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汽車

 >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

汽車 更新时间:2024-06-28 14:24:30

【太平洋汽車網 新車頻道】要談到奔馳的中型SUV,最早可以追溯到2008年的GLK,當初以帥氣硬朗的風格吸引了全球消費者的目光,随後改名轉型成GLC,更一舉成為奔馳旗下最賣座車型,無論在海外還是中國,都成為推動奔馳銷量連年創收的主力引擎,自從問世以來,全球已累計260萬位車主的青睐。而根據梅賽德斯-奔馳今年4月初公布的第一季度業績數據,GLC在今年前三月在全球共交付了100,400輛,超過十萬輛的銷售也使其占了品牌銷量總數的20.27%,等同于第一季所售出的奔馳新車,就有超過五分之一為GLC!

現款在售的GLC已經曆了7年的歲月,雖然依然不愁賣,但畢竟血緣關系密切的C級也已經在不久前換代,地位重要的GLC當然也不能落後太久,因此也跟随新C級的MRA2平台一并進化到第二代,并于6月1日在線上全球首發。換代GLC雖然在風格上談不上有巨變,但全新的平台、全新的内飾和升級後的各項配置、動力,都足以使它繼續成為奔馳麾下的"尖子生"。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1

風格維持不變 首搭"開眼角"式大燈設計

或者上一代的GLC造型設計實在是太成功了,和諧的比例和圓潤的線條走向雖然談不上激進有型,但勝在能夠符合大多數消費者的審美口味。因此來到新一代GLC,第一眼上看去會發現奔馳并不打算給新車來到翻天覆地的變化,畢竟GLC大多數情況下還是一款family car般的存在,中庸的外表在大中華市場向來是不容易出錯的。雖然新一代GLC也毫無意外地沿用了W206 C級的外觀設計風格,但設計師并未偷懶而直接複制貼上,隻要您細心多觀賞幾眼,會看到換代GLC擁有全新設計的前後大燈樣式、輪毂造型和稍有變化側腰線,總之,一切都隻會在既定的設計條框内作出變化,無驚無險。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2

目前新世代的奔馳設計語言幾乎都是采用較為圓潤的梯形進氣格栅,大燈形狀方面,新一代GLC可算是與A級和CLS級站在同一個陣型(換代C級與W223 S級的"尖尖眼"算是同一個陣型)。倒三角的大燈設計是其設計争議所在,發表之初有不少車迷指出這套前臉遠不及上個世代的奔馳車那般大氣優雅,也有人覺得這個設計方案還是蠻時髦的,不知您又覺得是否合口味?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3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4

新一代GLC有兩款格栅造型可選,從目前發布的官圖來看,以PHEV插混版和純燃油版來作出區分。先看插混版,這套前來的整體形狀與現款較為接近,但邊角的處理更為柔和,其中AMGLine的格栅飾有3D星形圖案,針對保險杆細節處理将進氣口加大,同時倒梯形水箱罩内采用了"三叉星"的飾版,在霸氣與精緻感上都獲得提升。而燃油版車型的格栅為六角形直瀑式設計,下方保險杠也有更大面積的鍍鉻裝飾圈。總的來說,前者運動感,後者突出典雅和簡潔。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5

前大燈是新一代GLC變化最大的地方,采用了"開眼角"式的設計,倒三角的形狀與奔馳CLS、A級等車型的設計語言相近,但GLC就顯得較為圓潤,大燈頂部的日行燈直接與進氣格栅相連接,另外,Matrix 多光束大燈為标準配置,頂配車型還可選Digital Light智能數字大燈。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6

(擁有高分辨率Digital Light智能數字大燈可以使燈光有針對性地分布,其投影功能允許駕駛者與其他道路使用者進行交流,這一功能在夜間尤為有用。例如通過投影引導線、符号和動畫使駕駛更安全。智能技術通過聚光燈功能突出危險區域中的行人,并通過投影方向點明确他們的位置,這樣夜間駕駛的時候也可以降低一些潛在的危險。)

車身側面并沒有翻天覆地的變化,但在刻意減少闆件線條下,新一代GLC保留了不太明顯貫穿式腰線,配合下裙線提升了力量感。原本平直的窗線下沿變成了和GLA相似的向上揚起。另外,現款的雕刻式腰線位于門把手下方,新款改為前後大燈延伸出來,并分别與前後車門處淡出消失。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7

(新一代GLC将C柱之後的三角窗尺寸增大,順應了新車提供第三排座椅選裝的新變化,這樣第三排乘客也可以獲得良好的車内視野。)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8

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别為4718mm X 1890mm X1640mm,軸距為2888mm,對比海外現款标軸車型,新車在長度和軸距分别都略有增長,寬度保持不變、高度降低了4mm,尺碼放大不隻有助于車内乘坐空間增長,行李廂容量亦從550公升進步到620公升。另外,新車在長度和軸距都更加靠近國産的長軸距GLC,日後的國産版即使有所加長,估計也不會太突兀。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9

