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明清時期石獅子算不算文物

明清時期石獅子算不算文物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12 16:07:49

  天安門前有金水橋,橋之南北各安置面南背北、身軀龐大的石獅一對。這兩對石獅是北京最高大的石獅子,高3.4米,它們揚頸低頭、挺胸收腹、肌肉結實,令人覺得兇猛而不惡,且造型優美,湧動着生命的活力,遠看近看都栩栩如生。

  金水橋旁的石獅子雕刻于明永樂十五年(1417年),頭頂十三個疙瘩,按當時規制,是最高等級的石獅。除了金水橋旁的石獅外,北京現存的古代石獅為數不少,年代最早的石獅是唐代的,現收藏于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宋代石獅也有,就在中山公園社稷壇南門外,那裡左右各蹲一隻石獅,體魄雄偉,造型古樸渾厚大方,挺胸昂首,獅頭側歪,嘴張似吼。當然,明清兩朝所遺留下來的石獅就更多了。

  筆者在《北京晚報》曾以“中軸線上尋古獅”、“老北京鐵獅子今何在”為主題,向讀者介紹過北京現存的一些古獅。今天,筆者就來聊一聊造型較為獨特的元代石獅。

  明清時期石獅子算不算文物(曆經歲月洗禮後保留至今)(1)

  白塔寺塌腰石獅
明清時期石獅子算不算文物(曆經歲月洗禮後保留至今)(2)

  大覺寶殿前的雄獅
明清時期石獅子算不算文物(曆經歲月洗禮後保留至今)(3)

  斷虹橋東第4獅
明清時期石獅子算不算文物(曆經歲月洗禮後保留至今)(4)

  斷虹橋東第7獅
白塔寺有兩對塌腰石獅

  蒙古大軍侵入中原後,忽必烈身邊的謀士劉秉忠、道士丘處機等進言道,燕京有連綿西山環抱,且平原遼闊、土地肥沃,實在是一處适宜定都的寶地。經過商讨,忽必烈同意以瓊華島為中心建元大都城。元代建造城池、宮殿、行轅、廟觀等起用了大量的漢族工匠和手藝人,但元代統治者在雕造獅子造型物上并無嚴格管束,工匠們創作造型的自由空間較大,獅子的造型變化自然多姿多彩,生動活潑,一直延續到明代初期。到了明代中期後,門前獅子的造型逐漸規制定型。發展到清代,朝廷賦予門前獅子以等級,匠人雕刻獅子不能越制,隻能在局部和裝飾花紋上有所變化,身上和基座裝飾圖案趨于繁缛。

  唐宋石獅多呈蹲坐式,外形呈三角形構圖。獅子形象鮮明而強烈,體魄雄偉,氣勢非凡,造型趨于寫實,雕工精細,線條流暢,技藝純熟。元代工匠發揮空間大,于是,在北京地區就出現了“塌腰獅子”。白塔寺天王殿前就有一對“塌腰獅子”。

  白塔寺的正名為妙應寺,位于阜成門内大街171号,寺内有元至元十六年(1279年)建成的著名覆缽式白塔。因妙應寺内的白塔莊嚴華麗、曆史悠久,所以百姓慣用“白塔寺”這個俗稱,反而很少提“妙應寺”。

  一進山門是天王殿,面闊三間灰筒瓦大脊歇山式建築,殿前一對石獅,石獅半卧在基座之上,頭向内側。兩石獅對視,腰部伸展下彎,故俗稱“塌腰獅子”。這對石獅造型剛中有柔,整體看身體軀幹部分比例和諧,肌肉起伏表現突出,雄獅龇牙咧嘴,雌獅張嘴吼叫。獅頭鬃毛波浪下垂,臉旁腮邊各有五個發卷,而明代以後的石獅頭頂一般是成排成列的發卷。從石獅成绺的鬃毛,一張一閉的獅嘴,指爪分開的造型及爬卧姿勢等幾個方面看,應為元代雕琢。石獅下部是漢白玉雕花須彌座,從石質到花紋圖案,自然風化程度都與石獅有一定的差别,應該不是原配的,而是從别的地方找來後放置在一起。

  繞過天王殿,來到二進殿堂,稱為“大覺寶殿”,門前高懸“意珠心鏡”匾,殿前是一對元代石獅。寺中說明牌講:這對石獅是1986年征集來的元代石獅一對。《中國石獅造型藝術》一書講:“大殿前元代石獅,北京東城區麒麟胡同出土,雙獅為卧式,轉首對望,毛發散披,脊背彎曲,兩耳後抿,右面的玩球,左面的帶小獅子,與左雄右雌的常規相反。”

