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沂水泗水及下邳大城考證
邳州市岔河鎮人民政府 解汝祥
摘 要:邳州,古稱徐州、下邳、淮陽軍、邳縣,等等。《竹書紀年》記載戰國時期下邳城是之前的徐州城,出土文物佐證該記載。《水經注》記載下邳有三城,并詳細記載下邳大城和下邳中城地理曆史信息,明确記載下邳大城位于沂水和泗水交彙處,下邳中城位于沂水和小沂水分流處。因此,考證邳州古沂水和古泗水河道,确認下邳大城位置,對挖掘徐州曆史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下邳 沂水 泗水 下邳大城 考證
江蘇省邳州市,現為徐州市下轄縣級市,位于蘇魯兩省交界處,古稱徐州、下邳、下邳郡、下邳國、淮陽軍,等等。
《三家注史記·卷三十三》載:“十九年,楚伐我,取徐州。【索隐】……又《紀年》雲:‘梁惠王三十一年,下邳遷于薛,故名曰徐州。’”[]《竹書紀年》是記載下邳最早文獻,明确記載下邳之前名字是“徐州”。劉邦平定天下,漢初封韓信為楚王,都下邳;後置東海郡,地屬徐州刺史,下邳為其縣;東漢明帝置下邳國,後置下邳郡;漢末下邳為徐州牧、徐州刺史部駐地;曹魏時期下邳大城也是徐州牧和徐州刺史部所在地;西晉時複置下邳國,為徐州刺史部;358年六月,徐州刺史荀羨把下邳行政中心遷徙到岠山東南;北周大象元年(579年)下邳郡廢,改為邳州。
确定古下邳,必須考證下邳縣故城位于何處。幾乎所有古籍都記載下邳縣位于“沂泗之會處”,那麼确定邳州古沂水河道與古泗水河道就能确定下邳縣故城位置。
國内現存著名地理典籍是《水經》,北魏時期郦道元為其作注,是為《水經注》。《水經注》雖然不是十分準确,但它補充了《水經》不足,是中國古代最全面、最系統的綜合性地理著作。本文主要以《水經》和《水經注》有關沂水和泗水的記載為依據逐一展開考證。
正确解讀《水經》和《水經注》必須分清二者成書年代及該時間段下邳城遷徙情況。
《水經》作者曆來說法不一。《隋書·經籍志》載:“《水經》三卷郭璞注。”《舊唐書·經籍志》改郭璞“注”為“撰”。而《新唐書·藝文志》稱為桑欽撰。《四庫全書總目綱要》稱:“觀其《涪水》條中,稱廣漢已為廣魏,則決非漢時;《鐘水》條中,稱晉甯仍曰魏甯,則未及晉代。推文尋句,大概三國時。”《水經注》刻本中有“漢桑君長撰,後魏郦道元注。”據此可以确定《水經》作者為桑君長,其生活年代應在東漢末年至曹魏時期。假使《水經》作者是郭璞(276年—324年),根據《水經注》記載,下邳小城遷于東晉荀羨(322年—359年)和郗昙主政下邳時。郭璞離世時荀羨隻有2歲,則《水經》記載的“下邳縣”隻能是三國時期下邳縣,不會是荀羨所治“下邳小城”。
《水經注·泗水》注解了下邳三城曆史信息,卻僅注解“下邳縣”(下邳大城、下邳縣故城)地理信息;而《水經注·沂水》注解的僅是“良成縣”地理曆史信息,并沒有注解“下邳縣”信息。這是正确解讀《水經注》的關鍵。
一、下邳古沂水河道考證 《分篇水經注·沂水》載:“又東,過襄贲縣東,屈從縣南西流。又屈南過郯縣西。……又南過良成縣西。又南過下邳縣西,南入于泗。春秋左傳曰:‘晉侯會吳子于良,吳子辭水道不可以行,晉乃還’是也。地理志曰:‘良成,王莽更名承翰矣。’沂水于下邳縣北西流,分為二水。一水于城北西南入泗。一水迳城東屈從縣南,亦注泗,謂之小沂水。水上有橋,徐、泗間以為圯,昔張子房遇黃石公于圯上,即此處也。建安二年,曹操圍呂布于此,引沂泗灌城而擒之。”[]文中粗體字為《水經》原文。根據該記載可知,古沂水在襄贲縣南向西流,然後流經郯縣西,又往南流,經良成縣西,最後流過下邳縣西,注入泗水。
考證古沂水河道,首先要明确襄贲縣在哪裡,其次要确定郯縣西指的是哪些地方,再次要明确良成縣地理位置,最後确定下邳縣西。
(一)襄贲縣的确定。 襄贲縣即今蘭陵縣長城鎮,該鎮樹有“襄贲古縣”标志碑。因此,古沂水在蘭陵縣長城鎮區南向西流是确定無疑的。
通過實地調查,長城鎮區南隻有一條東西走向古河道,當地人稱之為“沙河”、“運糧河”。該河道東起長城鎮西林村東北邳蒼分洪道西偏泓,老河口在318省道西偏泓大橋南約100米處,1958年西偏泓在該處改道向南流。而邳蒼分洪道西偏泓上遊現稱武河,其源頭在郯城縣李莊鎮王沙溝村北沂河“江風口分洪閘”,即曆史上沂河在江風口分洪閘處被人為封堵,沂河被改名為武河。
