表你們婚姻的失敗,夫妻關系的解體,但它不能代表親子關系的結束。”
不少網友也稱,看到喬英子,仿佛看到了當初因父母離婚而割裂的親情關系對自己造成的影響:
電視劇的最後,喬英子父母和解了,他們說——“我們已經不是好夫妻了,但努力想做好父母。”
可現實中,多少人可以真的做到?多少人,真的理解責任的意義,是不想做的事,不情願的事,甚至讓你痛苦的事,也要去做,才是責任?
蔡康永在《奇葩說》中提到過的,婚姻當中,“愛”與“責任感”是兩個概念,在愛情之外,“責任就是責任。”
是媽媽的錯嗎?
可是有些父親一開始也許就放棄了“做個好人”的權利。人性複雜,欲望橫流,成年人都懂。
是爸爸的錯嗎?
可是有些時候,媽媽的控制欲的确讓人窒息,越沒有安全感,越想綁架,對方就越想逃離。
總之,讓人最難過的事,最後買單的都是孩子。
《铤而走險》如果從奇奇的視角去看,如此離奇、驚險、瘋狂的綁架經曆,答案隻有一個——
我們成年人可以選擇很多種可能的家庭,但孩子隻有唯一的父母。
乍看《铤而走險》的主創名單,不能不令人佩服導演的勇氣。
主演大鵬,是近幾年賀歲檔的老面孔,由他擔綱主演的多部作品幾乎多為喜劇,是長在觀衆笑點上的男人之一。
但在《铤而走險》,大鵬出場時落寞地埋頭吃火鍋,在煙霧裡因為看不清對面的人而斜歪的嘴角帶有小人物畏畏縮縮的神态,倒引得不少人竊竊私語:“這人誰呀?”
同樣的,歐豪也在《铤而走險》中換了一副面孔。
選秀出身的他在此前作品中總有一種舞台感,當然這種形式感是偶像角色所需要的。
但悍匪夏西稱得上歐豪近年來轉型塑造過的最好形象之一,他目光陰鸷又專一,肆無忌憚開槍以及一氣呵成别槍的姿态都令人為之悚然,甚至一個眯眼都能讓人吓到肝顫。
而發掘了大鵬與歐豪另一面的導演甘劍宇,也是畢業作品就入圍“First影展”的年輕新銳。
作為導演正式畢業後的處女作,《铤而走險》隻用一場巷間追逐戰就展露了他對于動作戲精髓的把控。
大鵬與歐豪在縱深感極強的重慶山路間追逐,兩人之間不拖泥帶水,一氣呵成的互動都令人看得大呼過瘾。
當然,最令人腎上腺素飙升的段落在影片的結尾,劉小俊與夏西之間的決一死戰,兩人在重慶嘉陵江中心的一片孤島對戰,在被暖黃色火光映襯下,有一種港式老片的蒼涼底色。
但在我看來,《铤而走險》更是一部包裹着犯罪動作片外衣的倫理片,而這一點在電影共情能力上自然更為靠譜。
不管是劉小俊在良心與貪念天平之間的搖擺、舞女張茜授意夏濤夏西綁架奇奇的真實原因。都在反複強調一點:
在《铤而走險》中,沒有一個毫無缺點的聖人,也沒有壞事做絕的惡人,所有成年人的一着不慎,都有難以言明的苦衷。
而小女孩奇奇的出現,無疑令影片多了些暖色。不管是奇奇在劉小俊的洗車行塗着關于兩人的塗鴉,還是被劉小俊騙去交換贖金地點時通過名片自己摸索回來,都在細節處展示了劉小俊與奇奇關系的一步步突破。
全片最催淚的,恐怕要屬躺在急救擔架上的劉小俊,看着撲在自己腿邊的奇奇,拿出打火機對當天生日的奇奇說着:“許個願吧!”
事情塵埃落定,能夠搭檔一程,又是何其幸運呢?
隻是真實的人生,也許沒有那麼多綁架和離奇,但情感上的驚心動魄、被原生家庭摧毀的孩子内心的坍塌、成年人不再相信感情後的傾城疲倦......每天都在上演。
《铤而走險》,為的是做個好人,可是,做個好人,真的不易。
0830,帶着問題走進影院,感受猛片的動作炸裂,也感受黑暗中眼淚偷偷流下的沉重,那也是一種冒險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