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八十年代,有一大批女明星随着出國潮,放下光環,離開影壇,登上飛機,飛去美國。
如今三十年過去,這些當年的小花已經都成了阿姨,時光荏苒,在影迷心中,美人的歲月似乎停留在熒幕上。
下面就一起來看看,當年這些女星,如今過得如何吧。
一、張瑜 張瑜1957年出生在上海,在八十年代,張瑜是可以和劉曉慶并列的大衆情人,火遍了全國,《廬山戀》,《巴山夜雨》,《知音》,《雷雨》等等,都是火遍全國的經典。
張瑜還是中國電影史上第一位一年内連獲四冠的演員,包括了金雞獎,百花獎,文彙獎和政府獎。
不過在那個百廢待興的年代,演戲的吸引力,對他們來說并不能抵得住新鮮未知的吸引力。1985年,張瑜也随着出國大軍,前去美國加州學習影視制作。
而早在1984年,張瑜就已經和上海電影制片廠的導演張建亞結婚了,張瑜去了美國後,一直勸張建亞跟着她一起去美國,但張建亞并不想去,兩人就這樣離婚了。
張瑜在美國攻讀了碩士研究生後,卻在美國一直沒有拍戲的機會,所以在1991年,張瑜跑到台灣拍了三年戲。
直到1993年,受到張建亞的邀請,張瑜才有機會回大陸拍戲。從此以後,張瑜又開始在内地拍戲,但是都沒有十年前的風光了。
二、陳沖 陳沖1961年出生在上海,畢業于上海外國語學院。
1976年,陳沖出演電影《青春》而嶄露頭角,1980年,就憑借電影《小花》獲得百花獎最佳女演員獎。
陳沖在當年名聲很大,出國也早,但其實她的家族早就有出國的傳統了。
陳沖的爸爸出國留過學,她的哥哥也出了國,她也沒有例外。雖然出了國,但陳沖一直在演戲,1988年,憑借電影《末代皇帝》獲得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影片在内的六項大獎,如今也是金像獎的評委。
而陳沖這個人除了出名,也有不小的争議,當年去美國之後,便深受美國的影響,在1985年,陳沖被邀請參加春晚,結果在台上說了“你們中國人”這樣的話,引起了觀衆的熱議。
陳沖表演後自然是回去接着潇灑,而當年的導演黃一鶴就要承擔一切了,當時黃一鶴的想法就是“當時我都不想活了”。
陳沖雖然遠在美國,但一直活躍在中國的熒幕上,1994年,獲得了金馬獎,1997年,憑借天浴拿下了柏林國際電影節和金馬獎的多項大獎。
當年這部電影的女主角是李小璐,李小璐也由此獲得了金馬最佳女主角,但是也是因為這部電影,李小璐後來都表示再也沒見過陳沖了。
因為影片裡有一些裸露的戲份,李小璐不願意拍攝,結果最後陳沖補拍用替身并放到電影裡,可把李小璐給得罪了。
不過如是種種,如今陳沖依然還在演戲,事業也很有成就,是當年出國潮的女星裡,混得算是很不錯的。
三、殷亭如 殷亭如1955年出生在上海一個高級工程師家庭,1977年她考入了上海第四師範學院,畢業後被分配到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學當音樂教師,1980年,她考入了上海音樂學院進修班。
1981年,殷亭如首次登上熒幕,後來又陸陸續續拍了一些影片。
1985年,殷亭如自費到美國留學,一開始考進了紐約州立大學,後來又考到了俄亥俄大學。
1987年,殷亭如決定定居美國,嫁給了一位美籍華人,她的丈夫曾在IBM擔任工程師,後來開了醫藥公司。
可惜的是開醫藥公司,殷亭如的丈夫卻在2003年去世了。
丈夫沒了,殷亭如郁郁寡歡,最後在2017年病逝,享年62歲。
四、陳烨 1955年,陳烨出生在上海,高中畢業後,陳烨被分配到農場工作,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陳烨被上影廠《難忘的戰鬥》攝制組選中,飾演一位女戰士,由此出道。
陳烨在八十年代不算多出名,但演過的戲還是挺出名的,她出演過李翰祥執導的三部關于慈禧的電影,《火燒圓明園》、《垂簾聽政》、《一代妖後》,陳烨在裡面飾演善良溫柔的慈安。
1986年,陳烨自費到美國留學,在赫斯頓大學學習戲劇。
畢業後,陳烨嫁給了一位美國律師查理·佛斯特,生了兩個混血兒子,沒有接着拍戲,過得很幸福。劉曉慶和張藝謀去美國時,經常會去探訪陳烨。
五、李芸 1963年,李芸出生在上海,畢業于北京電影學院,她出生在一個演員家庭,父親,繼母,伯伯都是上影廠的演員。
