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演員馬伊琍在轉發了一篇讓女性深有戚戚然的文章,作者是一個二胎媽媽,講自己二胎剛好在疫情期間,所以産後的修複地沒有去認真做。
一天和孩子玩的時候發現自己笑着時候漏尿了,去醫院盆底肌門診挂号檢查。而這個媽媽發現這是疫情也擋不住門診的門庭若市,而自己在待診的時間中看到前面有一個是子宮脫垂的媽媽,醫生建議要切一部分子宮,而那個媽媽隻關于自己以後還能不能幹活(中國女性的偉大形象躍然紙上,任勞任怨)後面再去檢查也都是盆底肌都有不同程度的問題。而輪到作者自己,醫生說陰道膨出,讓以為自己沒什麼事情的作者大吃一驚,而醫生說“你基本就沒有好好的保護她”
為了讓自己損傷已久的盆底肌得到更好的恢複,作者自己在藥店買了一盒陰道啞鈴在家裡練習。
馬伊琍看到這篇文字時眼睛就濕了…并且在前面非常剛寫了這麼一段話,讓網友以為她被盜号了,我相信這篇文章是真的讓生過兩個娃的馬伊琍的媽媽有很強的共鳴。
因為在說:這世上,但凡心智健全懂得愛的女人,沒有人會後悔生下孩子的,但不是所有女人都懂得産後如何愛護自己的身體!
這話也讓下面評論區吵成一團,一些沒生孩子的,或者後悔生孩子的媽媽感覺這話有點過了。
懷孕生娃,你隻看到肚子大了又長,而看不見的盆底肌也受傷嚴重懷孕後期不少媽媽都有咳嗽或者是用力時漏尿的情況。不少媽媽還以為是因為子宮壓迫才會這樣的。
事實上是因為膨大的子宮壓迫到盆底肌,導緻這塊肌肉長期勞損,導緻彈力不足。
特别是到了媽媽分娩時陰道極度的擴張,陰道壁的環形皺過度伸展就會被拉平,于是出現肌張力降低。
産後42天我們的子宮慢慢的恢複,但是盆底肌都很難自己慢慢恢複,需要媽媽有意識的鍛煉才可以。
而鍛煉的方法就是縮肛運動,一般産後一周就可以在醫生的進行,不會影響到媽媽産後子宮的恢複。
而産後42天我們去醫院看子宮的恢複情況時也可以看一下盆底肌的功能檢查和評估,如果需要進行盆底康複的,可以到醫院進行。
1、懷孕時别吃得太胖,把胎兒養得太大
現在還是有一些媽媽覺得孩子大好,孩子大好養。事實并不是這樣的,胎兒太大并不利于健康,巨大兒的健康問題也更大。
而巨大兒懷孕時會讓媽媽盆底肌承受更大的壓力,如果媽媽順産那更是讓盆底肌的彈性纖維斷裂嚴重。
建議是控制胎兒體重在6~7斤左右。
2、孕婦媽媽要多運動
懷孕時經常運動的話,不但可以控制胎兒在大小,而且順産時媽媽的産力會更強一些,生産的時間也會更快一些,加上運動可以讓盆底肌的彈性保持得更好。
3、不要急着生二胎
現在國家放開二胎,但是媽媽如果要生的話,建議是間隔超過兩年以上,讓盆底肌有一定的時間來恢複,防止二度損傷。
4、産後避免過早從事體力勞動
坐月子最關鍵的是不能搬太重的東西,産後無論是子宮和産道還沒有恢複,一下子搬太重的東西會導緻盆底肌受到更多的傷害,甚至會陰道膨出,子宮脫垂等内髒因為沒有盆底肌的束縛而全部掉了出來。
5、抓住産後盆底肌恢複的黃金期
産後1~4周在醫生的指導下可以進行縮肛運動,産後42天到醫院做一次盆底功能評估和檢查和評估,看一下自己的盆底肌力是能達到幾級。
盆底肌康複現在公認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凱格爾運動,網上有很多教程,可以選擇一個自己覺得好的跟着學習。每天堅持不能偷懶。
菁媽寄語:生娃是幸福也是曆練。愛孩子更要愛自己。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