  把白塔寺的兩對石獅比較可知,二者都是半卧式姿勢,同稱“塌腰石獅”,造型風格有相同之處。天王殿前石獅與大覺寶殿前石獅相比,不論高、長、寬,前者都略小一些。天王殿前的石獅外觀比較完整,損壞程度略少一些,大覺寶殿前石獅損壞程度比天王殿前石獅要嚴重得多,雌獅的嘴部已被全部砍掉,身上、爪子、小獅、繡球等多處也都有殘損。大覺寶殿前石獅有兩處地方較為特殊:一是基座上刻滿了花紋,花紋中有騰舞的龍,形成龍在石獅之下的場景;二是右為雄獅,左為雌獅,這與天王殿前石獅擺置正相反,與大多數明清時期的石獅擺置也相反。在北京地區,雄獅在右,雌獅在左擺置的,多為元代雕造的石獅。

  斷虹橋上石獅頑皮

  故宮武英殿東側蜿蜒的金水河上有一座單孔石拱橋,稱斷虹橋。專家推測斷虹橋建于元代,是當年元大都的遺物,明永樂年間建皇宮時把它圍擴在内。

  斷虹橋有20根石望柱,每根柱上的雕刻均是上圓下方的蓮花紋座,束腰部一圈寶珠,座頂雕刻着形态各異的石獅,石獅身上還刻有小獅,或一或二,造型生動,活潑可愛,大小共34隻。這些小石獅有胖墩有略瘦;有的前傾有的後仰;有的斜瞄有的直視;有的擡爪呈招呼狀,有的屈腿呈抱小獅态,石獅頭上的發卷貼頭皮或披散腦後;有的腳踩繡球,有的足踏小獅;有的張嘴呈怒吼狀,有的抿唇呈不言狀;有的雙目圓睜呈傲視狀,有的眼睑低垂呈沉思狀;有的兩兩對視,似在相互關照,有的兩兩相對,似在傾吐愛慕;有的張嘴呼喚對方,訴說分别的思念;有的歪頭,似在詢問同伴别來無恙。

  望着這些美不勝收的望柱石獅,又有誰不認為它們是最生動、最美的石獅呢?這些石獅還有一些元代的特征,它們頭頂的獅臉較小,發卷數少,獅的四指爪關節小而尖,與明清兩代的石獅截然不同。

  橋東側第4獅是這群石獅中最特别的一隻,其形象少有,在北京所有古橋望柱石獅中獨一份。這隻石獅呈坐立姿勢,擡頭咧嘴,兩前腿離地,左前爪捂在腹部,右前爪高高舉起,似在頭頂上撓癢癢,面部表情有些悲傷,一副“我就與衆不同”的姿态。

  橋東側第7獅呈蹲坐姿勢,面部和小獅身軀受損,光滑的表面層明顯被損壞,加快了受天然腐蝕的程度,變成現在的狀況。石獅右前肢上有一隻小獅子,調皮得像蜘蛛一樣攀爬在大獅身上,生動可愛,這在其他地方很難看到,說明雕刻的工匠在制作時,可以根據石料的情況,随心所欲地創作。也表明元代統治者管控雕刻工匠的創意方面并不十分苛刻。橋西側第7獅挺胸蹲坐,頭小頸長,披肩螺發卷,雲紋雙耳,眼朝兩側,張嘴含舌,下巴兩撇長須髯,胸前雕花绶帶挂一銮鈴(毀壞)二纓穗。四肢短粗,指粗爪尖,形态自如。

  斷虹橋的石獅因其雕工精美而沒有被後人拆掉,經曆了幾百年,完整地保留到了今天。

  明清時期石獅子算不算文物(曆經歲月洗禮後保留至今)(5)

  “足踏銀錠”塌腰獅
明清時期石獅子算不算文物(曆經歲月洗禮後保留至今)(6)

  元聖宮雌獅
腳踏銀錠獨一份

  北京石刻藝術博物館設在真覺寺内,多年來收集北京地區各類石刻品,其中有一些是元代的石獅。

  元代時,比較講究的房主會在房屋寬大的基座四角上放置地角獅,人們認為此類瑞獸有鎮宅功能,也可美化裝飾、顯示權貴。石刻藝術博物館所收藏的地角獅呈彎曲趴卧姿勢,方嘴龇牙,須紋飄逸,雲頭鼻子,圓眼直視,雙耳後翻,發卷數少,身上無任何裝飾物。大獅旁有三隻小石獅,撒嬌悠閑,生動可愛。據介紹,此地角獅是從北京明代城牆旁舊房屋的遺址出土的。