郯城、蘭陵、羅莊等縣區有民諺,“開了江風口,水漫蘭山走。淹了二郎廟,捎帶四大哨。”意思是沂河在江風口被沖開,河水會把下遊的蘭山淹沒;并且能淹沒東哨、西哨、南哨和北哨等村,也能淹沒二郎廟。根據民諺分析,江風口應為“江封口”,證明該處沂水是在《水經注》成書後某一時期被改道了,而在此處“築堤封江”。民諺中蘭山是唐代蘭山縣治所在地,表明該地在唐代就有古河流經。
沂水在長城鎮東官莊南、西林西與燕子河交彙後西流,繞經長城鎮“公林”東南後再向西流,過長城鎮動植物檢疫站南,向西偏北流向沙園北,該檢疫站南現有東西走向排水溝即是沂水故道。
(二)郯縣西的确定。 沂水故道在長城鎮沙園和西王莊間河形明顯。沙園位于長城鎮區西南,西王莊在沙園東北方向。該處地表明顯低于南北兩端,夏秋多雨季節依然為排水通道。該處地表下沙層深厚,因郯城、蘭陵、邳州境内僅沂河有大量河沙,證明該河道應是沂水故道。
沂水經沙園西北,在李宅西與東泇河東支彙為一水,南流經戶莊東南,在界坊西北與汶河交彙,進入邳州市北界。
沂水無論新、老河道都不流經郯城縣城,其河道在郯城縣北部約30千米劉道口轉向西南,而長城鎮南沂水故道在郯縣故城西北約30千米處。因郯縣故城在今郯城縣城區北部,則沂水“過郯縣西”隻能是“過郯縣轄區西”,而不是郯縣城西。現長城鎮西南沙園、李宅、界坊等村1947年前屬郯城縣轄區,這就明确了沂水流經“郯縣西”的範圍界定。
自西林東北沂河改道處至界坊北蘇魯交界處,沂水大緻為東西走向,河道長約12千米。
(三)下邳縣北确定。 沂水與汶河交彙後進入邳州市四戶鎮“西大道口”村北,西南流向“大墩子遺址”。大道口彙聚了沂水、汶河和東泇河諸水,是邳州境内“四口”(大道口、泇口、徐塘口、直河口)中最北水口,該處至大墩子遺址沂水河道為東西走向,長約2千米,與《水經注》記載的“沂水于下邳縣北西流”吻合。沂水在西道口北現有數十畝低窪地,稱“江汪湖”,是四戶(湖)鎮“四湖”之一。
大墩子遺址是江蘇文明發源地之一,為北辛文化遺址。遺址北約300米有一面積近20畝小墩子,小墩子東約500米有一水塘,當地村民介紹,上世紀九十年代村民在此取沙,挖出古船及其他文物,證明該處就是沂水故道。
沂水在大墩子遺址西北與北來的宋溝彙為一條河道,轉向南流至鳳凰莊,兩河交彙處現有河閘遺址。
沂水在鳳凰莊北原有東西向古石橋一座,地方志記載為“康濟橋”,今河道改道西流,古橋已被水泥道路占用。其南約500米有鳳凰莊西灘遺址,該遺址為大汶口文化遺存,為邳州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康濟橋南有一畝見方水塘,為村民建房取土所挖,地表土層厚不足一米,之下為河沙,多年前有村民在此挖出古船、石斧、鐵斧、鹿角等文物。
沂水在鳳凰莊向西南流,經崗子村委會東,南下約300米,轉向西南流。經小崗子西南,至宋家北轉向西流,此處有楚墩流來汶河分支彙入,現有河閘遺址。沂水在石蘭村東分為兩支:南流河道為宋溝,西流河道為沂水,沂水在良璧西北與西泇河交彙。
(四)良成縣的确定。 《後漢書·李賢注》載:“良成,縣名,屬東海郡,故城在今泗州下邳縣北。”[]李賢考證良成縣在唐代下邳縣北部,與《水經注》記載的良成縣在下邳縣北部一緻。
良成縣即岔河鎮良璧。沂水自長城鎮南至梁王城遺址之間,良璧是唯一有古城遺址的村落,良璧村名發音“良邳”,該村是邳州地名有“良”和“邳”唯一千年古村。良璧村北古河民間稱運糧河、沙河,民國前該河北有天齊廟,南有興化寺。該地流傳“先有河南興化寺,後有河北大天齊”,意思是興化寺(院)建造時間早于天齊廟。《邳志補·卷二十一》記載天齊廟建于元初,興化院建于金時(1201年)。
(五)小沂水河道确定。 據筆者實地勘察,小沂水是一條獨立河道,其在邳州境内大墩子遺址至石蘭河段與沂水共用。狹義小沂水就是宋溝,小沂水上遊來自蘭陵縣“東泇河”,東泇河在蘭陵縣龍沂莊南即蘭陵汽車站一帶分為兩支,西支向南流經“曬米城前”,西南流至三合,與汶河、西泇河(陽明河)交彙,蘭陵縣境内稱該河為“運米河”。小沂水在蘆樓北分支,流經趙河灣、朱邑、小湖子、良璧東,南下與西泇河交彙。
東泇河東支流向芙蓉山,在該山西側南流(現河道在芙蓉山東側南流),經官橋、河灣,在李宅與沂水交彙後南流,現稱“老東泇河”,邳州境内稱汶河。