車尾方面,藉由上揚的車窗底部線條,營造出更加動感的車尾視覺效果,尾燈采用與新C級、S級相似的三角造型,不過中間看來應有一條燈具相連,車側改變部位還有車側後視鏡由三角位置移至門闆,具有外觀運動化與降低A柱死角範圍的雙重好處。圖中白色的插混AMGLine外觀套件車型,換上更具張力的前、後保杆造型并将輪拱改為車身同色裝飾,輪毂可選擇18~20英寸等各種式樣以及可以再選配夜色套件來增進帥氣程度。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10

官圖中的兩款高配車型均為20英寸的輪毂,插混版為五輻式設計、燃油版為密集條輻,質感都頗為亮眼,預計在中低配車型上還會有更加豐富的輪毂樣式和尺寸選擇。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11

插混版和燃油版在車尾上主要區别為保險杠的樣式,前者用黑色套件包圍,僅排氣管位置為抛光鍍鉻材質,後者采用大面積鍍鉻裝飾套件,視覺上更顯豪氣。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12

同步新C級内飾/内嵌第二代MBUX人機交互系統

新一代GLC在内飾設計上也一樣延續了C級車的豪華遊艇概念,12.3英寸的液晶儀表盤 11.9英寸的OLED觸控豎屏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為了便于操作,中控屏幕還向駕駛者微傾斜了6度。此外,整個中控設計的細節處也可以看到明顯來源于新C級,包括飾闆的弧度轉角、以飛機渦輪為設計靈感的空調出風口等等,諸如此類的細節都能讓乘客感受到奔馳對豪華座艙的深刻理解。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13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14

(中控上半部與飾闆之間精巧地區隔開來,創造水平線視覺上的寬宏氣勢,搭配柔軟的ARTICO仿皮材料,下方的面闆也有多種花紋可選。)

中控屏内嵌第二代MBUX人機交互系統,這套車機在新世代奔馳轎車上都已經出現過,車機支持OTA升級,并配備MBUX智能家居功能,可實現空調、燈光、百葉窗與家用電器的遠程控制,預計未來國産長軸距版本還将針對中國市場進行本土化适配。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15

而12.3英寸的液晶儀表同樣提供四種顯示樣式(Discreet、Sporty、Exclusive、Classic) 還有三種模式(導航,輔助,服務)個性化選擇,内部信息選單編排邏輯也大幅簡化,高級感和内容豐富程度都十分到位。另外全車僅保留基礎觸控按鍵如大燈、雨刷開啟等,同時故障警示燈、車内空調控制、車用系統、指紋辨識系統等留于中央屏幕下緣,而左右二側電動調整座椅則是采用壓力觸控的方式。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16

新一代GLC繼續采用符合人體工程學設計的座椅,優美的弧線糅合舒适度和車廂美觀度,各種配色、材質亦一概奉上。值得一提的是,新車還可提供第三排座椅選裝,這一點小編覺得頗為慶幸,因為奔馳沒有把其列為某車型的标配,畢竟中型SUV的長度有限,第三排座椅的乘坐空間經常非常尴尬,将這個配置列為選裝項,則可以留給部分剛需人士。

其他标準配置上,新車包括加熱前排座椅、天窗以及無線Apple CarPlay和Android Auto功能。選裝配備包括HUD擡頭顯示器、Nappa皮革裝飾、加熱方向盤、無線手機充電以及AMG車身造型和内部裝飾。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17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18

(超大尺寸的HUD擡頭顯示可以把詳盡的車輛資訊、越野信息和娛樂系統統統投射到擋風玻璃上,簡潔又不會看花眼的UI設計能保證駕駛者可以瞬即讀取重要行車信息,此外,這套HUD可以實現AR實景導航。)

除了車身長度增加60mm之外,前輪輪距多出6mm,後輪輪距更變寬23mm,軸距則又延長15mm,來到2,888mm,這換來更為寬敞實用的行李置物空間,從550公升一口氣擴大到620公升。這對使用者來說應該相當便利,更适合長途旅行、家庭出遊、露營等需要裝載大量物品的各種活動。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19

動力選擇豐富/增設插混版本

在動力布局上,新一代GLC會提供相當豐富的選擇,包括汽油、柴油、插電式混動以及純電動版本。其中,汽油版車型采用M254 2.0T發動機 48V ISG電機的輕混組,高功率版最大輸出258馬力和400牛米,ISG電機提供額外的23馬力和200牛米,匹配9速自動變速箱。

新一代奔馳GLC動力布局
車型驅動模式最大馬力(PS)峰值扭矩(N·m)傳動系統
GLC 200 4MATIC油電輕混2043009G-TRONIC
GLC 300 4MATIC258400
GLC 220 d 4MATIC197440
GLC 300 e 4MATIC插混313550
GLC 400 e 4MATIC381650
GLC 300 de 4MATIC335750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20