  博物館内藏有元代特征的“足踏銀錠”坐立獅和塌腰獅。在獅子足下放一缺邊圓餅的“銀錠”物,是元代石獅特點之一,寓意金銀貴重,身份高貴,到了明清兩朝,獅子足下便無“銀錠”物,而變成了繡球和小獅子。“足踏銀錠”坐立獅的獅頭前伸,癟腦門,棗核眼,方嘴前凸龇牙,頭後卷毛托尾排列整齊,胸前绶帶雕小花環挂一銮鈴和四纓穗,兩肋有長長的肋骨紋,尾巴粗大,尾端大穗花,前腿有麒麟铠甲紋,四指爪小而圓尖,形如蒲扇。石基座上有精美花紋,平面部分已磨損無紋。

  “足踏銀錠”塌腰獅是在雍和宮附近元代房屋遺址出土的,石獅灰白石質,半卧塌腰姿勢,粗脖子方腦袋,半張嘴龇牙,下巴一排須髯,圓眼三撮朝天眉,圓筒耳向後,雕花绶帶上環挂三銮鈴和四纓穗。獅子身體下卧,臀部較小,後腿肌肉也不夠發達,尾巴從右後腿穿插而過,甩出一大尾穗。右前腿足下一“銀錠”,銀錠餅下盤绶帶紋。獅身和前腿有斷裂痕迹,但長方基座上并無圖案,屬于典型的元代地角石獅。

  海澱區陽台山有座著名的古刹,名為大覺寺。該寺始建于遼鹹雍四年(1068年),初名清水院,明朝正統年間耗銀數十萬兩擴建,改名大覺寺至今。

  大覺寺山門内古柏樹下石橋前有一對石獅,所處位置較為明顯,卻并未受到人們的重視。這對石獅的雕造年代不詳,但有元代石雕特征。兩石獅均為蹲坐姿勢,各自歪頭向内側,雄獅從眼下到鼻、嘴都被人為損壞,現隻有損壞的“傷口”似張大嘴。雌獅方嘴前凸,嘴、鼻、眼部分被人為損毀,比雄獅的“傷”輕一些,下巴兩撇須髯,頭後發卷數量偏少,雙耳向後翻,胸前绶帶雕小花紋,環挂一銮鈴兩纓穗,四指爪成圓爪不鋒利,粗尾巴前甩盤繞在後腿間。雌獅左前爪下的小獅不是仰面朝天嬉鬧,而是趴卧在地上向内側歪擡着頭張望,嘴裡好似喚母,雙眼似哭狀,神态悲哀,整個石獅雕刻古樸,裝飾花紋簡潔。

  石獅與石基座不是一種石料,石質明顯不同,石獅的身軀石質偏青灰色,石質粗一些;而基座的石質石色偏白,顆粒相對較細。石獅的基座上用凹槽方法把石獅的身軀鑲嵌在一起,并不是一起雕鑿的。從自然風化的程度看,基座上的雕刻錦鋪绶帶棱角比石獅身軀上的绶帶花紋棱角要好得多,這說明石基座比石獅雕刻雕造的時間要晚一些年,但基座的雕鑿也有百年以上的曆史。整座大覺寺曆史遺留下來的古物不少,這對古石獅也算其中之一。

  驸馬府前石獅左雌右雄

  除了白塔寺的石獅外,岩上村也有一對左雌右雄的石獅。岩上村位于房山區南尚樂鎮東部,村莊地處房山石窩盛産漢白玉石的地區。岩上村有一對元代石獅,石獅由青白石雕刻而來,形态為塌腰趴卧,兩獅頭各自向内轉頭,相互對視。石獅後鬃發飄逸,兩頰各有發卷,圓珠眼直視,飄卷雲紋眉,塌鼻子,雌獅嘴大張,而雄獅是緊閉嘴唇,外露兩顆獠牙;胸前淺雕花绶帶圈,背部花結飄帶,绶帶上挂一銮鈴四纓穗;尾巴朝内側前甩穿過後腿,四指爪尖趾。石獅雄雌的擺放與明清兩代的石獅相反,左側為雌獅,雌獅頭部較完整,兩前腿底座斷裂,很多凸起的部位被損壞,右前爪殘斷成半截,下邊的小石獅也被毀得隻剩一點痕迹;右側為雄獅,石獅頭部風化損毀嚴重,隻能看清大概輪廓,前爪下雕花繡球,部分雕花紋已風化脫落,繡球挂飄柔綢帶後拖與獅尾巴鉸鍊一起,底座雕刻薄而精細。

