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作為生命的搖籃,其生态現狀卻經常被忽略或遺忘。在人類文明愈發發展壯大的今天,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關注海洋生态。
“保護海洋生态系統,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今年6月8日世界海洋日的主題,保護海洋,需要你、我以及每一個人的共同參與。
今天的海洋,到底怎麼樣了?
海洋,正在我們視野之外面臨着前所未有的危機。污水污染、石油污染、垃圾污染……海洋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很難避開這些威脅,而這些污染已經造成了無法挽回的巨大後果。
△以塑料垃圾為代表的的垃圾污染嚴重影響了海洋生态健康。徐一唐/攝
除了各式各樣的污染外,填海造陸、過度捕撈也對海洋造成了無法估量的影響。填海造陸使得許多海洋生物失去了它們賴以生存的栖息地,同時間接影響到以這些海洋生物為食的其他動物,如遷徙的鳥類等。而過度捕撈則使以鲸類為代表的的海洋生物種群數量急劇減少,難以恢複。
海洋污染、填海造陸、過度捕撈,以及全球氣候變暖引起的環境變化已經深深地影響了我們的海洋。根據科學家估算,全球海洋中的珊瑚礁已經減少了50~90%,以棱皮龜、玳瑁為代表的大量海洋生物正面臨着滅絕的風險。
△珊瑚對海洋生态系統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徐一唐/攝
中國是世界上海洋生物種類最豐富的國家之一,也為海洋保護付出了成果顯著的行動,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保護區、惠東海龜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一衆海洋保護區的建立,極大地保護了以中華白海豚、文昌魚、中國鲎、綠海龜等為代表的海洋生物。
△綠海龜。張敬宜/攝
在減少海洋垃圾方面,2007年,中國将海洋垃圾納入海洋生态環境例行監測範圍,并于2016年開始開展海洋微塑料監測。而近年來“限塑令”的不斷升級,從源頭上極大減少了進入海洋的塑料垃圾。
同時,近年來中國嚴格管控圍填海,推進海域、海島、海岸線和濱海濕地生态修複,根據《2021年中國海洋生态環境狀況公報》,我國海洋生态環境狀況穩中趨好,管轄海域海水水質整體持續改善,主要用海區域環境質量總體良好,典型海洋生态系統均處于健康或亞健康狀态等。
然而,保護行動依然緊迫,中華白海豚、斑海豹、砗磲、海龜等海洋生物依然面臨着威脅,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行動。拒絕食用受保護的海洋生物,拒絕購買砗磲、海龜等珍稀野生動物制品,不随意丢棄垃圾,不參與非法出海捕撈活動……
在此我們呼籲,加入蔚藍行動,共同守護蔚藍的海洋。
△斑海豹是唯一能在中國海域繁殖的鳍足類動物,屬中國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顧曉軍/攝
在孤獨的角落,我們正在行動
2008年盛夏,山東青島浮山灣裡千帆競發、百舸争流,舉世矚目的奧運會帆船比賽激戰正酣,而在270多公裡外的榮成市最東端的東楮島村,聊城姑娘高亞平第一次捧起了大海的浪花。
△東楮島村,一個三面環海的古老漁村 半島全媒體記者 景毅、李偉志/攝
遠眺無垠的海天,是高亞平從來沒有見過的遼闊與深邃。可在這遼闊與深邃之下,正在發生着令人不安的改變。
榮成沿海曾經是我國北方主要的海草分布區,以大葉藻為主的海草床幾乎覆蓋了這片海域的海底,魚、貝以及海星、海膽、海參等海洋生物種類繁多。
△海底的海草床中生物種類豐富 半島全媒體記者 景毅、李偉志/攝
但自20世紀80年代以後,海草床面積迅速萎縮,從以前的帶狀分布逐漸萎縮為塊狀分布,就像一個人出現斑秃、進而謝頂。随之而來的,就是近海環境不斷惡化,海草床特有的海洋生物生物量也大幅度減少。
如何挽救這片陷入危機的海洋?或許,在海底種植海草、修複海草床生态系統是最直接、有效的辦法。但在大海裡“種草”,簡直是一個大膽到讓常人根本不敢去想的事情,這門學問幾乎無人涉足。
但高亞平堅定了決心,前往山東省海草床修複工程技術協同創新中心,開啟了長達14年的孤獨的海草修複之旅。
△高亞平在實驗室做實驗。圖/半島都市報
就在剛剛過去的5月,高亞平鑽研多年的“海草培育移植法”通過了專家驗收,标志着我國海草培育正式進入規模化階段。或許在我們可以看到的将來,黃海海底就能恢複成海底草原,又或許終有一日,全球海洋生态系統能得到修複,重回正軌……
高亞平所參與的研究,正是公益項目“蔚海行動”的一部分。作為濱海修複方面的專家,高亞平代表着廣大保護者們,為了保護海洋默默無聞但偉大的付出。
△高亞平在實驗基地育苗。圖/半島都市報
那麼作為普通人的我們,該如何憑借自己的雙手來保護蔚藍的海洋?
“神奇海洋”,一起助力海洋保護
“蔚海行動”是由政府部門、科研院所、愛心企業、公益平台和多地執行機構共同參與的保護修複海洋生态的公益項目。
螞蟻森林上線的、由中國國家地理·圖書提供内容與科學審校的公益互動項目“神奇海洋”也是其中重要一環,是普通人參與海洋保護、修複的新途徑。大家可以通過少用塑料袋、少用一次性餐具、自帶環保杯、線上支付等減塑減紙的消費選擇參與環境保護。
這些行為減少的碳排放量,将以專業機構出具的“碳減排方法學”計為虛拟的“綠色能量”,可用來在“神奇海洋”裡培育虛拟的海洋植物,培育成功後螞蟻集團等企業将捐資給公益組織,并由專業機構負責種下真實的海草、紅樹等海洋植物。
,時長05:01
△螞蟻森林·神奇海洋,開啟海洋冒險!
螞蟻森林·神奇海洋公益互動項目現已上線,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參與到海洋環境保護中來。
目前,互動項目已上線包含長鳍真鲨、鱗砗磲、玳瑁、弓月蝴蝶魚在内的衆多海洋物種,并對每個物種配以生動、詳細的科普介紹。
△玳瑁。張帆/攝
玳瑁,海龜科的海洋動物。主要分布于大西洋和太平洋的熱帶地區,主要生活區是淺水礁湖和珊瑚礁區,珊瑚礁中的許多洞穴和深谷給它提供休息的地方,珊瑚礁中還生活着玳瑁最主要的食物——海綿。
此外,玳瑁的食物還包括水母、海葵、蝦蟹和貝類等無脊椎動物以及魚類和海藻。由于受到人類活動以及氣候變化等影響,玳瑁的數量急劇減少,正在面臨滅絕的威脅,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IUCN)列為極危。
海洋生态保護,需要更多的人來關注。神奇海洋公益互動項目正是為此而創立,我們希望通過傳播海洋生态修複的重要性、科普海洋生态知識來傳遞保護的力量。
海洋,連結着世間萬物,讓海洋重回蔚藍,我們共同行動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