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近日舉行外長會,讨論烏克蘭局勢,商讨對俄進一步采取制裁措施。目前俄烏沖突還未結束,各方輸赢難以預測,但歐洲已經“很受傷”。
能源危機加劇
對于歐洲來說,俄烏沖突後追随美國對俄制裁毫無益處可言。歐洲當前對于俄羅斯存在極強的能源依賴。俄羅斯供應的天然氣約占歐洲天然氣消費量的三分之一,用于冬季取暖、發電和工業生産。同時,歐盟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原油進口來自俄羅斯,俄羅斯是歐盟最大的單一能源來源國。其中作為歐洲最大的經濟體,德國一半以上的天然氣和30%以上的原油供應來自俄羅斯。而法國大部分電力雖然來自核能,但依然依賴俄羅斯進口來滿足其對于化石燃料的需求。
從去年冬天開始,受全球大宗商品價格上漲、歐洲能源轉型等因素影響,歐洲能源價格開始飙升,面臨能源危機。而在俄羅斯宣布軍事行動之前,俄烏局勢升溫加劇了歐洲市場對于俄羅斯供應中斷的擔憂,天然氣價格再度上漲。随着俄烏沖突爆發,德國暫停“北溪-2”天然氣管道項目認證程序,更加重了歐洲對未來天然氣短缺的焦慮。“北溪-2”正式投入運營可為歐洲每年運輸約550億立方米天然氣,而如今管道的投産變得遙遙無期。
2月23日,拜登宣布将針對負責建設“北溪-2”的公司及其高管實施制裁,并稱該舉動為針對俄羅斯采取的初步措施。美國看似是對俄羅斯進行制裁,實則出賣了歐洲的利益,歐洲未來将為能源供應不足付出代價。随着歐洲天然氣短缺問題的加劇,美國又将趁機兜售本國生産的液化天然氣,可謂借“雪中送炭”的名義“趁火打劫”。
大批烏克蘭人湧入避難
歐盟委員會負責内部事務的委員于爾娃·約翰松27日說,已有30多萬人從烏克蘭來到歐盟國家,預計未來會有更多人到來,歐盟需要做好應急計劃。約翰松說,目前到歐盟國家的烏克蘭人大多有3個月的免簽居留權,并未申請難民身份。
為方便避難者入境,波蘭24日取消了關于入境需要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的限制,而這一舉動極有可能給波蘭的防疫工作帶來困難。在2015年爆發的歐洲難民危機中,波蘭政府拒絕接受歐盟的難民分配協議,因此至今波蘭尚無應對大規模難民潮的經驗。
2月26日,一些烏克蘭人抵達波蘭邊境口岸梅迪卡。新華社記者周楠攝
根據此前美國政府預計,俄烏軍事沖突或将導緻100萬到500萬名烏克蘭公民淪為難民,烏克蘭國防部則預計數字為300萬到500萬。俄羅斯當前已經開始接收從頓涅茨克、哈爾科夫、盧甘斯克方向湧入的難民,而距離俄烏邊境較遠的烏克蘭中部和西部民衆大概率選擇周邊的東歐及中歐國家。
美國對烏克蘭難民潮的回應頗具諷刺意味。白宮發言人普薩基24日稱,美國也為接收烏克蘭難民準備就緒,但估計他們更想去歐洲國家。
戰略自主更難
與美國不同,歐洲與俄羅斯在地緣與經濟上聯系極為緊密。在烏克蘭問題上,美國不斷鼓動戰争,而歐洲則希望促進沖突方對話,通過談判和平解決矛盾分歧。2月以來,随着俄烏局勢日趨緊張,歐盟主要大國法國和德國領導人都展開了十分密集的外交斡旋,希望歐洲能夠在緩和烏克蘭危機上發揮作用,改變美俄主導局勢的狀況。
随着俄烏沖突爆發,歐盟不僅暴露了自身作用的局限性,而其追求的“戰略自主”也受到打擊。法德參加的旨在調解烏克蘭危機的“諾曼底模式”已經岌岌可危,法德調停下簽署的新明斯克協議也難以維系。而美國通過俄烏沖突坐實了歐洲面臨安全威脅,歐洲在安全上将更加依賴美國。在26号公布的一段采訪中,美國總統拜登公開談及芬蘭和瑞典加入北約的可能性。
2月24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比利時布魯塞爾的北約總部出席記者會。新華社記者鄭煥松攝
歐洲實現“戰略自主”依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首先歐盟成員國在獨立防務問題上始終搖擺不定,而且各懷心思。其次,當前歐洲面臨外憂内患,雖然通過烏克蘭危機更加清醒地認識到不能完全依靠美國,但短期内難以擺脫對美國的防務依賴。
本人僅代表個人觀點
監制:包爾文 闫珺岩
作者:華中農業大學教授王戰 武漢大學博士田斯予
編輯:孫萍 馬骁 金正 程大雨
來源:新華國際頭條微信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