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快報訊(記者陳瑩花宇)5月18日上午,海太過江通道地方配套工程建設動員大會在南通市海門區舉行,标志着此項目正式轉入施工籌備階段。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作為南通“八龍過江”格局中的重要一環,海太過江通道将以隧道形式穿越長江。隧道長約11.2公裡,是國内距離最長、斷面最大的水下盾構隧道,具有“長、大、高、深”的特點,堪稱“萬裡長江第一隧”。

△南通市委書記王晖、省交通運輸廳廳長吳永宏共同按動項目啟動球。
據介紹,海太過江通道是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印發的《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規劃(2020-2035年)》中2025年前重點建設的公鐵複合過江通道。項目起自南通市海門區滬陝高速公路,終于蘇州太倉市滬武高速,全長約39.2km,其中過江隧道長約11.2公裡,北接線(南通段)長約15.8km,南接線(蘇州段)長約12.2km,項目總投資估算約343.01億元。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标準建設,設置互通式立交5處,服務區1處。海太過江通道是國内距離最長、斷面最大的水下盾構隧道,具有“長、大、高、深”的特點,堪稱“萬裡長江第一隧”。

△海太過江通道效果圖(南通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本次實施的地方配套工程(南通側)主要包括:敞開和暗埋段環形便道臨時用地圈圍,專用變電站用地四至範圍勘定及圈圍,公路隧道工程拟用拌合樓場地拆遷及清表,110千伏海螺線、10千伏江心沙線和通訊鐵塔遷改以及立新河通海大橋的拆除等,将為盾構機掘進施工、現場拌合站設置、施工器械進場等提供保障,也為後期項目主體施工創造條件。

△海太過江通道效果圖(南通市交通運輸局供圖)
目前,省市縣正在并聯推進海太過江通道各項前期工作,項目工可已于3月取得省發改委批複,正在全速推進初步設計報審工作。同步圍繞主體工程盡快開工的目标,加快推進用地、用電等手續辦理。海太過江通道的建設對落實長三角區域一體化和長江經濟帶發展國家戰略,優化長江幹線過江通道布局,完善區域高速公路網絡,推進揚子江城市群建設和跨江融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項目建成後将承擔當前蘇通大橋複線功能,發揮重要的分流作用,提高過江交通通行能力和服務水平。
(現代快報全媒體)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