《邳志補·卷六》19頁載:“東泇名汶,又名文(汶、文音之轉),本與艾同源(前志沿齊乘謂出其山。非),至蘭山塔子山下分流。今故道久堙,複自獅子山龍尾莊發源,流入枯渎至三合村,有陽明河水來注,遂為今之泇河。……自城北四十五裡大道口入境,南繞沙灘莊,曆九宮橋,迳四戶圩東,又南過高闆橋,西流抵楚墩橋,又南過羊墩橋,又南微西至岔河圩東,右會小泥河入西泇。小泥河亦自蘭山來,經四戶圩西、大良壁東,介兩泇間,南至岔河合兩泇。府志謂小泥河即魚溝水、岔河即三合村,按《齊乘》所雲,魚溝、三合似在魯境,府志恐非。”文中的蘭山指的是清代蘭山縣(臨沂),塔子山在蘭陵汽車站南。
《邳志補》記載小泥河“泥”方言發音為“沂”,比對良璧村西是西泇河、村東是宋溝、再東2千米是汶河(東泇河),宋溝是介于東西泇河之間唯一河流,則宋溝就是小泥河,該河與《水經注》記載的“小沂水”在良成縣東一緻。
良璧位于沂水和小沂水分流處,從而确定良璧是《水經注》記載的良成縣。
(六)良成縣至下邳縣沂水河道走向。 沂水在良璧西北與西泇河交彙,南流約2千米分為兩支,西流一支即沂水。該河流經季林北、東範墩東南、小石莊東南,西南流向黃樓村“紅旗電站”,在270省道運女河大橋一帶與北來的運女河交彙,之後的沂水河道即“新運女河”,西南流往江溝。良璧村西向南流的河道即西泇河,該河道流至良璧東南與宋溝交彙。
江溝南古河道即沂水,沂水又名“江”,江溝是沂水即“江水”最好注腳。紅旗電站所處位置稱“三江口”,其東之江源于西泇河(烏龍江);東北之“江”就是沂水(黃龍江);北來之“江”為“運女河”。
邳州北部村民稱該河為沙河、運糧河,與蘭陵縣長城鎮村民稱呼該河名稱一緻,證明是同一河道。
古沂水經五聖堂西北轉向南流,當地民諺“三江口緊靠五聖堂”。該處河道上建有五聖堂大橋,沂水南下至梁王城遺址西北交彙于中運河。
270省道運女河大橋至梁王城遺址西北河道長約10千米,該河道是邳州境内現存最完好的沂水河道。良璧到梁王城遺址河道為東北——西南走向,長約15千米,兩地直線距離約13千米。
《說文解字》載:“沂水出東海費縣東,西入泗,從水,斤聲。”呂忱的《字林》也有相同記載。該記載佐證沂水入泗之前河道由東向西流,最終入于南北走向的泗水。
(七)沂水南入于泗位置确定。 沂水河道在梁王城遺址西北交彙于中運河,則邳州梁王城遺址中運河河道就是古泗水河道,沂水和泗水交彙處在梁王城遺址西北。
沂水自郯城縣江風口分洪閘到邳州梁王城遺址西北長約80千米,其中邳州境内長約25千米。
根據《水經注》有關記載可以明确如下事實:沂水自襄贲縣至下邳縣大緻是東北——西南流向;良成縣在襄贲縣西南方位;下邳縣在良成縣西南方位。
沂水流經下邳養育了無數原始先民,邳州境内已發現大汶口文化遺址全部分布在該河兩岸。包括大墩子遺址、鳳凰莊西灘遺址、良璧古文化遺址、梁王城遺址和劉林遺址。
蘭陵縣沂河流域古文化遺址有東高堯遺址、後楊官莊遺址、大城子遺址、南吳莊遺址、小湖子遺址等,還有沂水西側棗莊市台兒莊區陡溝遺址。
可以說,沒有古沂水,就沒有邳州西北古人類聚居區。反之,沒有古人類文化遺址,其附近不會有古河道。
根據文獻記載确定沂水被稱為“江”。《尚書·禹貢》載:“淮、沂其乂,蒙、羽其藝。”證明大禹治理過淮水和沂水,而大禹治水範圍是“四渎之間”,即“東為江,北為濟,西為河,南為淮。”“四渎之間”沒有體現大禹治理過的沂水,而沂水是東部大型河流,表明“東為江”之“江”就是沂水。
二、下邳泗水河道考證(一)泗水在下邳縣位置考證。 《分篇水經注·泗水》載:“(泗水)又東南過下邳縣西。”[]從該記載可以确定泗水流經下邳縣西。上文分析了《水經》記載的下邳縣位于沂水和泗水交彙處,而沂水在梁王城遺址西北彙入中運河,則必須考證該處中運河古河道是不是古泗水。
《明史·志·第十七》載:“峄,府東南。元峄州,屬益都路。洪武二年降為縣,屬濟甯府,後來屬。東南有柱子山,舊名葛峄山,氶水流其下。又北有君山,一名抱犢山,西泇水所出,東南流至三合村,有東泇水自沂水來會焉。又南合武河,彭、氶諸水注于泗,謂之泇口。”[]該地理志明确西泇水、東泇水、武河、彭水、氶水注入泗水。而邳州與峄縣接壤處古河道是伊家河老河道,該河為魯西南地質斷裂帶,河道南現屬邳州市燕子埠鎮和車輻山鎮轄區,南部地勢高,水向北流。北屬棗莊市峄城區和台兒莊區轄區,原來的氶水由北向南流至台兒莊城區西南注入伊家河。
清光緒《峄縣志·卷五·山川下·六十頁》記載:“至運河南岸之水皆北流濟漕,而要以伊河為宗。”該記載伊河俗稱伊家河。而《明史》記載的彭水就是邳州市車輻山鎮境内的引線河(明代車輻山鎮屬峄縣轄區)。光緒《峄縣志·卷五·山川下·六十一頁》記載:“彭河亦微湖支流也,俗名引線河,去城九十裡。自荊山橋西流過汴塘,又東流一小河自西南來注之,又東流入邳州境。”該引線河在車輻山鎮嶽台東注入中運河,入口在梁王城遺址東南約3千米處。
