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為進一步推動全省高校校史館建設,發揮校史館在記載曆史、展示最美、教育學生中的重要作用,長城網将對部分省屬院校開展河北省優秀高校校史館巡禮采訪活動。旨在通過系列宣傳展示,在全省各高校營造重視校史館建設和校史宣傳教育,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濃厚氛圍。
2015年9月河北師範大學校史館開館儀式。學校供圖
老校友參觀校史館。學校供圖
學前兒童參觀河北師範大學校史館。學校供圖
俄羅斯太平洋國立大學參觀河北師範大學校史館。學校供圖
大一新生參觀學校校史館。學校供圖
長城網12月20日訊(記者 張建國)發端于20世紀初葉的河北師範大學,有着114年的建校史,培養了鄧穎超、劉清揚、梁漱溟、張申府、嚴陸光、郝柏林、李樹深、許紹發等一批優秀人才,為國家富強和祖國的教育事業,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從2013年起,我們在參考衆多校史著述的基礎上,着手校史展文字、圖片、實物等資料的征集、整理、研究工作。曆時2年多,完成了校史展廳設計及布展工作。”學校博物館副館長楊春明介紹道,河北師範大學校史館2015年9月開館,展館以圖文展闆、珍貴實物、影音影像等形式,按照不同時期、不同學校的創辦、發展、合并等内容,分曆史沿革、創辦初期的河北師大、在變遷中不斷發展的河北師大、新時期的河北師大四個部分,全面展現學校110多年來培育人才、傳播文明、追求真理、奉獻社會的發展曆程,彰顯出百年文化接力的特色和魅力。
1907年順天高等學堂學生上書朝廷,聲援“保路運動”,1926年3月18日,學生參加反對“八國通牒”的示威遊行,卻遭殘酷鎮壓,高二學生李行健為此獻出了寶貴的生命,魯迅先生稱這一天為“民國以來最黑暗的一天”。在天津辦學的女師,是中國婦女運動的誕生地,她們參與赈災、創辦災民幼女教養所,發起天津第一個婦女救國團體——天津女界愛國同志會,與天津學生聯合會的周恩來共同發起組織覺悟社,并湧現出了鄧穎超、劉清揚、郭隆真、張若名、許廣平等一批優秀的革命者,用他們傳奇而精彩的人生,書寫着河北師範大學的絢麗華章。
新中國成立以來,河北師範大學承擔國家課題項目、積極參與地方建設,服務基礎教育等方方面面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共為國家培養了20餘萬名各類專業人才。他們大部分工作在河北省基礎教育工作一線,是全省基礎教育的中堅力量。特别是從2006年開始,系統開展了頂崗實習支教工程,并以此為基礎,逐步形成了“3.5 0.5”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教師教育的特色進一步強化。到目前為止,每年安排頂崗實習支教學校近400所,涉及省内外100多縣市區,實習學生3200人次,有效緩解了我省中小學教師師資短缺問題,受到了基層中學的普遍歡迎,得到了各級領導和教育部的充分肯定。
開館一年來,河北師範大學為充分發揮校史資源的教育、宣傳功能,推出了校史展覽參觀、主題活動設計、圖書刊物出版、校園景觀系統、校史文化産品等多種形式,讓學生在感受校史的過程中,形成愛國愛校情懷、樹立成才志向和投身祖國建設的理想信念。也吸引了上萬名社會各界人士前來參觀交流。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