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兒子小的時候,我參加過一個親子教育講座,裡面一位老師問大家,我們要不要給孩子看到這個世界的黑暗面。
老師給出的答案是:不要,成年人就是裝也要裝出一副美好的樣子。
這個答案在當時的演講氛圍下,乍一聽感覺還挺有道理的,後來我感覺不太對。
現在的孩子跟我們過去不一樣了,他們接受訊息的渠道和方式都太多了,“粉飾太平”這一招對他們來講,過時了。
他們用自己純真的小眼睛觀察着這個世界,你當他們什麼都不懂,其實他們“看穿了”太多。
尤其是一些自我感覺良好的爸爸們,自以為在孩子心裡是個“偉岸”的父親,孰不知,你是真爸爸還是真狗子,孩子心裡“門兒清”。
這不,一位小朋友在看圖寫話中,不經意間,透漏了爸爸的小秘密。
題目要求很簡單,就是問問小朋友們在哪裡見過“龍”。
這位小朋友不按套路出牌,一句話就把爸爸賣了:我聽爸爸說,他被一條龍服務過!
老師的批語更絕:請媽媽簽字!
笑不活了,這一句話殺傷力很強啊,條理清晰,沒有廢話,一擊緻命!
這爸爸想想怎麼跟孩子媽媽解釋吧!
這些可能是孩子在無意間聽到了大人的對話,有一些跟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把父母的關系也看得透透的。
一篇《安慰》,道盡了婚姻的很多真實現狀:男人結婚之後,為什麼變了?
很多婚後的女生會發現一個非常現實的問題,結婚後,自己的老公對自己不怎麼上心了。婚前,你讓他向東他不向西,不用到節日,買禮物、請吃飯、看電影那是一個接一個巴巴地安排。
結婚之後,這些都沒了。
這小朋友的父母也存在這個問題,他媽媽問出了我們廣大女生的心聲:為什麼結婚後就不送禮物了?
爸爸的回答很勇,現實又紮心!
爸爸說:你見過釣上來的魚還喂食的嗎?
是可忍孰不可忍!媽媽直接罰爸爸去跪榴蓮了!
在這孩子的描寫中,第一句提出問題,鋪墊沖突;第二句激化矛盾,突出沖突;第三句描述沖突後的現場,畫面感強烈。
這篇主題是《安慰》,配角任務完成,最後就是主角登場點題。
孩子看爸爸表情如此痛苦,便過去安慰道:
“運氣不好吧!釣上來一條鳄魚!”
真是哭笑不得!這小屁孩太鬼靈精了!
不過,在這個孩子的描述中,我們可以透過文字,看到他們家庭的真實情況,還是蠻和諧幸福的。
有些就不一樣了,爸爸太渣,吃着碗裡的,看着鍋裡的,還以為自己瞞地挺好。
其實,早就被孩子看透了,孩子不敢明說,就悄悄地寫在了自己的作文中。
這要沒點腦子,還真看不出來呢。
這篇拙文乍一看,就是孩子跟爸爸出去玩的“很普通的”一天。
沒想到,孩子巧妙地把自己真實想寫的内容,藏在了文中:我爸爸有情人了!
老師看了捧腹,爸爸看了無地自容,心想:完了!露餡了!
不過,我看着卻有點心酸:小小年紀,承受了太多!
這孩子的爸爸是不是要反思一下自己?
俗話說,知子莫若父,其實,很多時候,知父也莫若子呢!
不過也有例外,就是那種常年不在家,一年見不着孩子幾面的爸爸,一天到晚不知道忙什麼,孩子對爸爸的印象就很簡單。
這樣的孩子也很無奈,每次寫《我的爸爸》的時候,别人不管是趣事還是糗事,好歹都能湊出一篇來。
這個小朋友就寫了一句話:我的爸爸,除了工作就是出差......
雖然也是隻有一句話,卻道盡了心中的委屈。
好在,老師非常暖心,耐心開導他,告訴他:他的爸爸是一名人民警察,希望他能好好了解自己父親的職業,再寫一篇作文。
還有的孩子,寫到自己的爸爸媽媽的時候,言辭看似調侃,但字裡行間都洋溢着幸福感。
就如下面這首詩:
他把媽媽比作鮮花,把爸爸比做泥巴,為什麼媽媽愛爸爸呢?
因為鮮花離不開泥巴。
這首小詩,看得人嘴角上揚,幸福感滿滿。
幸福的家庭都差不多,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粉飾太平,對孩子來說,可能沒有什麼作用,與其各種遮掩,不如告訴孩子真相,幫助孩子用正常的情緒,面對世界的參差。
也希望父母們能守好自己的底線,給孩子樹立一個真實的好榜樣。
更希望,所有的小朋友都能在幸福的家庭裡,快樂健康地長大。
—感 謝 閱 讀—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