西泇、東泇和武河皆彙入泇河,泇河在泇口注入泗水,泇口在梁王城遺址東南約5千米。梁王城遺址西側古河道上遊來自台兒莊,下遊流向泇口。其上遊諸水“注于泗”,下遊諸水也“注于泗”,則梁王城遺址西側古河必然是泗水。
具體考證如下。
(二)下邳古泗水考證。1.古泗水在戴莊鎮梁王城遺址西。 《分篇水經注·泗水》載:“泗水曆縣,迳葛峄山東,即奚仲所遷邳峄者也。泗水又東南迳下邳縣故城西,東南流,沂水流注焉。”[]從該記載可以确定泗水貫穿下邳縣,流經葛峄山東(東南),再向東南流經下邳縣故城西,則下邳縣故城西泗水來源于西北方向。泗水向東南流與沂水交彙,上文論證沂水在梁王城遺址西北與中運河交彙,則該處中運河古河道就是泗水。
2.下邳縣泗水河道考證。 通過實地勘察,“下邳縣故城”西側泗水老河道上遊在銅山區利國鎮馬山村北,即微山縣韓莊鎮伊家河分水閘處。
泗水河道大緻與伊家河一緻,不同之處是泗水河道在張山子鎮毛官莊北1千米處向東南流,而伊家河是向東流。泗水口至此長約6千米。東南流古河稱行龍河,其河道東南流經武宅子,再到張山子鎮政府東北約500米處轉向東。再向東流約3千米至耿山子南,再向東約2千米為小單莊,河道至該村東,目前尚有河水;再向東南,經單莊東、阚莊、後城西村“月牙橋”,東南流向侯塘。侯塘就是漢代傅陽縣故城,傅陽城就是春秋時期的偪陽城,偪陽故城遺址現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該城為曹操東擊徐州與陶謙初戰之城。泗水在侯塘穿村而過向東北流,通過龍河故道,經澗頭集西北流向顔大橋,該處河道依然存在。
古泗水在顔大橋處與伊家河河道交彙後向東北流,經劉莊、郝樓南,過新河涯,東南流經頓西與伊家河交彙。交彙後向東南過曹樓南,經太平橋東、河上莊,東流與伊家河一緻。由河上莊村名可知,該村坐落于“古河之上”,該古河就是泗水。
顔大橋至曹樓北大橋距離約7.5千米,曹樓大橋東距台兒莊區南閘村距離約7.5千米。古泗水過南閘村流向車輻山鎮黃樓村西,轉向南流,在黃樓遺址轉向東南,經梁王城,流向梁王城遺址南。
古泗水在梁王城遺址西南與沂水交彙,二水合流後東南流往泇口,在大王廟西南與不牢河交彙,東南流至徐塘口,向東流經吳閘、水杉禦景、東方帝景城,至東方運動公園,至此泗水河道依然存在。泗水經泰和家園至廬山路與銀杏大道交叉分兩支:一支東南流,該河道是康熙年間開挖的運河,現稱六保河;主河道在銀杏大道北側東流,至東方名郡東南,過250省道後北流。該處有建秋河,邳州地方志記載建秋河是明萬曆年間的運河。
泗水在桃園耶稣教堂北轉向東流,經高新區圩北、陸營、四王等村,在張圈東流向龍池,當地人稱該河為“漕河”。泗水在龍池東北轉向南流,該河現稱“山河”。泗水南下至窯灣鎮區後南流,過皂河口,在皂河鎮區東北處有睢水彙入,南流後再向東流,經古宿預城南。
《分篇水經注·泗水》載:“又有桐水,出西北東海容丘縣,東南至下邳入泗。泗水東南迳下相縣故城東,……泗水又東南得睢水口,泗水又迳宿預城之西,又迳其城南……今城在泗水之中也。”[]對照《後漢書》,桐水即祠水。祠水即台兒莊區境内茅茨河,茅茨河在梁王城遺址西北的黃樓附近彙入泗水。下相縣故城在邳州市高新區桃園和蔣莊,徐州博物館和邳州博物館目前正在蔣莊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睢水口在駱馬湖西側,宿預故城在駱馬湖西南湖區,郦道元記載該城淹沒在泗水中。
根據《分篇水經注·泗水》可以明确以下事實:泗水來自下邳縣城(北魏時期下邳縣故城)西北,經下邳縣城後向東南流經武原城,再東南流經下相城北,在下相城東向南流,經睢水口後流到宿預城西和城南。則下邳縣故城在葛峄山東南、武原城在下邳縣故城東南、下相故城在武原城東南、睢水口在下相故城東南、漢代宿預故城在睢水口東南。
需要明确的是,泗水過武原城後向東南流,之所以在徐塘口向東流而不向南流,是因為邳州市内地形特征是四周高、東南低,且邳州西部沒有南北流向古河道。邳州城區所在運河鎮及其東南的新河鎮是邳州境内最低窪地區,其地面高程約20米,而邳州南部的議塘鎮地面高程約23米、土山鎮地面高程約25米,則邳州北部客水隻能在徐塘口向東南流。而邳州西南水系是由西南向東北流,彙流到貓兒窩之後再流向駱馬湖。
