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直播帶貨非常火爆,它與傳統的購物門店、網店有何區别?在哪些場景下,适合用來服務,哪一些又适合拿來銷售?作者從這幾個視角展開探讨,希望能給你一些啟發。
直播帶貨已成為目前電商的最火熱的方式之一。
為什麼直播帶貨如此火熱?
直播帶貨和傳統網店、線下門店帶貨有什麼不同?
哪些消費者更是适合直播電商來服務?
哪些商品更适合直播電商來銷售?
本文主要從上述幾個視角進行簡略的分析探讨,隻代表個人觀點,不全面不準确之處在所難免。
一、直播帶貨為什麼格外火熱?相對于其他帶貨方式,直播電商首先本身有自己獨特的增量價值和優勢。同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流量平台的推動。
用戶的時間花在了哪裡,哪裡就會成為商品争奪的焦點。大部分用戶在看電視的時候,電視廣告成為商家競争的焦點。大部分用戶在刷短視頻的時候,短視頻平台就成為商家競争的焦點。
顯然短視頻平台并不希望隻做廣告通道,還希望把交易本身留在平台内部。短視頻平台有“人”和“場”的優勢,通過直播電商開路,逐漸補齊“貨”的短闆,形成内容平台電商閉環。
直播特别适合作為短視頻平台搭建的銷售“場”,加之前期淘寶等電商渠道,已經基本完成了電商直播的模式探索,培養了用戶的直播購物習慣與心智,短視頻平台不遺餘力的推動電商直播,火借風勢,風助火威,電商直播火熱就不難理解了。
二、直播電商與其他場景的對比分析
對比線下門店和傳統網店,直播電商場景的核心未來價值主要體現在幾點:
選品的過程本身就是幫助用戶解決問題,創造價值的過程。一般情況下,信息不暢會帶來信息差,帶來機會和價值。 但是,信息過載也會導緻選擇越多越痛苦,同樣産生機會和價值。真正的精選就在這裡産生機會。 “品”是直播電商的根基。
直播如果沒有讓用戶認知到自己是精選,而就是廣告推銷和商品陳列,那就是流量浪費和削弱直播價值。
優質的直播間,隻選好品。優質的直播間,值得用戶信賴。用戶的直播間推薦商品,用戶可以閉眼入。
直播的靈魂在于“人”,主播是一場直播的特色之所在。主播的影響力、人格魅力都會轉化成“講解價值“。在此,不展開談不同主播的賬号價值和私域運營能力,主播的講解在直播電商中本身就有額外的附加價值。
直播電商是“降級的線下溝通體驗,升級的傳統線上購物體驗”,主播講解比線下門店的一對一服務講解是降級的體驗,同時又比傳統網店的網頁圖文式浏覽是升級的體驗。直播中搭建構造的場景,也通過主播的“代體驗”實現了價值的中和。
主播講解随着直播切片等手段,逐步累積發展成商品長尾流量知識庫。
“在直播間買更便宜”目前還是一個常見的現象。
首先,得益于直播間的強時效性,僅在直播期間,甚至僅在商品講解期間,對商品進行降價優惠,不會對商品日常的價格産生較大沖擊,力度、數量、時效都整體可控。其次,衆多品牌旗艦官方店的自播,或者官方店和大主播的直接合作,減少了中間環節,也使得直播優惠更加明顯。再次,直播電商作為新興熱門渠道,在流量平台的加持下,各個店鋪和主播為了沖銷量、拉流量、囤粉絲,也會在直播渠道給予更大力度的優惠。各種原因累積,造就了目前“在直播間買更便宜”的現象
但是我認為,直播電商的低價策略 未來将逐漸消失。 店鋪在各個渠道的價格可能會基本一緻。 甚至由于直播成本的增加,直播商品的價格可能還會微上浮。 當直播本身比傳統的網上電商能給用戶來更多的價值、更好的體驗時,更優惠就不是一個必備的要素。
三、什麼階段的消費者更适合直播電商來服務?依托于短視頻平台的直播電商的劣勢在于,過于依賴内容産品自身的流量,電商直播受限于平台的分發機制。而那些有明确購買目标的用戶則未必能剛好碰上直播,目前來看這類用戶也尚未形成通過直播尋找商品的習慣。
基于用戶所處的購買階段,我們将用戶劃分為幾種類型:
第1階段用戶,屬于直播帶貨的非目标用戶。
第2-4階段用戶,屬于可種草期的用戶。正是推薦系統和主播可以施展空間的用戶。推薦系統甚至可以基于用戶偏好判斷和社會趨勢,先于用戶發覺用戶需求。主播則可以通過富于煽動性和感染力的直播講解,實現對用戶地種草與轉化,讓用戶在直播間轉化為購買用戶。 同一時間内肯定不同階段的用戶都會有, 要根據直播間用戶的流量構成,使用不同的直播策略和話術。(比如購買流量為主的直播和粉絲流量為主的直播,策略肯定是有所區别的)
