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天籁,壓抑凄婉的弦樂破空而來。散闆如絲,如泣如訴,柔腸百結。身世之悲,盡上心頭,幾許沉吟,欲說還休。一聲抽泣,淚落如雨,怎一個哭字了得!
慢闆輕撫,音調下行,長歌當哭。回憶的浪花時時泛起:是笑顔,是心酸?顫音加強,悲哭有聲。高音區回旋控訴,哀嘯驚天。低音部一哭三歎,時斷時續。斷時屏氣斂息,暗恨陡生; 續時肝腸寸斷,撕心裂肺。無奈間,絮絮自語,癡癡呆呆,恍恍惚惚。 二胡與揚琴共語相對,思戀與悲恸應和交加。陡然間旋律疾速激越,控訴與反抗齊至合鳴,激烈與悲憤往來沖突;繼而律轉深沉低緩,悲涼與無奈彌漫。 繞梁不絕……
沉重的壓迫,無邊的苦難,辛酸的生活。縱使壓迫中有了無路可走的反抗,反抗裡還是軟弱和無奈;在苦難中偶爾尋到短暫的愉悅,笑容裡心也在流血。辛酸日複一日,歲歲年年,歌哭無度,周而複始……
弦樂之美,在于它總如你的心弦,控制你情緒的起起伏伏。二胡之妙,總因它像一隻溫柔的手,會不經意間在你心裡最柔軟的地方撫摸一下,不輕不重,不多不少,恰到好處,令人顫栗而沉醉。
藝術的精品大都不是藝術家鬥室創作,而是來自民間,江河水也不例外。相傳此曲本是遼南一首民間樂曲,主用于唱,後被改編成管子曲,六十年代被黃海懷移植為二胡曲,恰适于二胡手法豐富,悲切凄婉的表達特色,于是廣為流傳。這首曲子,沒有生活閱曆的人不能演奏,也不能欣賞。建議選宋飛演奏一聽。
很多人據民歌唱詞局限理解曲意為一位婦女在江邊哭泣自己被抓走當俌而死的丈夫,實則不然,改編後的樂曲感情豐沛闊大,易于共鳴理解,具有普遍意義。這是一首現實主義的宏章巨制,是幾千年來飽受封建壓迫的中國老百姓生活與命運的寫照。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