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利福尼亞,東太平洋海岸上最耀眼的明珠,擁有42萬平方公裡土地,3900多萬居民,是美國人口、農業、經濟第一強州。
2018年,加州經濟總量達3萬億美元,連續多年超越英法等老牌大國,若将其視為一個單獨的經濟單位,加州可入列為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僅次于德國和日本。因此許多人紛紛認為,加州這麼多年來之所以一直鬧着要脫離美國“單幹”,核心原因是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做大”了,有足夠的能力可以闖出一片新天地了。
事實果真如此嗎?加州真的有能力脫離美國自己發展嗎?筆者搜集了一些資料發現,這個問題的答案似乎不太樂觀,加州有它自己不為人知的緻命軟肋。
今天,我們就來聊一聊,加利福尼亞的百年求水之旅,以及堅韌的加州人民為了換取發展所需的資源,逆天改命,曆時半個多世紀建立的規模宏大的“加州調水工程”。
加利福尼亞的地理位置
加州的“百年求水之路”衆所周知,加州是美國太平洋沿岸的門戶,地理位置優越,而且農業産能一直都是全美第一,在世界範圍内也都可稱得上是數一數二,農業是加州經濟騰飛最堅實的基礎。
可是誰又知道,在一百多年前,這裡曾和美國西部地區的景象一樣貧瘠不堪,富饒中央谷地(加州農業主産區)彼時還是一片黃沙遍地的荒漠草原,惡劣的氣候使得這裡隻能作為牧場,若不是因為19世紀中期這裡發現了金礦(淘金熱),根本不會有人會願意來到這裡,舊金山在淘金熱之前的人口僅有500人。
淘金熱以及後來美國東西鐵路大動脈的開通,為加利福尼亞的帶來了大量的人口和活力。從這之後,加州的人口便開始迅速增多,到1960年時已經形成了兩大主要城市群體,超過1500多萬人口,僅次于紐約州。
加州地形地貌
人口不斷增多的同時,加州的面臨的問題也越來越多,首當其沖的就是水資源短缺的問題。特别是在南加州,一開始隻是缺乏農業用水,後來連工業、飲用水供應都成了問題。
北加州因為有高大的内華達山脈可以阻擋太平洋地區的水汽形成降水,而且還有冰川融水,所以河流密集,水資源較為豐富,人們隻需要稍微疏導一下自然河流,就可以供應日常的工農業使用。
而相比之下,南加州的情況要差很多,降水稀少還不穩定,也沒有大型河流,所以在20世紀初期,洛杉矶的人口剛剛增加到十萬人時,就已經面臨了嚴重的供水危機,使得當地政府不得不思考如何從外地調水。
加州自然河流分布圖
從20世紀初期開始,洛杉矶地區在水危機的驅使之下,先後從歐文斯山谷、科羅拉多河、北加州等地調集淡水,建立了三條大型運河項目,以保證地區發展。
另外,地處中央谷地出口的舊金山灣區很快也遭遇了水危機,因為中央谷地的水在還未到達舊金山的地方就入海了,使得舊金山以及聖荷西等城市無法用到谷地水系的淡水。所以舊金山地區後來也開發了一條調水線路,從内華達山脈中的赫奇赫奇谷中修建水庫取水。
加州在建州後的一百多年時間裡,修建了數不清的調水運河,但總的來說,大型調水線路共有四條,分别從歐文斯谷、赫奇赫奇谷、科羅拉多河、北加州自然河調取淡水。在這當中,線路最長,耗資最大,施工最為艱難,造成生态破壞最為嚴重的的是通往洛杉矶地區的三條線路。(如下圖)
四大調水工程
榨幹加利福尼亞——洛杉矶三大運河歐文斯運河
歐文斯運河是洛杉矶最早開啟的大型調水項目,也是洛杉矶的三個調水項目當中“逐級提升水位”用法最少的一條線路。
在這條線路當中,歐文斯山谷是該運河的取水地,這條山谷的海拔為2500-1000米,兩側均是三四千米高的山脈,西側的内華達山脈則高達4300米以上,是美國最深的峽谷。
乍一看起來,歐文斯山谷似乎是幹旱少雨的地方,但事實上卻并非如此。
太平洋的大量水汽雖然是在内華達山脈另外一側産生降雨,但少量的濕氣還是會翻過山脈,在歐文斯山谷形成雨影,如同下小雨一樣,這使得歐文斯山谷被稱為小雨之鄉。
海拔位置高,地處雨影區,又擁有大量冰川融溪,所以歐文斯山谷很早就被判定為洛杉矶調水渡槽的首選。
歐文斯山谷三維圖