第5階段(有明确購買目标)用戶,屬于搜索型、挑選型的用戶,是轉化率最高的用戶。 但并不是直播場景最有優勢的用戶。 挑選型用戶更多的是通過搜索、曆史記錄等信息進行比較。直播電商渠道和其他渠道處于相對均等的競争條件下,甚至由于直播入口的不穩定性,相比其他渠道還有一定的劣勢。此時,直播可以利用的,就是降價(渠道價格優勢), 流量攔截(搶占用戶的手機時間,是用戶在常用軟件中完成下單),粉絲效應(用戶基于對主播的信任和偏好)。
四、哪類商品更适合直播電商來銷售不僅用戶所處的購買階段與直播電商場景存在匹配關系。不同類型的商品也存在與直播電商場景的匹配關系。有些商品适合直播,有些商品則不适合直接直播,需要進行一定的準備、操作、變形,才能實現更好的效果。
(1)非常行業标準化的知名商品,不适合無變形直接上直播
比如農夫山泉經典款的礦泉水、比如經典款可口可樂,比如官方原價版的iPhone(非首發版本)。這類商品本身标準化程度非常高,用戶基本不需要主播的講解來了解。标品上直播僅僅起到觸達用戶和宣傳的作用,是浪費了直播資源。
但是标品經過一定的操作與變形,則會變得非常适合直播使用。比如标品降價,就會成為非常好的引流品、鈎子品。在标品相當于硬通貨的前提下,降價銷售會引來流量。我們平時看到的直播間操作的1毛錢可樂,本質上和社區針對老年人的參加活動免費拿雞蛋,其實沒有什麼不同,都是引流,目标用戶不同所以商品不同而已。 再比如,品牌突然有了熱點、有了故事,标品上直播也會非常适合,理論上此時用戶買的不是商品,是熱點,是情懷。 就像“秋天的第一杯奶茶”這個熱點來臨時,即使是普通奶茶,上直播也可以形成銷售。蜜雪冰城甜蜜蜜的時候,上直播間自然也順理成章。
(2)決策周期非常長的商品,較難以在直播間直接形成轉化
比如買房、買車、出境遊、買大家電這種大宗消費,很難實現用戶看一次直播,就直接在直播間下單購買了。這類商品的購買階段,是要從潛在購買需求、到有購買需求、到有購買目标逐漸過渡的,且這個周期相對較長。一般不會在幾個小時内完成。
決策周期長的原因有多種,常見的原因包括,一種是高昂的價格,讓用戶決策之前需要反複比較考慮,因為決策錯誤帶來的改正成本會非常高,需要慎重決策。一種是決策依賴的其他因素比較多,用戶無法單獨根據商品自身品質決策購買,比如用戶買個出國旅遊的産品,要考慮假期、護照、語言等其他因素,甚至還要考慮同行人的這些因素。
針對長決策周期的商品,也不适合直接以賣日常商品的思路來進行銷售。從直播節奏上,主流直播間的搶購模式就不适合。 主流直播間都是用戶跟着主播的節奏走,“ 5,4,3,2,1,上鍊接,家人們,拼手速的時候到了。 最後一波庫存已售罄,下一個!” 長決策周期的商品,顯然更重要的是種草和建立連接,留住用戶。讓用戶到了購買階段真正下單時,将直播間商品作為優先選擇。
針對長決策周期的商品,從直播銷售技巧上,考慮到大部分用戶在短時間内難以買套房、定個出國遊、買一套家電,因此直播間針對這類用戶要做好,埋伏筆,留扣子。短時間決策買大宗商品有困難,但是花1分錢、1塊錢,甚至是較高的價格,買個過期不用可退的優惠券,就容易的多了。把長決策商品轉化成短決策商品,讓本來不适合直播的商品轉化成适合直播的商品。
當然,即使是長決策周期商品的直播間,也存在購買目标比較明确的用戶,也就是我們前面說的第一類用戶,他們已經在準備下單了,現貨銷售也很重要。
因此我們做未來券的時候,要保證總體上來說當下購買更加超值,但是買券同樣優惠,但是會稍微少一點點。(不過,如果大促為了蓄水,把用戶都聚集到某大促時間點下單,則可以是未來券比現在購買更便宜。
總結下來就是将長決策周期商品轉化為短決策周期商品,或者引流到其他更适合轉化的場景。
根據直播的核心目标用戶的特點,輕決策 易種草 普适性的商品更容易成為直播電商更容易銷售的商品。在這樣的商品要求下,分層次分析适合直播的商品類型如下:
結語
直播帶貨方興未艾,平台、商家、機構達人都希望在直播電商的賽道上有所斬獲。直播帶貨要成功,平台、主播、賬号、商品、優惠、流量、現場、場控、運營、服務、履約等等方方面面都會涉及,更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本文從一兩個角度進行了溝通探讨,抛磚引玉,以供參考。
作者:奈特
本文由 @夜觀星象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人人都是産品經理平台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