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的五條城際鐵路?2019年7月2日,深圳寶安,位于深圳海上田園附近的沙井西站資料圖片(南都記者 趙炎雄 攝),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深圳的五條城際鐵路?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2019年7月2日,深圳寶安,位于深圳海上田園附近的沙井西站。資料圖片(南都記者 趙炎雄 攝)
南都訊 記者張豔麗 11月18日,深圳市交通運輸局公布《深圳建設交通強國城市範例行動方案(2019-2035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公衆咨詢稿。根據行動方案,深圳将謀劃多條對外高鐵新走廊,與周邊城市共同推動多條城際鐵路和地鐵建設等,到2035年,實現與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核心區以及莞惠核心區基本實現樞紐間半小時直達,泛珠三角區域主要城市高鐵直達率達90%。社會各界可以在12月18日前,通過網絡留言、電子郵件、信件等方式提出建議和意見。
新建五條鐵路,布局多向貫通對外鐵路通道
深圳對外出行需求大,對外通道少被視為深圳交通出行的短闆和痛點。根據行動方案,深圳正在積極謀劃對外高鐵新走廊,形成多向貫通的對外鐵路通道格局,并争取納入國家相關規劃。其中包括,着力打造京廣深港、贛深、貴廣-南廣、沿海(廈深)、珠江-西江五大鐵路走廊。
在東部方向,加快建設深圳至深汕特别合作區高鐵,作為國家沿海新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深圳與長三角之間的聯系;新增規劃深圳至河源高鐵,銜接杭州至廣州高鐵,形成深圳與長三角地區聯系的東向新通道。在中部方向,規劃廣州至深圳第二高鐵,銜接廣州至永州高鐵,形成深圳聯系長江中遊城市群的新通道。在西部方向,新增深圳至南甯、深圳至肇慶高鐵,加快深茂鐵路深圳至江門段建設,打通深圳面向大西南的戰略通道。
深圳将優化“五主四輔”鐵路樞紐布局,規劃新建西麗、機場東綜合交通樞紐,推進深圳站、光明城站、坪山站改造提升,推動深汕特别合作區深汕高鐵站規劃建設。創新樞紐站城一體發展模式,打造鐵路地方合作新樣闆,在西麗、機場東、光明城等樞紐開展試點,推進前海、皇崗口岸、清水河、坪山樞紐等站城一體化開發。
規劃建設8條城際,推進三條地鐵線對接莞惠
作為國内融合發展程度較高的都市圈,目前深圳與莞惠之間跨市出行已達136萬人次/日,但都市圈交通聯系仍以公路設施銜接為主,跨市出行中軌道分擔比例不足5%。深圳對外城際鐵路僅有廣深鐵路及穗莞深城際鐵路,都市圈軌道發展和跨江通道嚴重滞後。
針對區域交通發展短闆,行動方案指出,将與周邊城市共同推動城際鐵路建設,加快珠江東岸中南虎城際、深大城際、深汕城際、穗莞深城際、深莞增城際、常龍城際、深珠城際、深惠城際等規劃建設,促進都市圈融合發展。
此外,一直備受關注的地鐵延長線也再次提及。據悉,深圳将适時推進城市軌道交通網絡向周邊城市延伸,推動深圳10号線東延至東莞鳳崗、深圳11号線北延至東莞長安、深圳14号線東延至惠州惠陽、深圳22号線北延至東莞塘廈等一批跨市城市軌道建設。完善深圳多層級軌道網絡規劃布局,從設計、運營等多維度促進國鐵、城際、城市軌道三網融合。
深圳将推動深汕通用機場選址和規劃建設
深圳對外交通運輸網絡還存在短闆,國際國内輻射能力也有待提升。去年底,深圳機場衛星廳已開工建設。行動方案提及,還将推進深圳寶安國際機場擴容升級,推進衛星廳、第三跑道、T4航站樓以及捷運系統等工程建設,打造面向亞太、輻射全球的大灣區核心國際樞紐機場。深圳第二機場再次被提及,行動方案指出,加強與惠州合作,發揮惠州平潭機場作為深圳第二機場功能,完善深圳至惠州平潭機場陸路集疏運體系。
此外,将在機場、碼頭、景區、科技金融聚集地等高需求區域建設通用航空起降點,實現全市域範圍20分鐘空中覆蓋,推動深汕通用機場選址和規劃建設。優化深圳機場空地、空海、空鐵一體化綜合交通體系,完善與穗莞深、中深惠城際對接,優化與深中通道、沿江高速互通銜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