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課堂】部編語文三年級下冊課文9、古詩三首(圖文解讀)
課文知識點
一、生字組詞
舊jiù(懷舊、舊事、念舊)
符fú(符号、相符、音符)
欲yù(食欲、欲望、欲罷不能)
魂hún(靈魂、鬼魂、魂不守舍)
借jiè(借口、借書、借錢)
酒jiǔ(白酒、紅酒、米酒)
何hé(何時、何地、何苦)
牧mù(牧童、牧民、牧場)
兄xiōng(兄弟、兄長、師兄)
獨dú(單獨、獨自、獨立)
異yì (異鄉、異地、奇異)
佳jiā(佳節、佳音、佳作)
二、多音字
行háng(銀行)xíng(不行)
少shǎo (少人)shào (少年)
三、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 晚号半山,封荊國公。漢族。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改革家。他主寫散文,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杜牧:(803-852)唐代詩人。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人們把他和杜甫并提,稱他為“小杜”,稱杜甫為“老杜”。精通兵法,有政治才能,詩文都寫得很好,詩以七絕最為出色。與李商隐齊名,世稱“小李杜”。寫詩喜歡評今論古,抒發軍事、政治見解。他有不少描寫山水風光的小詩,名朗秀麗,清新自然,深受讀者喜愛。
王維:(699-759)字摩诘,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通音樂,工書畫。他是唐代山水田園派的代表。其詩、畫成就都很高,蘇東坡贊他“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尤以山水詩成就為最,與孟浩然合稱“王孟”,晚年無心仕途,專誠奉佛,故後世人稱其為“詩佛”。
四、問題歸納
1.《元日》這首詩寫的是哪個傳統節日?寫出了什麼樣的節日情景?
這首詩寫的春節。寫出了一片喜慶,人們放鞭炮、喝屠蘇酒、貼新對聯歡度春節的情景。
2.《清明》這首詩寫的是哪個傳統節日?寫出了什麼樣的節日情景?
清明節。雨紛紛而下,在外不能回家掃墓人想借酒澆愁,恰巧碰到牧童指點去杏花村的情景。
3.《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首詩寫的是哪個傳統節日?寫出了什麼樣的節日情景?
重陽節。登高望遠,遙想家鄉兄弟們插了茱萸也在思念自己的情景。
4.我國還有哪些傳統節日,這些節日是什麼樣的情景?
我國的傳統節日還有元宵節、端午節、中秋節、七夕節……元宵節人們挂上各種燈籠,會猜燈謎,煮元宵吃;端午節人們會做鏡糕、吃粽子、賽龍舟,門上插艾草、沙棗花等;中秋節一家團聚,烙月餅,看月亮……
五、課文主題
《元日》是北宋政治家王安石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這首詩描寫新年元日熱鬧、歡樂和萬象更新的動人景象,抒發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充滿歡快及積極向上的奮發精神。
《清明》這首詩描寫清明時節的天氣特征,抒發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緒和希望。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詩寫異鄉異土生活的孤獨凄然,因而時時懷鄉思人,遇到佳節良辰,思念倍加。遠在家鄉的兄弟按照重陽的風俗登高時,也在懷念自己。詩寫出了遊子思鄉懷親之情。
六、課後習題
這三首詩分别寫的是哪個傳統節日?寫出了什麼樣的節日情景?
《元日》主要描繪了春節人們放爆竹、暢飲屠蘇酒、用新桃換舊符等熱鬧場面。
《清明》描寫了清明節美麗又凄迷的江南春雨圖。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描寫了重陽節親人團聚、插茱萸、登高望遠的場景。
圖文解讀
點擊圖片,查看大圖
▼▼▼▼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