  這對石獅原是村中驸馬府門前之物,因驸馬府後繼無人,房屋年久坍塌,院落荒廢,院落被當作房基地分給村民蓋住房,石獅一度搬到村委會門前了。

  筆者聽當地百姓講述了驸馬府的故事。元代大都城有位官員叫張弘範,河北定興人,在元初是一員大将,官職平章,曾随元軍南征到長江以南作戰。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以都元帥一職率軍南征福建、廣東,閏十一月在廣東海豐五坡嶺俘南宋宰相文天祥,并參與過勸降和殺害文天祥。南宋滅亡後,張弘範回到北方。張弘範有個兒子叫張規,與皇帝的女兒結婚成為驸馬。張規和公主住在皇宮裡,時間一長,張規總感覺不自由,心情煩悶成積。一天張規出宮不回,四處遊逛,來到房山岩上村,看到這裡山水清秀,就住了下來。張規的出走,使全家人不安,派人四處尋找,就是見不到人影。過了好長時間,有人報稱,發現張規住在房山岩上村。宮裡馬上派人去勸張規回家,苦口婆心地勸了幾天,可張規執意不回,非要住在岩上村。來人不得已隻能回大都城交差,皇帝知道此事後,不但沒有責怪張規,反而下令撥款在岩上村建造幾層院落的驸馬府。當年驸馬府院落建築得十分豪華,在房山這一帶都是數得上的,張規全家也從大都城搬到房山岩上村居住。青白石雕刻的石獅就是那個時期添造的,因為此府是娘家出資建造的,也稱“娘娘府”。

  老百姓的故事是老輩人傳下來的,是真是假難以分辨,但“元代平章張弘範”确有此人。

  明清時期石獅子算不算文物(曆經歲月洗禮後保留至今)(7)

  岩上村雌獅
元聖宮有隻“纏足”雄獅

  北京順義區境内有個地方叫牛欄山,曆史悠久的元聖宮就在牛欄山旁。元聖宮曾經是北京北部地區最大的一座道教廟宇,據《北京市順義縣地名志》講:“元末明初的古建築群——元聖宮,舊稱真武廟。”元聖宮有四層殿房一院落,供奉真武大帝。明萬曆元年(1573年)唐縣郭仲金捐資大修,遂留有明代“元聖宮”石刻碑記,清代及民國時期亦有修葺。

  上世紀五十年代,元聖宮被改造成學校,現是順義區牛欄山第一中學的圖書館。門前有一對石獅,為漢白玉石連座整體雕刻而成,石獅雕刻造型較随意,不拘謹,胸前绶帶較細且無花紋。這對石獅很有特點:身軀與頭部的比例二比三,大頭側歪,蹲坐姿勢,後腦發卷排列延長;臉上部是雲頭鼻、望天眼、耳靠後、卷卷眉、無腦門,看着都“擠在一起了”;嘴特别大,幾乎占了臉的二分之一,而且是雄獅張大嘴,雌獅卻龇着兩排整齊的牙,一張一龇塑造出石獅的特點。雄獅四肢看上去較為細小,爪上還戴上了圓箍,戴圓箍的獅腳可能“發育”受到影響,前腿不像獅腿,倒像是豬腿。這種造型有點讓人聯想到古代的“纏足”,按舊時封建審美觀,女人小腳被認為是“美”的象征,可為什麼讓石獅也“纏足”,而且隻有雄師是“纏足”?實在是不得其解。

  雄獅嘴中還含着一條錦帶,上刻浮雕團絨花,錦帶長長地拖到地上。明代以後比較有代表性的石獅,雄獅爪下繡球周圍及錦鋪基座上有绶帶,一般都以素綢緞造型上下纏繞,表示權力的象征,這隻雄獅口含雕花錦帶而不是绶帶,不知有何寓意。雌獅的大嘴把眼和眉擠成一條線,前腿前圓後方,很有特點,爪下小獅四爪朝天,下部是連珠束腰仰覆蓮須彌座。從石獅的特點和自然風化的程度看,石獅細紋棱角的地方磨損一般。

  北京的石獅留存不少,不同朝代的石獅均有鮮明的藝術特點,元代石獅也是如此。在遊覽之時,仔細觀察這些石獅的特點,能了解那個年代的雕刻工藝和人們的審美觀念。

  (原标題:元代石獅子 長相趣多多)

  來源:北京晚報 作者:梁欣立(文中照片均為梁欣立攝影)

  流程編輯:u01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