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情感

 > 平凡的世界初遇曉霞

平凡的世界初遇曉霞

情感 更新时间:2025-11-07 02:49:47

  不惋惜,不呼喚,我也不啼哭......金黃的落葉堆滿我心間,我已經再不是青春少年——《平凡的世界》。

  平凡的世界初遇曉霞(愛情的希望不是曉霞)(1)

  在讀《平凡的世界》是在日落黃昏,在涑河的之濱公園的躺椅上,日暮落霞、蟲鳴低吟,看完卷一之後,又忍不住看卷二,看完了卷三之時星辰遙落,隻有路燈下螢蟲飛舞和斑駁的樹影。此時,我已經深深地被感動着,甚至偷偷的掉眼淚,是的,我們生活在這現代化的時代,早已忘卻了70年代那艱苦的歲月,奮鬥的歲月,陪伴着希望和新生。回想整本書,少平的形象在我的腦海中曆曆在目,羽羽如生,它就像一盞明燈,照亮黑暗中的陰霾,微弱之光有着堅韌和力量,我想這一刻,是我深受感到的時刻,難以忘懷的時刻,深深的烙印在心裡,靈魂深處在受一次洗禮。

  那就是,像少平一樣,用書填滿自己的腦海,用書充實精神糧食抗擊饑餓和貧困,當心靈匮乏的時候,他用書撐起自己的内心世界;當面對貧困的打擊,他用書堅定自己的信念;當面臨感情困惑的時候,他用書指引着前進的方向,他是離不來書的,每天工作完,拖着疲憊的身軀回到住處,他想到的是看書,因為那樣才活得有意義,真因為有了知識增量,才能與曉霞相互吸引,那是愛情的紐帶。

  平凡的世界初遇曉霞(愛情的希望不是曉霞)(2)

  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品。生活裡沒有書籍,就好像沒有陽光;智慧裡沒有書籍,就好像鳥兒沒有翅膀 ①《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少平的思想啟蒙書

  這本書是上初中的時候,在潤生家發現的,是潤生媽用來夾鞋樣的,少平拿起這本書的時候,看到這麼厚的書,書名是鋼鐵怎樣煉成的,以為是煉鋼鐵的活兒,随手翻了翻,誰知道,就看的入了迷,征得潤生媽同意後,不去砍柴了,一個人躲在麥稭垛後面看,貪婪的一直看到天黑才看完。

  他沒有回家,呆呆的躺在那裡,望着滿天星辰,他的思想陷入了一種秘境,幽深而又莫測,他突然感覺到外面的世界是多麼的大而又遼闊,激情、活力和鋼鐵般堅強意志的保爾.柯察金,浮現在他的腦海,充斥他的胸膛,他也向往着像保爾一樣,經受住了嚴峻的考驗,依然剛毅和堅強,他不悔恨冬妮娅跟保爾的分手,因為她曾那麼的愛着保爾,他向如果能遇到像冬妮娅這樣的姑娘多好。

  這一天,少平忘記了吃飯,忘記了家人的呼喚,忘記了周圍的一切,然而回家後,現實又打碎了一切美好的幻想,16歲的他此後便與書為伍,書是他生命曆程中的一部分,一滴水融入大海變成了海洋。

  後來,他專門閱讀前蘇聯的書籍,廢寝忘食,沉寂在書的海洋,無論在勞動還是躺在破爛的被窩裡,沒完沒了的看,出去的時候還夾在胳膊窩下,甚至在上課的時放在腿上低着頭偷偷的看。

  回想高中的時候,那時的我也愛看書、看雜志,看三毛、蘇童的散文,深深的被三毛與荷西的故事所吸引,一直憧憬着那樣的愛情故事,悲傷、凄涼又刻骨銘心。後來,數理化成績一直下滑,班主任老師對我談心後,我便放下業餘書籍,專心上課,然而晚上還是偷偷的在被窩裡照着手電看,似乎是每一本書都在我面前打開了一扇窗戶,讓我看到那一個不可思議的新世界。

  平凡的世界初遇曉霞(愛情的希望不是曉霞)(3)

  失敗是堅忍的最後考驗 ②《紅岩》——美好而又青澀的初戀紐帶

  侯玉英是第一個發現少平在上課時間看别的書的人,因為她生理上的缺陷(坡腳)導緻心理上缺陷,愛做好事也愛管閑事,尤其是與革命要求不相符的行為。少平沒有認真聽

  班長顧養民念的社論《領導幹部帶好頭》文章,被侯玉英打了小報告,班主任便一把奪過少平的小說放在講台上,課後,老師把他叫到宿舍,沒有責備他,而是跟他說紅岩這本書是好書。這時少平,從老師的眼中沒有看到譴責,而是鼓勵和親切,這更加堅定了他寫看書的信念,因為有書,他才覺得活的有意義,才有未來、希望和向往,在煎熬的苦日子中,書給予他一切慰藉。