傅陽城——下邳大城——武原城——下相故城——睢水口——宿預故城構成古泗水下邳段河道,泗水自伊家河分水閘至睢水口長約130千米。
微山湖至邳州梁王城古河道在曆史記載中可窺一斑。清·高晉《欽定南巡盛典·卷三十九》第56-1b頁載:“道禀稱會勘得伊家河,舊有水溝行迹,寬一二丈,深一二尺不等,遂沿河往東南,履勘相度形勢及入運處所,其河身段落自韓莊以西,舊有河形之伊家河,開起至江南之梁旺城入運,計程六十九裡。”邳州原屬江南省,梁旺城即指戴莊鎮梁王城遺址。由此可見,伊家河是在舊有河道基礎上開掘的,開挖前古河道就是泗水。
三、下邳縣故城考證 《分篇水經注·泗水》載:“泗水又東南迳下邳縣故城西,東南流,沂水流注焉,故東海屬縣也。應劭曰:奚仲自薛徙居之,故曰下邳也。漢徙齊王韓信為楚王,都之。後乃縣焉,……城有三重,其大城中有大司馬石苞、鎮東将軍胡質、司徒王渾、監軍石崇四碑。南門謂之白門,魏武擒陳宮于此處矣。中城呂布所守也。小城,晉中興北中郎将荀羨、郗昙所治也。……縣為沂、泗之會也。又有武原水注之,水出彭城武原縣西北,會注陂南,迳其城西,王莽之和樂亭也。縣東有徐廟山,山因徐徙,即以名之也。山上有石室,徐廟也。武原水又南,合武水,謂之泇水。南迳剛亭城,又南,至下邳入泗,謂之武原水口也。”[]
從該段記載可以看出:“泗水曆縣”應理解為泗水經過下邳縣,并貫穿下邳縣境,且其河道位于葛峄山東(東南)。奚仲所遷之城在棗莊市台兒莊區泥溝鎮馬莊村“曬米城遺址”,其西北約5千米有葛峄山,該區域兩漢時期屬下邳縣。
郦道元記載良成縣為下邳中城,證明中城不在大城裡,而是一座獨立城池。“城有三重”應解讀為“下邳城有三座且重名”,即北魏時期下邳縣境内曾經有三座城都稱“下邳城”,并不是一座城有三重城區,城外之城是為“廓”。其中大城位于沂、泗交彙處,漢初為楚王韓信王都,三國時為陳宮所守。即大城建造年代早于韓信為楚王之年的漢高祖五年正月,且該城至三國時依然存在。中城即良成,中城為“呂布所守也”,中城即“昭公十三年秋,晉侯會吳子于良”之城,即下邳中城建造年代早于公元前530年。小城是東晉荀羨和郗昙所遷治之城,即小城建造時間晚于荀羨移鎮下邳的永和八年(352年)。
東晉戴延之《宋武北征記》記載下邳城凡三重,大城周十二裡半,中城周四裡,小城周二裡許。對比梁王城遺址,其城市規模符合該“下邳大城”記載,而良璧古城遺址也符合“下邳中城”記載。“下邳三城”之大城、中城、小城區别在于:一是城市規模不同;二是建城年代不同。
考證下邳大城,我們可以從《水經注》記載中逐一考證,具體考證如下。
(一)葛峄山。 奚仲所遷之地為“邳峄”,而非“邳邑”。峄就是古峄縣一帶,峄縣因葛峄山在其東而得名,峄在葛峄山西北,邳在葛峄山東南。由此可知,葛峄山是奚仲封地核心區标志。
《明史·志·第十七》記載峄縣“東南有柱子山,舊名葛峄山”,因此,峄縣葛峄山才是《水經注》記載的葛峄山。葛峄山在今峄縣故城東南15裡天柱山村。
《竹書紀年》載:“梁惠王三十一年,下邳遷于薛。”該記載表明,公元前339年,下邳由薛國之邳邑遷徙而來,而邳邑在台兒莊區泥溝鎮“曬米城遺址”。應劭考證“邳在薛,徙此,故曰下邳。”[]該記載表明,“邳邑原來在薛國境内,遷徙到這裡,所以叫下邳。”古代地理方位“北為上,南為下。”梁王城遺址在曬米城遺址東南約26千米,故稱為“下邳”。
(二)武原水。 《邳志補卷六·山川》20頁載:“至《水經注》之武原水,以形勢揆之,當即西泇,因經武原城西,故以名爾。若《方輿紀要》謂泇口即古柤口、《一統志》謂泇水即柤水。恐非。”該記載确定武原水就是西泇河。
《齊乘校釋》載:“泇水,音加,俗作去聲讀。泇水有二:東泇出沂州西北其山,南流至卞莊站,東分一支入芙蓉湖,溉田數千頃。湖在沂州東南芙蓉山下,香粳锺畝,古稱‘琅琊之稻’即此;西泇出峄州東北抱犢山,東南流至三合村,與東泇合,南貫四湖,溉田倍芙蓉。又南合武河,入于泗,謂之泇口。”[]由該段記載可以确定泇口為泇河入泗水之處。
康熙版《峄縣志·山川》載:“西泇水:出縣東北抱犢山,東南流至三合村,與東泇合,南貫四湖,溉田數千頃。又南合武河,入于泗,謂之泇口。淮、泗舟楫通焉。”該記載明确泇口是西泇水彙入泗水的地方。
乾隆版《邳州志·河渠》14頁載:“西泇水出峄縣之抱犢山,東南流至三合村,與東泇水合,又有魚溝水亦合于此,故名三合。南貫四湖,又南合武河入于泗,謂之泇口。”邳州地方志也明确記載泇口就是西泇河彙入泗水之地。
