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有朋友問,到底幾歲送孩子去幼兒園呢?
送去得早怕孩子不适應哭的時間久,送得晚怕孩子落後于同齡孩子。
我也曾有這樣的疑問,因此我專門咨詢了在幼兒園工作了30多年的幼兒園老師劉阿姨,她是我婆婆的朋友,現在已經退休了。
劉阿姨說,送得早的(2歲)有哭一個學期的孩子,也有一兩個星期很快就适應的孩子;送得晚的(4歲)也是同樣如此。
所以,劉阿姨說,根據她帶幼兒園孩子的經驗,年齡隻是幼兒園的一個規定,孩子能不能上幼兒園,不要看年齡,而是要看孩子是否具備了這3個能力。
如果父母準備讓孩子上幼兒園,希望孩子各方面都能較好地适合幼兒園生活,那麼,就要提前準備,讓孩子具備這3個方面的能力。
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是最基本的,孩子有什麼需求可以清楚地向老師表達,見過很多剛上幼兒園的孩子,不會向老師表達需求,遇到事情就隻會哭,哭得厲害了還會尿褲子,讓老師也很着急,不知道孩子想要幹什麼,也無法幫助孩子。
有的孩子是不敢說,有的孩子是說話晚,說話不清楚,不能完整地表達自己的意思,但是孩子隻要能簡短地說出兩三個字,老師就能推斷出孩子的意思,所以一定要教孩子有什麼事情就說。
這也需要家長注意,平時在家的時候,讓孩子學會遇事清楚地說,不要用哭來達到滿足自己需求的目的,并且孩子哭時,家長不要輕易去滿足他。
有禮貌的孩子老師和小朋友都喜歡,見人問好,會說謝謝、對不起等這樣的禮貌性語言。
孩子的自理能力自己吃飯,自己喝水,上廁所能自己脫提褲子等這些基本自理能力。
如果孩子不能獨自吃飯,多喝水,在幼兒園吃不好還容易生病,剛開始幼兒園老師也會幫助教孩子,但是一段時間後如果孩子不能獨立吃飯、上廁所的話,有可能會被勸退。
并且孩子不能自理還會影響孩子的自信心,因為其他孩子都能自己做,就他一個人不會,有可能會遭到其他孩子的嘲笑,影響到孩子在幼兒園的心情。
你想,孩子不能自理,怎麼去學習其它新技能?
所以,不要嬌慣孩子,一般2歲左右的孩子就可以獨立吃飯和穿衣了。
孩子适應集體生活的能力孩子進入幼兒園後,開始過集體生活,要學會和小朋友相處,能夠和小朋友交流,打成一片,如果孩子沒有禮貌,不遵守規則,動不動就搶玩具,推其他小朋友,慢慢孩子就會被孤立,沒有人願意和他玩。
如果孩子在幼兒園被孤立,慢慢會變得自卑。
所以,父母帶孩子出去玩,比如去廣場或者遊樂園玩的時候,要讓孩子學會懂禮貌,有規矩,比如大家排隊滑滑梯,排隊蕩秋千等。
要鼓勵孩子和其他小朋友打招呼,交朋友,能夠融入大家一起玩的遊戲中。
能夠融入集體,和其他孩子愉快地玩耍,這個能力也非常重要,直接關乎着孩子在幼兒園的人際交往,心情。
結語
孩子上幼兒園是離開父母進入社會的開始,如果在家裡處處以孩子為中心,寵着孩子,孩子上幼兒園就會有各種不适應,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就要有意識培養孩子這幾個方面的能力,不僅僅是為了上幼兒園,更是為了讓孩子更好地成長。
養育孩子,要舍得放手,畢竟孩子需要離開父母而獨立生活。
(圖片源自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内容,請點擊:
退休幼兒園園長帶娃遭媳婦嫌棄,娃上學後,超強的專注力讓人贊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