  《紅岩》寫的是解放前夕,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刻,以江姐為代表的重慶地下共産黨員與國民黨鬥智鬥勇,失去了戰友和丈夫,最終迎來勝利的故事,她深沉堅強、機敏幹練、英勇無畏,書寫了紅岩精神。少平把《紅岩》借給郝紅梅後,兩人青色的暗戀,像一條紅色的紐帶,緊緊的拴住了少平的心。

  自古以來,有不少例子描寫讀書的刻苦用功,比如我們熟知的匡衡鑿壁借光讀書終成漢代學者,車胤囊螢夜讀珍惜光陰成為西晉大儒,魯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孜孜不倦成就一代文豪。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努力是成功的關鍵,并不是靠外部因素,隻要勤奮好學,有毅力,終有成功的一天。

  平凡的世界初遇曉霞(愛情的希望不是曉霞)(4)

  我這個人走的很慢,但是我從不後退 ③《牛虻》——困境中的一線生機

  當少平畢業後回到雙水村教書,他向往着外面的世界,雙水村不是他的終點,望着高遠的藍天和悠悠的白雲,他想到的是高中時期的時光,金波、顧養民、侯玉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他看看自己他不甘心,想起田曉霞好久沒有主動給他寫信了,心裡又莫名的惆怅,這種苦悶越來越強力,他不想像少安一樣安心的在雙水村做一個普通人,他心中越想血液就像在沸騰燃燒,他決定離開雙水村,尋找自己的世界。初到黃原城,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他想起來高中的時候見過賈冰,想在他家住宿一晚還特意買了一盒餅幹,最後賈冰也沒讓他住,讓他挑了一本書《牛虻》,當生活壓爛了他的脊背,雙手磨起了疱成了繭變得粗糙,生活的壓迫迫使他忘記了這本書,下雨停工的時候才想起了整本書,那時他的内心顫栗般的激動,打開書忍不住念出聲來。

  《牛虻》是思想啟迪書,牛虻堅毅、勇敢鼓舞了人們争取自由、和平和國家統一所作的正義之争,他視死如歸為自由而戰,為獨立意大利共和國獻身的崇高精神。這種精神,正是少平所需要的,為了不在困苦中被擊倒,為了生存而戰,為了一片深沉寂靜中有一處溫暖的港灣,也為了自己内心的世界而戰,激勵着、鞭策着他,從不後退。

  平凡的世界初遇曉霞(愛情的希望不是曉霞)(5)

  希望的燈一旦熄滅,生活刹那間變成了一片黑暗 ④《白輪船》——一場煙花又是一場夢

  在田曉霞眼裡,少平是一個獨特的人,一面為了生活抗争,一面又以書充當精神糧食,她逐漸敬仰和崇拜,内心又迫切和充滿未來,這就是她想要的男人,她把她最喜歡的艾特瑪托夫《白輪船》借給了他,其實這本書借喻的本身就是曉霞自己,少平愛上了這本書,同時也深深的愛上了曉霞,躺在地上的孫少平,不知為什麼突然眼裡湧滿了淚水。他深深地向夜空中吐出一聲歎息,嘴裡竟然喃喃地念起了《白輪船》中吉爾吉斯人的那首古歌——有沒有比你更親切的土地,愛涅塞,有沒有比你更深重的苦難,愛涅塞,有沒有比你更自由的意志,愛涅塞……”

  他真的很想很想伸開雙臂将曉霞緊緊的抱住,但又退縮了,隻剩下繁密燈火,交織出燦爛輝煌的世界。

  隻是最後,曉霞犧牲後,他再也無法為她唱出愛涅塞。剩下的煙花似夢一場空。

  最後,他拒絕金秀的愛意後離開醫院,在下午剩下的時光裡,他去新華書店買了自己最喜歡的一本書《一些原材料對人類的影響》,來到大牙灣煤礦,遠遠地看見頭上包着紅紗巾的惠英,胸前系着紅領巾的明明,以及脖項裡響着銅鈴铛的小狗,正向他飛奔而來。

  也許這就是少平最好的結局。

  ===================================END======================================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情感资讯推荐

热门情感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