乾隆版《江南通志·山川》載:“營河在邳州北百裡,出自沂州抱犢崮,經黃石山、泇口考究泉入運河。”因邳州境内流經黃石山、泇口,且發源于抱犢崮的河道隻有西泇河,因此,營河就是西泇河。
鹹豐版《邳州志·卷四》6頁載:“營河,一名引河,一名汶河。《淮安府志》曰在州(謂舊州)北百裡,自沂州抱犢崮流經泇溝考究泉入武河。今武河已淤,營河入運南流。邬志曰在州西(謂今城),自抱犢崮經蘭、峄入州境,徑黃石山西流,由泇口考究泉入運。此水本入武,今武水改徙艾山東,西南流,而引自入運也……按‘武原水又南合武水,謂之泇水。’此《水經注》本文。其上流艾山河、燕子河、營河,并皆入武,以會于泇,當曰故道。武水實徑艾山之西,西南流,既會泇水。轉而東南抵舊城西,複西南行,乃至于乾溝。今下流既湮,上流又改,舊迹全非。而丁志乃謂今武河即東泇,引河即西泇。參據諸書,東泇與武所出異源,既難強合。惟西泇與營同出抱犢山,而《淮安府志》分列二水:營在州北百裡,泇在州北百五十裡,且營河下明有流經泇溝之文,而泇河下又雲流入營河,則武、營二水并非東西二泇明矣。皆由水經‘南合武水,謂之泇水’之文辭,未分析時勢殊異,難可目識,僅據圖志參考,而辨其大略如此。”該記載表明西泇河與營河實為同一河道,修志人明确“武水實徑艾山之西,西南流,既會泇水”。該河道是西泇河改道前武水老河道,經鐵富鎮大墩村西南黃湖,西南流,一支流向牧豬河,一支流向岔河圩東北與武原水交彙,稱為泇水。而所謂“(武水)轉而東南抵舊城西,複西南行,乃至于乾溝。今下流既湮,上流又改,舊迹全非”記載,與邳州“葛峄山”一樣,不過是後人附會罷了。對比《江南通志·山川》有關記載,“泇溝考究泉”應為“泇口考究泉”。
從《水經注》有關記載可以看出,武原水與武水交彙後河道稱為泇水,則泇水起始點是“武原水和武水終止點”,而泇水終于泇口。武原水與武水交彙處在岔河地涵一帶,交彙後河道稱“泇河”。泇河西南流約13千米到泇口。岔河鎮區的泇河,就是《水經注》記載的泇水,該河是岔河流往泇口唯一河道,并在泇口西南入于中運河。可見,泇水“又南至下邳入泗”的下邳指的是“下邳縣轄區”,而非下邳城。
(三)武水。 武水發源于泰山郡南武陽縣冠石山,冠石山現名柱子山,該山在費縣馬莊鎮西北。武水向東北流,經費縣故城南,東南流向臨沂市區東南,入于沂水。
《分篇水經注·沂水》載:“有治水注之,水出泰山南武陽縣之冠石山。地理志曰:‘冠石山,治水所出。’應劭地理風俗記曰:‘武水出焉。’蓋水異名也。……故世俗謂此水為小沂水。”[]武水在臨沂市區東南入于沂水,至羅莊區黃山鎮文曲山西北從沂水分出,俗語“北涑水,南武水”,其實,此處武水并非涑水下遊,而是沂水支流。武水西南流經蘭陵縣層山鎮大城子南,大城子是後漢武陽縣治所在地,武陽即“武水之陽”,該城位于武水之北。武水西南流向邳州市鄒莊鎮紅圈村,經孟橋、鄒莊、鐵富鎮湯莊,西南流入米灘湖。武水在大墩村東南轉向西流,流向岔河東北與泇河交彙。
(四)陂南。 良璧在元明時期村名為良陂。《邳志補·卷五》14頁載:“良壁,按興化院碑‘壁’作‘陂’。據《齊乘》言:兩泇之旁皆十三陂遺迹,則作‘陂’為正,因舊志作壁,姑仍之。”該記載表明良璧村名在元代是良陂。
《齊乘校釋》載:“《元和志》雲承縣界有陂十三所,皆貞觀以來修立以灌田者。今沂、峄二州,仰泇、承二水灌田,青、徐水利莫與為匹,皆十三陂之遺迹也。”[]該記載表明十三陂遺迹在唐代承縣的承水、泇河兩岸。“陂”有水邊高地之義,邳州西北有十數個帶“墩”字的古村,民間稱“一溜十八墩”,十八墩在唐宋時期屬于“承縣界”,應為十三陂遺址,而良璧為十三陂最南古村。因此,“陂南”是指良璧南,武原水、小沂水與武水交彙處恰好在良璧東南約5千米。
(五)武原城。 鹹豐版《邳州志·卷十九》2頁載:“武原城去今城十五裡,漢縣屬楚國,後漢屬彭城國。晉宋因之。……東魏武定八年複寘武原郡,後周郡縣俱廢。《水經注》‘武原水出武原縣西北,迳其城西’,今基址猶存。”鹹豐年間邳州城在今邳城鎮,泇口鎮在其城西十五裡,修志時武原城“基址猶存”。
乾隆《大清一統志·卷六十九·徐州府》26頁載:“武原故城,在邳州西北,漢置縣。……東魏武定八年兼置武原郡。隋開皇初,郡廢。十一年,改縣曰良城,屬下邳郡。唐初屬邳州,貞觀元年省。章懷太子曰:武原故城在下邳縣北。舊志在今州西北八十裡泇口社,亦名良城。”該記載表明武原故城就在泇口,該地也是隋開皇十一年後良城縣所在地。