所以李芸進入演藝圈也是順其自然的,念二年級的時候就拍了電影,1985年,她主演了電影《夜半歌聲》,電視劇《在水一方》。
1988年,李芸去了美國結婚生子,不過在1995年後,李芸又回來拍戲了,參加了《上海一家人》,《溫柔陷阱》,《重案六組》,《乾隆王朝》的拍攝。
六、嚴曉頻 1965年,嚴曉頻出生在上海一個藝術家庭,和李芸一樣,家人也是做演員的。說來也巧,嚴曉頻在《在水一方》中演過朱詩卉,而演過《在水一方》的李芸也是出身于藝術家庭,也出了國。
1989年,嚴曉頻陪着丈夫一起到美國讀書,她在美國一邊讀書,一邊在當地的華語電視台做主持人,以此補貼家用。
那時候,《北京人在紐約》劇組正好到美國拍攝,嚴曉頻去見了老朋友姜文,結果一下子被鄭曉龍導演看中了,出演了郭燕這個角色。
《北京人在紐約》火了之後,嚴曉頻也和丈夫回了國内。
這些年來,嚴曉頻一直在拍戲,像《潘作良》,《錦心似玉》、《八九不離十》,《我的父親焦裕祿》等等,幾乎每年都有産出,有家庭有事業,又不是大紅的人紅是非多,過得也是比那些銷聲匿迹的舒坦多了。
七、王姬 1962年,王姬出生在北京。
1976年,王姬進入解放軍文工團工作,不過她第一次拍戲,是香港公司的《塞外奪寶》,也是因為這次經曆,她才決心考正規院校,原本是要考北電和中戲的,結果考進了北京人藝,和宋丹丹成了同學。
1985年,王姬在北京電視台主持節目《家庭百秒知識競賽》,但并沒有做久。
1987年,王姬決定離開北京人藝到美國闖蕩,先是在肯塔基大學附屬的語言培訓中心學英文,然後又去洛杉矶補習,經曆一番周折,才進入了加州大學洛杉矶分校世界藝術。
1989年,王姬畢業了,可生活并沒有改善,隻能每天都去打工,那時候王姬有男友,但是男友高峰拿不到簽證去不了美國,兩人被迫分開了三年。
直到1991年,男友去了美國後,開了一家公司,兩人結婚生活才逐漸安穩下來。
1993年,兜兜轉轉,王姬還是回了大陸,這次還真是回對了,她被推薦成了《北京人在紐約》的主演,電視劇在國内走紅後,王姬決定回國發展了。
而當年拍戲時王姬還懷着身孕,奮力拍戲的後果就是,肚子裡的寶寶發育出了問題,王姬的兒子智力出了缺陷,這也成了王姬永遠的痛。
從1997年開始,王姬幾乎生活大半都在内地,一直有在拍戲,她的女兒高麗雯也出道當演員了,背靠母親,資源還算不錯。
八、張偉欣 1956年,張偉欣出生在黑龍江,她的母親是俄羅斯人,所以張偉欣是一個混血,她的女兒是如今著名的話題人物李小璐。
1979年,張偉欣考入中央歌舞團,1982年,她在故事片《飛來的仙鶴》中飾演芭蕾舞演員白鹭,影片公映後受到好評,張偉欣也由此出名。
不過成名後的張偉欣也沒有留在國内,八十年代末,張偉欣也随着出國潮去了美國。不過在美國待了幾年後,張偉欣也回國了,偶爾也在影視劇裡過過瘾,比如2007年的《奮鬥》,她就飾演了陸濤的媽媽林婉芬。
九、羅燕 1957年,羅燕出生在新疆,她的父母都是新疆大學的教授,因為找不到會說普通話的保姆,羅燕出生後六個月,就被送到上海,跟着外公外婆。
1977年,恢複高考後,羅燕考入上海戲劇學院,畢業後,她被分配到上海人藝工作。
1983年,因為電影《女大學生宿舍》,羅燕走紅,還得到了百花獎的提名。
1986年,羅燕赴美留學,剛到美國時,日子過得很苦,一邊打工一邊學習,考入波士頓大學,攻讀研究生,并成功去了美國洛杉矶戲劇中心制作部學習。
結果沒過兩年,戲劇中心倒閉了,羅燕無奈之下,又開始做銷售,結果一幹就特别出色,成了公司主力,大賺了一筆。
于是在1994年,羅燕在上海開了公司,開始自己制作和發行節目。
1996年,羅燕購買賽珍珠的作品《庭院裡的女人》,完成改編和制作。
緊接着,羅燕與美國環球電影開始全球發行權的談判,并簽署合約,經曆種種,成功制作了影片并交給環球電影發行,羅燕也成了第一個在好萊塢八大公司擔任主制片和編劇的華人。
看了這麼多八十年代當紅女星的發展史,仿佛也看盡了這些年的變遷。那個年代,似乎每個人心中都有躁動因子,當然也不是每個人都能混出頭來,而這些女星們,幸運的至今仍活躍,也有的早就銷聲匿迹了,或許記得他們的觀衆也越來越少了,這是時代的必然。
這麼多位八十年代女明星,有沒有你認識的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