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古時暹羅國

古時暹羅國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4-09 07:10:56

  古時暹羅國(暹羅的由來)(1)

  泰國舊稱“暹羅”。潮汕華僑不少在泰國,民間有“食到無,打個包裹過暹羅”,“從暹羅口皮到豬槽”的俗語。為什麼泰國稱“暹羅”?根據曆史的記載:暹羅是十四世紀中葉由暹國與羅斛國合并而成,這首見于周達觀《真臘風土記》。其基本居民是泰人,說泰語(屬漢藏語系壯侗語族),多信佛,佛教是泰國的國教。泰國是農業國,多種水稻和橡膠。暹國,古國名,舊地在今泰國宋加洛一帶,為泰族速古台王朝所建,其名始見于《宋史·陳宜中列傳》。據元史記載:自元朝的至元二十九年(一二九二)到至治三年(一三二三)與中國通使,有友好關系,《島夷志略》也有專條記述。羅斛,古國名,故地在今泰國中班塔欣一帶。《宋會要緝稿》第一九七冊、《諸蕃志》卷上“真臘國》條、《宋史·外國列傳》“丹眉流國”條和《元史·世紀本紀、成宗本紀》等處都記載:羅斛自宋代崇甯二年(一一0三)至元代大德三年(一二九九)便同中國互遣使節往來。《島夷志略》也有專條記述。中國與泰國有傳統友誼。泰國華僑衆多,發展中泰友好關系十分重要。 “暹羅”是個音譯詞。但是漢字這個“暹”字是什麼意思呢?順便探究一番也挺有趣味的。從漢字來說,“暹”字在早期宋書如《說文解字》、《五篇》等都未收錄,始見于宋人所編的《廣韻》、《集韻》,義為“日光,進也”,或“日光,升也”,表示太陽升起前進的動态。暹的初文作,在殷墟甲古文和戰國古玺文中,其字是,上曰下鳥(佳),其時間大約在五千年前。《山海經·大荒東經》說:湯(旸)古上有扶木(即傳說中的扶桑),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于烏。“”“字就是堯時十日并出,草木焦枯,堯命羿仰射十日,中其九日,日中九烏皆死,僅留其一的陽鳥載日的神話。這一神話成為造字的依據。這個字表示太陽在天空中行進運動的意思,後人又為它加上個“”旁,成了“暹”字。王安石《舟中望九華山》詩雲:“卧送秋月沒,起看朝日暹”又《宋詩紀事》卷一引宋徽宗《賜太師》詩雲:“共欣尊玉煙初達,争奉回鸾日已暹”。詩中的“暹”字就保留了它的古義。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