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汪佳佳
《你好,李煥英》火了。盡管在名利雙收的同時,它也伴随着褒獎不一的聲音。但無論如何,我們都不得不承認它作為一部商業片的成功。讓觀衆在影院裡一會兒哭一會兒笑,笑點不尴尬,哭點也非刻意煽情。雖然故事的“強行穿越”牽強了一些,但是其中蘊含的情感是每個人都能夠感同身受的。因此,在收獲高票房的同時也收獲高口碑,《你好,李煥英》 這張電影票,我覺得買得不虧。
而賈玲從春晚和綜藝中走出來,第一次以電影導演身份出現在大家面前,也通過這部電影讓大家看到了女性導演眼中,那些平凡而豐富的女性角色。
李煥英是一個極其普通的女性。她是一個工人,又嫁了一個工人,生了一個學習不好還吃得很多的女兒。她也希望女兒能給自己長臉。但在這之前,她更希望女兒健康快樂。她也會羨慕“别人家孩子”,拿他們與自己的女兒比較。可是,當老天給了她一次重新選擇的機會,她還是毅然決然地選擇了原來的命運。
這多麼像我們自己的母親。還有賈玲那句“從我記事起,媽媽就是中年婦女的樣子”,多麼真實。我們90後這代人,父母都是60年代左右的人。那一輩人日子過得苦,沒有太好的條件,大多數人的媽媽都疏于保養,而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了家庭和兒女身上。賈玲用這部電影告訴我們,媽媽也曾經年輕過,也曾經美過,也曾經幻想過做夢過。
電影中,其他的女性角色也很接地氣。比如李煥英的閨蜜玉梅。玉梅是一個善良實誠的人。她與李煥英之間的友情純粹真摯。她不會嫉妒閨蜜長得比自己好看,而是拼命地幫她做她想做的事情。比如幫她組織排球賽,比如幫她買到第一台電視機。
這大概是隻有女導演才能懂得的女性之間的友情。也許在一些男性眼中,女生之間很難有真正的友情,彼此之間總是在攀比,甚至“扯頭花”。但其實,女性之間的友情往往很真摯,那種“我就是覺得你好,我就是希望你好”的心情,并不少見。
賈玲穿越回去之後,想到母親如果可以嫁給廠長的兒子,或許會過得更好,就極力地撮合李煥英和沈光林。她買好電影票,請他們去看,又組織劃船活動,極力地創造接觸機會。這個情節我們生活中也随處可見。為了好閨蜜的終身大事操碎了心,比自己談戀愛還緊張的例子我自己都見過不少。明明是閨蜜,卻操着當媽的心。這就是女性之間最真摯的友誼。
與以往女性導演電影中的女性角色相比,《你好,李煥英》中的女性顯然更接地氣。比如徐靜蕾等女導演的一些作品中,女性往往文藝氣息十足,她們還是男性視角所欣賞的女性的樣子。但是《你好,李煥英》不是。這些角色真實得好像我們身邊的人,比如從小就活在“别人家孩子”陰影之下的女兒賈玲,比如平凡又唠叨但最愛孩子的母親李煥英,比如一心幫閨蜜甘願當配角的玉梅,甚至是一輩子愛攀比總要要壓别人一頭的王琴。
仔細想想,這些角色,在我的生活中都找得到原型。
稿子寫至尾聲,我發了一條微信給我媽,問她——“假如給你重來一次的機會,你可以嫁給一個有錢人,但是就沒有我了。你會怎麼選?”
幾分鐘後我媽回了微信——“我當然選你啊。”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制、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将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來源:錢江晚報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