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版《三國演義》電視劇,諸葛出山那首《卧龍吟》,歌詞最後兩句極煽情:
“歸去歸去來兮,我夙願,餘年還做垅畝民。”
明明出山是好事,春風得意馬蹄疾。但這段歌情緻依依,了解後來故事的人,自然都心有戚戚焉。
這段是,老版創作者,真琢磨了。
小說原著,三顧茅廬後,諸葛亮出山,臨别囑咐諸葛均:
“吾受劉皇叔三顧之恩,不容不出。汝可躬耕于此,勿得荒蕪田畝。待我功成之日,即當歸隐。”羅貫中還來個後人題詩:
“身未升騰思退步,功成應憶去時言。隻因先主丁甯後,星落秋風五丈原。”
本來想歸去的,終于沒能歸去。
在嘉靖本裡,還加了段杜甫的:
“遺廟丹青落,隆中草木長。受命輔後主,不複落南陽。”
所以電視劇裡,“餘年還做隴畝民”歌詞出現時,恰是諸葛亮告别諸葛均。不複多言,就此去了。
用現代方法描述?
“多年之後,當諸葛亮星落秋風五丈原時,一定會想起他随先主出山時,曾想歸隐田園的承諾。”
老版電視劇另有個細節調整,比這個還戳心窩子。
原著諸葛亮于五丈原,卧榻上手書遺表給阿鬥:
“伏聞生死有常,難逃定數;死之将至,願盡愚忠:臣亮賦性愚拙,遭時艱難,分符擁節,專掌鈞衡,興師北伐,未獲成功;何期病入膏肓,命垂旦夕,不及終事陛下,飲恨無窮!伏願陛下:清心寡欲,約己愛民;達孝道于先皇,布仁恩于宇下;提拔幽隐,以進賢良;屏斥奸邪,以厚風俗。臣家成都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于臣在外任,别無調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餘帛,外有赢财,以負陛下也。”
這段,電視劇裡改了次序。77集《秋風五丈原》,諸葛亮寫遺表那段,隻描述了前半段。
77集結尾,大悲,還特意安排原著裡沒提的孟獲出來哭了一場,滿目缟素。
好,這段過了,劉歡已經唱完了《哭諸葛》。情緒最激蕩的時刻過去了。鏡頭一轉,諸葛亮墓前草木青青。
大概編導想:“觀衆情緒稍微定下來一點了吧?不難過了是吧?給你放個大招。”
忽然畫外音,諸葛亮讀了遺表:
“臣家有桑八百株,薄田十五頃,子弟衣食,自有餘饒。至于臣在外任,别無調度,随身衣食,悉仰于官,不别治生,以長尺寸。臣死之日,不使内有餘帛,外有赢财,以負陛下也。”
前面那段漫天紙錢是澎湃的大悲,這段對着諸葛墓,忽然将此前誠摯的遺言後半段放出來,作為這一集的結尾。
念完,本集結束。“暗淡了刀光劍影 遠去了鼓角铮鳴”起。
黯然銷魂,莫此為甚。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