洛杉矶政府買斷了歐文斯谷中超過1200平方公裡的土地用水權,然後修建運河将這些水輸送到洛杉矶。1913年,全長359公裡的歐文斯運河全線貫通,洛杉矶用上了高山淡水。
很快,歐文斯山谷的生态系統遭到破壞,歐文斯湖迅速縮小,幾近幹涸,留下一個将近300平方公裡的巨型鹽堿地。
1970年,洛杉矶又變本加厲地從歐文斯谷修建了第二條運河,運走了更多的地表水,并從地下泵水給運河供水。此舉使得山谷内的地下水層過度消耗,許多植被大面積死亡,生态嚴重破壞。最終在民衆和環保組織的抗議之下,洛杉矶于2008年同意定期向歐文斯山谷内的下遊河流補水。
加州水利系統(虛線為運河)
科羅拉多運河上世紀20年代,洛杉矶發展迅速,歐文斯運河的水已經無法滿足城市用水需求。于是在1923年,他們又将目光投向了遠處的科羅拉多河,這是南加州唯一擁有的一條大河,盡管他們隻占有部分河道的一半,但他們仍對河水擁有使用權。
經過計算,從帕克大壩地區修築運河是最為經濟和安全的,于是他們就在加州和亞利桑那州交界的地方修建了帕克大壩,攔截了科羅拉多河的水,并修建運河。
1935年,科羅拉多運河修建成功,全長389公裡,每年可以從科羅拉多運輸1.5立方千米的水。這相當于墨西哥在《科羅拉多河用水協議》中所占的總份額。
在自然情況下,科羅拉多河每年流入海洋的水為20.1立方千米,加州僅一個運河就從中抽走1.5立方千米,這一調水舉動對于科羅拉多河下遊的日益枯竭,以及生态惡化究竟應該負有多大的責任,至今仍是一個極具争議的話題。
科羅拉多運河取水處
加州調水工程(也稱北水南調)到了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加州的人口發展已經位居美國前列,馬上就要趕超紐約州,而南加州的洛杉矶地區也在二戰之後急速發展着,并成為加州第一大城市群。
随之而來的是新的用水危機。
可是,此時的歐文斯山谷已經無水可調,科羅拉多取水又被各種指責和限制,高速發展的洛杉矶又該向誰要水呢?
南部是墨西哥,東部是荒漠,西部是太平洋,北部則是自己兄弟“北加州”,距離很遠,而且這位兄弟似乎也不是很富裕。
……
就在很多人一籌莫展的時候,一項統計數據傳到了人們的耳中:北加州中央谷地内的薩克拉門托河每年向太平洋排入20多立方千米的水,這可是比科羅拉多河的年流量還要大呀。而且這條河的南部還有一條聖華金河,流量也不差,都在同一位置入海。
如果能在這兩條河上修築水壩,将這些多餘的水悉數運往洛杉矶,這樣以後就可以不用再看科羅拉多河上遊州的臉色行事了,咱們加州内部自給自足,豈不美哉?
說幹就幹。1960年,加利福尼亞水資源部頂着輿論和當地人反對的聲音開始修建加州調水工程。他們計劃在河流的上遊修建大壩,然後利用逐級抽水的方式擡高水位,最終使運河翻越1000多米的山脈,抵達洛杉矶。預計每年可向洛杉矶輸送2.7立方千米的水。
北加州調水工程難點
這個工程的難點在于:
對于前者,他們采取在河流支流的上遊築壩來減輕對水生态的破壞。
而對于後者,則主要是通過隧道、抽水和虹吸來擡高水位,讓水自然流動。雖然成本極高,每年要花費6500萬度電能來抽水,但這卻是沒有辦法的辦法,洛杉矶沒有選擇。
1973年,全長489公裡的加州調水工程主線貫通,北加州的水被成功送到洛杉矶,洛杉矶繼歐文斯、科羅拉多河之後,用上了北加州的淡水。
可是,北加州之後,洛杉矶,乃至整個南加州該何去何從呢?這是一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不可否認,洛杉矶在加州的經濟發展當中的确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可是,洛杉矶地區有限的地理環境根本不允許這裡存在超級大都市。為了逆轉這一命運,堅韌的洛杉矶人修建了數千公裡的超級運河來為這座城市“續命”,但幾經周折之後有人卻恍然看到更為可怕的一幕:洛杉矶這座他們引以為傲的超級大都市,正在一步步榨幹加利福尼亞的血液。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