新一代GLC的第4代PHEV插電式油電混合動力系統使用2.0T四缸發動機,透過電動化大幅加強性能表現。這套動力系統的電動馬達輸出達100kW,扭力達到44.9公斤米。搭配31.2 kWh高壓電池組,WLTP純電續航力超過100公裡,最高車速限制在140km/h。充電可使用11kW交流充電設備,也支援60kW直流快充,30分鐘便可完成充電。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21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22

新一代GLC全系搭載最新世代Driving Assistance智能駕駛輔助套件,其中包含新增以及多項大幅進化的功能,能夠減少駕駛負擔,提供更為舒适與安全行車環境。當危險來臨時,系統能夠即時并且避免或降低碰撞傷害。

其中,Active Distance Assist DISTRONIC主動式車距控制輔助功能可應對靜止車輛的速度,從原本60km/h提高到100km/h,即使在高速公路上也具備一定實用性。Active Steering Assist主動轉向輔助系統新增搭配360°全景攝影鏡頭的車道偵測功能,在低速時更能發揮作用。Traffic Sign Assist交通标志輔助系統現在可以辨識車道上方龍門架的标志,還有道路施工标志。

鑒于新車擁有更強大的偵測裝置,停車輔助系統在轉向時可以更好地協助駕駛,用家在MBUX資訊娛樂系統内也能看到較容易理解的視覺圖像,如果車主選配後軸轉向系統的話,該功能也會與停車輔助功能整合在一起。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23

底盤方面,新車采用前四連杆、後多連杆式獨立懸挂結構,并将标配新一代4MATIC四輪驅動系統,還将擁有4.5度的後輪轉向技術。在越野性能上,新車标配越野駕駛模式和 DSR(下坡速度調節),通過兩塊中控大屏,與越野操作相關的所有駕駛功能都可以在一個屏幕上輕松控制,駕駛者還可以看到各種清晰的越野信息,包括傾斜度、坡度、地形高度、地理坐标和指南針,甚至還可以看到車輛在地形上的當前位置以及前輪的轉向角,如果後輪轉向可用,則顯示後輪的轉向方向。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24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25

("透明機艙"功能是新一代GLC駕駛輔助功能的一大賣點,在越野模式下,這一功能可通過360°攝像頭拍攝并在屏幕上生成車輛前部下方的虛拟視圖,包括前輪和轉向位置,這樣駕駛員也可以對道路上是否有大石頭、深坑或深淺不明的積水區域心裡有數。)

競争對手

現款GLC自國産加長以來,憑借三叉星的品牌影響力和優雅豪華的車廂,俘獲了不少國内消費者的歡心,并常常占據高端SUV銷量排行榜的前幾名位置,登頂Top 1更是家常便飯,根據乘聯會公布的4月銷量數據,GLC以8909輛的成績占據該榜單的冠軍位置,在各家都有明顯幅度下滑的時勢下,表現實屬穩定。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26

寶馬X3

官方指導價:39.69-47.98萬元

雖然GLC每個月不愁賣,但作為最直接競争對手的寶馬X3同樣是不可小看的家夥。全系2.0T 8AT的動力匹配和寶馬一貫的精準穩健駕控體驗,使其性價比也很足并且相當靠譜,不過,現款X3也推出了有一段時日了,雖然處于中期改款階段,但比起新世代的寶馬車和這次推出的新一代GLC,仍略顯陳舊.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27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28

奧迪Q5L

官方指導價:39.68-48.70萬

當奔馳GLC和寶馬X3每月鬥得你死我活之時,同為BBA一員的Q5L就顯得有點落寞了,雖然在4月高端SUV榜單上排行第三,但四千多輛的銷量和奔馳寶馬至少七八千的銷量相比,還是差距明顯。其實Q5L在産品力上并沒有太大毛病,優惠力度還非常大,廣州地區最大優惠甚至可以看到7萬元以上,不過,Q5L和第二代Q7一樣,設計和整體氣場比起上一代大為失色,過于沉悶無聊的内飾也令人忍不住轉投華麗麗的奔馳陣營。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29

新一代奔馳glc發布(新一代奔馳GLC終于發布)30

編輯點評

作為奔馳旗下最受歡迎的車型之一,換代GLC很高明地采用了穩紮穩打的路線,雖然内裡已經升級了全新平台,但設計風格、中控裝潢以及智能化配置等都已經在C級、S級上做過實驗,在确定可行的情況下,肩負銷量重任的GLC方可放心繼承前人的優勢。有關新一代GLC的上市日程,此前就有消息指新車将于2023年引入國産,如無意外的話,屆時新GLC将會又一次抛離對手。(圖/文/攝:太平洋汽車網 楊嘉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汽車资讯推荐

热门汽車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