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民俗

 > 河南的夏商遺址

河南的夏商遺址

民俗 更新时间:2025-01-19 11:19:25

  題記:本文主要參考了王澤老師的論文。本文的結論由王澤老師得出,我對唐兀公之子闾公到河南之後的子孫娶妻情況進行了仔細檢查,發現僅從“唐兀公碑銘”看無法得出王澤老師的結論。由此,我們不禁可以再次回味一個早已經有的學習曆史的定律。可惜,大部分互聯網曆史愛好者忽略了許多曆史定律——孤立難定論。它必須要有旁證。王澤老師的此文非常好,它參考的資料很多,是以很多資料來佐證“唐兀公碑銘”。而我反其道行之的結果就是自然無法得到王澤老師的結論,這就是學習的曆史的方法。

  曆史必須是要看書多為前提的,之後就要正确思考多。希望我們更好地學習曆史。

  河南的夏商遺址(河南既是華夏源地之一)(1)

  2006年05月25日,被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六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

  唐兀公是一位元朝(更确切地說應該是蒙古帝國軍人),他的家族一直生在賀蘭山。當西夏被蒙古軍隊攻滅後,西夏的男人們迅速投入到了為蒙古帝國南征北戰的歲月。1235年(窩闊台汗七年),唐兀公奉命保護窩闊台汗的兩個兒子闊端、闊出兄弟南征南宋。在1257年(蒙古憲宗七年、南宋寶佑五年)在軍營中病逝,終年60歲。

  (2)唐兀公至第七代子孫娶妻情況

  唐兀公碑立碑完成時正是1356年,因此,碑文必然要詳細闡述唐兀公的後人情況,從闾馬之後共有六代人在河南居住,到如今這些人已經和我們無異。因為現在網上沒事兒的人特别多,極端民族主義者、地域歧視者等國内外的壞人也不少,胡罵瞎罵幾句就沒意思了。所以,特别具體的情況就不介紹了。

  本文的靈感和資料來源也都出自于王澤先生的碩士論文,若有對“碑銘”和王澤先生的理解有錯誤深表抱歉。

  第一代:唐兀公(年60歲),妻九姐(年五十餘歲)

  第二代(河南第一代):闾馬(年81歲),妻哈剌魯氏(年82歲),以下列表從闾馬開始算長子長孫的輩分。

  第三代:長子達海,娶妻孫氏;

  次子鎮花台,鎮花台,娶妻蓋氏、袁氏、王氏。曾施白米五十石,赈濟災民;

  三子闾兒,娶妻王氏;

  四子當兒,娶妻馬氏、蓋氏;

  五子買兒,娶妻乃蠻氏。

  河南的夏商遺址(河南既是華夏源地之一)(2)

  第四代:長子長孫崇喜,妻李氏。長子次孫蔔蘭台改儒學,受襲祖父官職,娶旭申氏。

  鎮花台妻蓋氏生子一人塔哈出,袁氏生二子保童、枯童。

  闾兒子六:換住妻哈剌魯氏;次子留柱(早亡);三子教化,妻高氏;四子伯顔,妻彭氏;五子春興,妻張氏;六子祿僧(未娶)。

  當兒馬氏子帖睦,妻乃蠻氏、蓋氏。

  買兒子拜柱,娶妻李氏、卒後再娶旭申氏。

  第五代:崇喜之子理安娶蒙古女哈剌魯氏;蔔蘭台之子從安;

  換住子:福安、延安、善安。

  教化子:保安、祐安、祜安。

  春興子:他們的兒女名字比較好玩兒長安兒、歪兒。

  帖睦子:乃蠻氏子冀安娶高氏,衛安、添兒、蘆安;蓋氏子長子不老妻怯烈氏、脫脫娶孔氏、廣兒更名伯顔普化娶妻旭申氏、野仙普化

  第六代:

  不老子:長童娶乃蠻氏;次道兒、次德兒

  伯顔普化子:關注

  野仙普化:哈剌

  河南的夏商遺址(河南既是華夏源地之一)(3)

  (3)家譜解讀

  從上可以看出,雖然有娶二妻、三妻的情況,但都是妻子卒後再娶,與我們漢人無異。三世兄弟五人八妻,漢人妻七人、與色目人一人。四世兄弟13人(王先生統計14人),與漢人通婚6人(王先生統計8人)、與色目人通婚4人(王先生統計5人)、未婚3人(王先生1人)。

  五世兄弟17人(王先生資料22人),從這段資料看王先生作為專門研究者參考的資料更多,除了《碑銘》之外還有一些實證參考等,甚至實地考察。《碑銘》的資料不全,特别是第五代、第六代很不全。因為,第二代闾馬年高81歲,去世時公元1328年。按照這個年齡順序看“碑銘”(1356年)第五代、第六代正在年輕時,因此,有些尚未娶親、生子。而且,《碑銘》内根本沒有第七代人。王先生的資料統計中則有49人。

  河南的夏商遺址(河南既是華夏源地之一)(4)

  王先生的最終統計為:五世兄弟22人,漢人通婚20人;六世兄弟31人(此處王先生有筆誤,至少長童娶了乃蠻氏);七世兄弟49人中皆漢族通婚。

  所以,《碑銘》刊刻出時許多沒有來得及登入,王先生利用各種資料進行了彌補。由此可見,無論是考古資料、碑刻碑銘、文字古籍等都不能靠孤證證實。必須要多方面查找,曆史學雖然不必是聰明人的學問,但必須是勤勉者的學問。

  用《元史》看四種人制度的虛:趙孟頫、張弘範、史天澤、賀惟一

  朱元璋開除了秦始皇、隋文帝的祭祀資格,卻把元世祖擡得老高

  俾斯麥、東洋俾斯麥、東方俾斯麥、全人類偉人,哪位名不符實?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民俗资讯推荐

热门民俗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