《宋史·卷三百六十四》載:“(十年)八月,世忠圍淮陽,金人來救,世忠迎擊于泇口鎮,敗之。”[]邳州在北宋時改稱淮陽軍,該記載表明早在北宋時泇口已是古鎮。而元明時期泇口為運河交通最繁忙古鎮之一,素有“金泇口銀窯灣”之美譽。
(六)徐廟山。 徐廟山即戴莊鎮倚宿村北的徐山,該山上有四塊巨石壘成的石室,郦道元記載為徐人祭祀徐偃王的“徐廟”。
《後漢書·卷八十五》載:“偃王處潢池東,地方五百裡。……偃王仁而無權,不忍鬥其人,故緻于敗。乃北走彭城武原縣東山下,百姓随之者以萬數,因名其山為徐山。”[]武原縣在兩漢時期屬彭城郡,故說彭城武原縣。武原縣東山就是現在的徐山,徐山腳下村落為倚宿,“宿”音“徐”。1996年徐山北麓雲台山古墓出土有古墓磚,上有“武原圯圩賈氏”等銘文,證明“倚宿”本名“圯圩”。而圯上納履發生地“圯橋”在徐山西2千米的小沂水上,圯圩應是“圯地徐州”之意。徐山在梁王城遺址東約10千米,與《水經注》記載“縣東有徐廟山”完全吻合。南京博物院考古研究所所長林留根和重慶師範大學教授孔令遠等專家學者确定梁王城遺址是春秋時期徐國王城,因古代地名避諱,徐山下的徐州不可能再稱徐州,隻能改稱圯圩。
因此,戴莊鎮徐山就是《水經注》記載的徐廟山。
(七)泇水。 《分篇水經注·泗水》載:“武原水又南合武水,謂之泇水。”武原水與武水在良璧東南交彙,始稱泇水。
鹹豐版《邳州志·卷四》6頁載:“東泇河出費縣之箕山,南流入芙蓉湖,至三合村而與西泇會(按一統志謂泇河即柤水。恐非是。)”該記載表明《一統志》注明泇河就是柤(讀音:茶)水,而修志人卻否定該記載。
泇河在黃石山和明山之間穿過,也稱岔河。“分”“山”為“岔”,與“柤”讀音一緻。《清史稿·卷五十八·志三十三》載:“邳州沖,……北:艾山、石埠山。西北:黃石山。運河自峄錯入,迳泇口,岔河東北注入。至徐塘口合徐川河水,又南合沂水,入宿遷。”[]岔河現在是鎮名,其鎮區唯一南北河道就是泇河,因此,岔河就是泇河。而該處的“沂水”是指改道後的明清時期沂水。
根據《水經注》泇水記載可知,狹義武原水不出武原水與武水交彙處,廣義武原水不出武原水口,即泇口古鎮以南不再有武原水、泇水。
(八)剛亭城。 剛亭城位于戴莊鎮林莊村二組,現有古城遺址,該城在梁王城遺址東南約5.5千米處。其西依泇河,北有剛亭河。剛亭河現稱剛河,為古沂水分支,從官湖鎮北向西流,經邳城鎮北,西至林莊村入泇河。剛河又稱“龍鳳崖河”,現被邳蒼分洪道東堰阻斷。
(九)武原水口。 綜合上文,武原水口是武原水入于泗水處,就是泇口(柤口)。武原水口為有武原縣時該河稱謂,泇口是武原縣廢除後稱謂。該地是周靈王九年(公元前563年)“柤會盟”所在地。
(十)武原水“又南至下邳入泗”釋疑。 郦道元(約466—527年)生活年代武原縣已被撤除,武原城一帶屬下邳縣。東魏時武原郡為武定八年(550年)分下邳設置,此時郦道元已去世23年。因此,郦道元記載“武原水口”為下邳屬地,此處所指下邳非下邳城,而是北魏下邳縣轄區,且其注解武原縣是“武原故縣”,如同其注解下邳縣故城地理信息一樣,明顯考證的是“故縣為沂泗之會也”,卻寫為“縣為沂泗之會也”。
以上列舉所有《水經注》記載下邳縣山川信息南界不過武原縣。因此,三國前下邳縣轄區在泇口以北。
四、根據出土文物可以确定戴莊鎮李圩村附近是下邳城所在地(一)“邳台古于戈”證明戴莊鎮李圩村附近有下邳城。 上世紀九十年代,戴莊鎮李圩村一古墓出土一件戰國青銅戈(見附圖:“丕台古于戈”),該戈現收藏在農戶家中。其銘文是:丕台古于。其中“台”指“下邑”,“于”通“徐”。該青銅戈銘文應解讀為:丕下邑古徐州城。該銘文證明戰國時期下邳城在李圩村一帶,下邳城就是古徐州城。
(二)邳伯夏子罍的出土佐證邳邑在峄縣轄區。 1951年山東省峄縣境内出土戰國早期“邳伯夏子罍”,現收藏在山東省博物館内,為其鎮館之寶。
邳伯夏子罍銘文為“隹(唯)正月初吉丁亥,不白(邳伯)夏子自乍(作)¨(尊)罍,用¨¨¨(祈眉壽)無強(疆),子子孫孫,永寶用之。”
根據乾隆版《邳州志》有關邳邑故城在葛峄山東南約4千米記載,推定泥溝鎮曬米城遺址為奚仲封丕峄之地。自葛峄山到梁王城遺址區域應屬邳伯轄區,而漢代下邳縣轄區大緻在曬米城遺址至梁王城遺址一帶,即三國之前的下邳縣在今棗莊市台兒莊區。
