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鬼(明清史研究原創團隊作者)
剛過完立夏,天氣越來越熱,空調冰箱電風扇這樣的避暑神器又要大放異彩了。如果回到清代的宮廷,我們恐怕很難想象在夏天皇帝穿着短袖批閱奏折,皇後戴着太陽鏡訓示六宮的場景,但在沒有這些避暑電器的時代,不允許短袖連衣裙的年代,皇上和娘娘又是怎麼避暑的呢?
在《茶館》裡面,王掌櫃的曾經有一句很經典的話:“皇上,娘娘,那些個狗男女都活的有滋有味兒的···”。那麼在夏天,皇帝和娘娘又是怎樣才能在避暑的同時又活的有滋有味兒的呢?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涼席是從古到今通用的避暑工具,皇帝也不能例外,于是紫禁城中就出現了古往今來第一奢侈的象牙涼席。
(清宮舊藏象牙涼席,至今光潔如新,伸卷自如)
象牙現在早已經不允許以任何形式進行買賣了,但是我們都知道象牙的質地是堅硬脆弱的,可是為了給皇帝晚上睡覺的時候帶來一些清涼,竟然能把象牙劈成隻有2毫米寬的篾條,并且編成席子這也算是鬼斧神工别具匠心了。而餘下的一些材料也不會浪費,一般會雕镂成象牙宮扇,用來賞賜後宮的妃嫔。
據清宮内務府造辦處檔案《各作成做活計清檔》記載,由于制作方法繁瑣,在雍正年間,皇宮也一共隻有5張象牙席。而制作這些奢靡的席子自然是耗費錢财,甚至皇帝都覺得心疼,所以雍正皇帝曾下令:“著傳谕廣東督撫,若廣東工匠為此,則禁其勿得再制。禁廣東象牙席,禁民間購用。”
(象牙編織嵌百寶的宮廷團扇)
當然如此奢侈的避暑方式隻能是昙花一現,而且不可能皇宮中的貴人們都能享用。所以從曆代的宮廷筆記中最多的記載還是吃冷食。吃冷食首先要解決的就是窖冰的問題。據清宮檔案記載,工部都水司的差役們會在每年立冬後清理過的護城河中蓄滿淨水,等到結成堅冰之後,就切割成一尺五寸見方的冰塊,運進位于紫禁城隆宗門外西南處的冰窖中,以待皇帝來年夏天取用。
(清末民初,北京護城河上的切冰人)
而這些冰,在夏天将派上最奢侈的用場。據《宮女談往錄》記載,慈禧皇太後喜歡吃冷食,其中最愛的就是冰乳酪和甜碗子。冰乳酪就類似我們現在吃的凍酸奶,而甜碗子就複雜了,要先把“新采上來的果藕芽切成薄片,用甜瓜裡面的瓤,把籽去掉和果藕配在一起,用冰鎮了吃。把青胡桃砸開,把裡頭的帶澀的一層嫩皮剝去,澆上葡萄汁,冰鎮了吃。”
作為一個喜愛冷食的人,慈禧甚至在八國聯軍侵華期間,逃往西安之後也不能舍棄這樣的愛好。據《庚子---辛醜随銮紀實》記載,老佛爺想在夏天喝冰鎮的酸梅湯,可是西安這種地方,大夏天的哪裡去給她弄冰。最後還是本地人建議說,在離西安百餘裡的太白山上有一處洞窟,深邃險峻,裡面有長年不化的堅冰。于是當地官員每天命令快馬在西安城和太白山之間日夜不停來回奔走,為太後取冰解暑,頗有當年為楊貴妃運送荔枝的影子。
(清代掐絲琺琅“冰鑒” 即古代的冰箱)
當然除了滿足口腹之欲,皇帝們不可能一直待在炎熱的紫禁城中度過漫漫夏日。由于清朝的皇帝都是從關外而來,所以對于北京城夏季的炎熱很不适應,所以從順治皇帝開始,每年清宮的帝後們都會離宮避暑。而她們去的最多的不是承德避暑山莊,而是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在北京修的各個園子。
據記載雍正皇帝一年中有大部分的時間會在圓明園裡居住,用他自己的說法是“避喧聽政”。而慈禧老佛爺更是會在夏天進入頤和園避暑,登山萬壽山,面對着水面廣闊的昆明湖,自然清風徐來,暑氣頓消。甚至末代太後隆裕還在大清最後三年計劃修建一座全部由玻璃蓋成的水晶宮,準備做避暑之用,最後迫于辛亥革命的爆發不得不停止修建,變成了一座“爛尾樓”。
(水面開闊的頤和園昆明湖)
除了這些外在的,在天氣最炎熱的時候,宮中的帝後還會常備一些解暑的藥。當然皇上和妃嫔們是不會用現在那些氣味巨大的藿香正氣水的,而是讓造辦處的錠子藥作進獻一些避暑藥品,例如蟾酥錠、太乙紫金錠、鹽水錠以及平安丸等用來服用或是佩戴在身上。
(避暑藥品“蟾酥錠”)
這些避暑藥品多是以蟾酥、麝香、冰片等名貴上乘藥品不惜成本制作的,并且在皇帝使用的同時也會賞賜給一些内眷和各地藩臣,用來昭示皇恩浩蕩。夏季到來,天氣炎熱病毒容易滋生,所以在醫療技術并不是很發達的清代,僅僅是夏天避暑這一項,每年清宮都要耗費大量的錢财,但是通過皇帝和後妃對此的重視程度,也足以證明避暑對每個人的必要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