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到《堂吉诃德》,或許大部分人都會和曾經的我一樣,隻是将它看作一本“講了一個有意思的故事”的笑話小說,将堂吉诃德看作一位荒唐的騎士小說“中毒者”。也或許這是一個太俗套的情節:一部名著總是要“再讀”、“再發現”,才能領悟它那過于沉重的内蘊。而這,正是我閱讀《堂吉诃德》的真實體驗。
第一次翻開這本書,還是小學的時候。不必贅言,那個時候的我不過把它當作一部好笑的小說來讀。時隔數年,在一個想“尋點樂子”的枯燥午後,我再次翻開了這部“膚淺”的小說。然而,這一次,我卻讀出了一種深重的悲哀——那荒唐的行動不再可笑,而變得可憐起來。而一口氣讀到結尾,我甚至不知道我該同情堂吉诃德,還是同情我自己。
急症來得太突然,帶走了阿隆索·哈吉諾身上全部的生命力,以及關于“堂吉诃德”這個名字背後的一切。開篇,那個堅定地與過去決裂的拉曼查鄉紳,放棄了自己的名字、身份、名譽,滿懷壯志走上了遊俠騎士之路。而故事的結尾,這個五十多歲的幹瘦老人終于決定與現實握手求和,接受現實給予自己的定義了。
然而,在這之前,堂吉诃德分明就已經死了。在他承認自己清醒過來的那一刻起,堂吉诃德分明就已經死了。這種消亡比起肉體的死亡更加令我感到精神為之一振,因為一個曾經反抗過的人最終還是失敗了,認輸了,逃避了,決定餘生都保持冷漠,平庸麻木地苟活于世。如此看來,堂吉诃德畢竟還算幸運,因為随着精神的萎靡,肉體也迅速地消亡了。
那時,迫切想要找點樂子的我正在一個矛盾結的分界點。或許,在同學的眼裡,我多多少少也帶了些堂吉诃德的意味。在一所以理工科見長的大學裡,我正就讀于一個“有着光明前景”的專業,甚至成績也還不錯。如果繼續從這條路上走下去,我的未來多麼清晰啊!但是,不知為何,我的大腦中卻孳生出一種奇異的沖動。這種沖動,讓我想從明亮、現代的實驗室中一躍而出,鑽進那個大學裡最破舊、最無人問津、最不能夠“經世緻用”的紅磚樓。這種沖動,讓我鬼使神差地在轉專業申請書上,填下了“中文系”三個字。
有很多聲音聯合起來勸誡我:文學有什麼用呢?能找到什麼好工作嗎?能有什麼實用價值嗎?你為自己将來打算了嗎?……如此種種。以至于我開始懷疑我曾經在課本上讀到的一切:我懷疑屈原的“亦餘心之所向兮,雖九死其尤未悔”是假的;我懷疑陶淵明的“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是假的;還有我最愛的小晏,盡管我曾深深地為小蘋的美麗沉醉,但假如沒有小蘋,小晏的一生是不是要好上許多?
畢竟,這些詩歌又沒有任何的生産性。
我承認我是一個不夠精神也不夠物質的人,所以才産生了窮途末路的落魄感。如果我能夠徹底地放棄對所謂世俗成功學的向往,從此靜坐文學的修道院,而沒有任何顧慮與後悔,又或者我大膽地承認自己是一個徹頭徹尾的俗人,想要錢,很多很多錢——那麼,我就不會再翻開《堂吉诃德》。
可是,這本書不僅沒給我帶來樂子,反而帶來了沉重。是的,我分明看到,我是一個欲做堂吉诃德而不能的人。我沒有勇氣去挑戰世俗的眼光,也沒有決斷去踏上征程。
我又想起魯迅的《孤獨者》中魏連殳的結局:“我已經躬行我先前所憎惡,所反對的一切,拒斥我先前所崇仰,所主張的一切了。我已經真的失敗——然而我勝利了。”
這不正是堂吉诃德的結局嗎?這樣的結局在世人眼裡是值得欣慰的,因為瘋子終于清醒過來了,終于知道自己的所作所為多麼可笑、荒謬了。也許有人會惋惜,卻隻是因為堂吉诃德不再能給自己提供談資與笑料了。然而隻有孤獨地反抗過的人才知道,這是一種怎樣深沉的悲哀與無奈!面對社會,面對曆史,面對世俗,一個人的力量實在是太過于渺小。
塞萬提斯
有人說,塞萬提斯是為了避免再出現有人寫出《堂吉诃德》的僞作,才在下部匆忙就寫出了堂吉诃德染病猝逝的結局,也許的确有這個因素吧。但是,即使塞萬提斯繼續寫下去,能夠給堂吉诃德找到生存下去的出路嗎?無法被世俗的社會所接納的堂吉诃德,再如何做鬥争,也不過是徒勞,最終還是隻能走向毀滅。他死得很輕易,隻是在人的轉念之間。但他也死得很沉重,因為世界上再難有堂吉诃德了。在那副著名的夕陽西下、堂吉诃德與瘦驢行走的背影的插畫中,我看到了英雄主義以無可挽回的姿态宣告自己的失敗。
然而,很奇怪,明明我很清楚自己并不想做堂吉诃德,但最後,我還是将那份申請書交了上去。
踏進那棟全校最古舊的校舍裡,我滿心以為自己能夠窮極文學的奧秘——不,其實我撒謊了,我根本沒有這麼偉大的抱負。其實我就是想知道:到底是什麼如此吸引着我?或許換一個說法:阿隆索·哈吉諾到底是怎樣成為堂吉诃德的。我謹慎地确定自己的目标,确保它不與康莊大道離得太遠,但同時又秘密地探索那個充滿魔力的世界,比如是什麼讓風車成為巨人之類的問題。
終于有一天,我從堂吉诃德的魔咒裡脫身了。
天知道,從那次命運般地再次翻開《堂吉诃德》,我多麼害怕這是上天給我的巧妙暗示,隐喻着我今後的人生将如這本書的主人公一般,是一次荒唐而可笑的、自以為是英雄實則是狗熊的冒險之旅。而就像那首頗有顧影自憐意味的《緻中文系》中說的那樣——“别人認為讀書能夠掙錢,你卻認為掙錢能夠讀書。别人認為人生是一場夢,你卻認為夢是一場人生。”——我仿佛看到鄉紳阿隆索·哈吉諾又睜開眼,而前塵種種不過一場夢境。但他用我熟悉的、嚴肅卻惹人發笑的語氣反問道:你怎麼知道我後悔過呢?你怎麼知道我不曾在心裡嘲笑過他們呢?你怎麼知道我做的一切沒有意義呢?于是我就笑了,如他所期待的那般。
他出發了,正如我也出發了。
他瘋狂過,正如我也瘋狂過。
他消亡了,正如我也注定消亡。
所以,就做一個堂吉诃德吧!我告訴自己。在這個世界上,還能為别人淚流滿面,未嘗不是一種寶貴的能力。
-END-
作者 | 胡勝
責編丨阿加兔
實習編輯 | 張萍
版權聲明
本文系“讀者·新語文”獨家稿件。
個人或平台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将追究法律責任。
文章内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台觀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