五、有關文獻記載佐證古徐州城靠近泗水(一)《後漢書》相關記載。 《後漢書·卷七十三》載:“初平四年,曹操擊謙,破彭城傅陽。謙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還。過拔取慮、睢陵、夏丘,皆屠之。凡殺男女數十萬人,雞犬無餘,泗水為之不流,自是五縣城保,無複行迹。”[]193年,曹操東擊陶謙,攻打了傅陽城,傅陽城在台兒莊區張山子鎮東南,位于梁王城遺址西北。
(二)《三國志·裴松之注》相關記載。 《三國志·裴松之注·卷一》載:“(初平四年)秋,太祖征陶謙,下十餘城,謙守城不敢出。是歲,孫策受袁術使渡江,數年間遂有江東。興平元年春,太祖自徐州還。初,太祖父嵩,去官後還谯,董卓之亂,避難琅琊,為陶謙所害,故太祖志在複仇東伐。夏,使荀彧、程昱守鄄城,複征陶謙,遂略地至東海。還過郯,謙将曹豹與劉備屯郯東,要太祖。太祖擊破之,遂攻拔襄贲,所過多所殘戮。”[]該記載顯示曹操第一次攻打陶謙是193年秋天,至194年春天返回。第二次攻打徐州時間是194年夏,打下襄贲縣并有“所殘戮”。
《三國志·裴松之注·卷七》載:“英雄記曰:布水陸東下,軍到下邳西四十裡。”[]該記載表明下邳西有東西走向古河道,且能行船運兵、運糧。而呂梁山泗水“懸濤漰渀,是為泗險,孔子所謂魚鼈不能遊也”,該處泗水顯然不能讓呂布大軍“水陸東下”。必須排除該段泗水。
《三國志·裴松之注·卷八》載:“初平四年,太祖征謙,攻拔十餘城,至彭城大戰。謙兵敗走,死者萬數,泗水為之不流。謙退守郯。太祖以糧少引軍還。興平元年,複東征,略定琅琊、東海諸縣。”[]該記載顯示193年曹操攻打陶謙,“至彭城大戰”,導緻“死者萬數,泗水為之不流”,“謙退守郯”後,曹操“以糧少引軍還”。194年第二次東征徐州。
《三國志·裴松之注·卷十》載:“前讨徐州,威罰實行。【《曹瞞傳》雲:自京師遭董卓之亂,人民流移東出,多依彭城間。遇太祖至,坑殺男女數萬口于泗水,水為不流。陶謙帥其衆軍武原,太祖不得進。引軍從泗南攻取慮、睢陵、夏丘諸縣,皆屠之;雞犬亦盡,墟邑無複行人。】”[]該記載表明曹操第一次攻打徐州,在彭城間“坑殺男女數萬口于泗水,水為不流”,陶謙退守武原,“太祖不得進”。
結合《後漢書·卷七十三》,确定曹操第一次東征徐州屠戮傅陽城,造成“泗水為之不流”,時間是193年冬天,泗水不流主要原因是泗水結冰。次要原因則是自京師遭董卓之亂,流民多依附徐州泗水沿岸。“是時,徐州百姓殷實,谷米封瞻,流民多歸之。”曹操因缺少軍糧,屠殺大量流民,造成屍體衆多。陶謙大軍退守武原城,證明武原城一帶是“謙退守郯”主戰場。武原城北自古就有大湖,曹操大軍至此,必遭受腹背夾擊。曹操攻打不下武原城,曹軍因缺少糧草,于194年春退回鄄城。194年夏,曹操二次東征徐州,其屠城幾縣皆與泗水無關。取慮、睢陵、夏丘三縣在睢水上,襄贲在沂水上。“泗水為之不流”表述的隻是屠城傅陽的後果。
因此,傅陽至武原之間必有泗水相通,梁王城位于傅陽和武原之間,則梁王城附近也有泗水。傅陽到梁王城之間泗水河道大緻為東西走向,與呂布攻打下邳“水陸東下”記載相符,也和《水經注》記載下邳泗水一緻。
(三)《呂氏春秋》相關記載。 《呂氏春秋》載:“泗上為徐州,魯也。”表明徐州城在泗水北岸,屬魯國。梁王城遺址所在徐州城南有泗水,再南約2千米310國道所在古官道曾是蘇魯分界線,其北屬魯地,與《呂氏春秋》記載相符。
(四)《爾雅》相關記載。 《爾雅》載:“濟東曰徐州。”表明徐州在濟水東岸,而泗水是濟水别稱。《水經注·泗水》載:“濟在湖陸西而左注泗,泗濟合流,故地記或言濟入泗,泗亦言入濟,互受通稱。”[]泗水大緻由北向南流,古徐州在泗水以東,與該記載相符。
梁王城遺址西南為泗水和沂水交彙處,城西和城北有沂水河道,城南有泗水河道,與文獻記載徐州城地理特征一緻。上世紀九十年代後,經省、市、縣三級考古部門對戴莊鎮九女墩遺址和梁王城遺址考古發掘,省考古研究所原所長林留根教授考證梁王城遺址是春秋時期的徐國王城所在地,徐國王城就是《竹書紀年》記載的徐州城。
綜上所述,梁王城遺址西南古河道來自微山湖東下的古泗水,其城北河道來自蘭陵縣長城鎮區南沂水,與《水經注》下邳泗水、沂水河道記載相吻合。
考古發掘、出土文物、文獻記載以及現有山川信息彼此印證邳州梁王城遺址是《水經注》記載的下邳大城,該遺址也是春秋、戰國、兩漢時期徐州城所在地。
本文發表于《淮海文博》第三輯,略有修改。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