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右上方“關注”,第一時間獲取科技資訊、技能攻略、産品體驗,私信我回複“01”,送你一份玩機技能大禮包。
---------------------------------
近段時間,内存融合或者說内存拓展技術,經常被不少手機廠商在宣傳中提及。根據各家廠商介紹,通過内存拓展技術,原本8GB内存的手機可以變成10GB/12GB,12GB内存的手機則可以變成15GB/19GB。對很多重度手機用戶而言,内存似乎永遠都不夠用,而這種技術看起來似乎正是為他們準備的。
華為此前曾為Mate 40/Pro系列推出内存擴展技術,可實現8GB内存頂10GB内存的效果,但是此後再無後續。近日,根據微博知名數碼博主透露,華為在内存拓展技術上有所突破,預計未來将會适配更多老款機型,還有可能随鴻蒙OS拓展到更多機型和設備上。
問題來了,因為各家手機廠商在宣傳時模棱兩可的原因,很多網友對這項技術都有不少疑問,這種憑空給手機增加内存的技術到底是怎麼一回事?所謂“内存拓展”真的可以達到廠商宣傳的效果嗎?今天小雷就為大家揭秘。
所謂“内存融合”對普通用戶而言,别說“内存融合”技術,就連内存、閃存、UFS 3.0、LPDDR5等經常出現在手機宣傳頁中的參數都很容易混淆。要了解“内存融合”的概念,我們不妨從内存、閃存的介紹開始。
事實上,内存(RAM)、閃存(ROM)都是誕生在電腦時代的概念。内存一般指直接受處理器控制與管理的易失性存儲器,主要用于存儲短時間使用的數據,并作為系統運行時的數據動态緩沖區來使用。閃存一般指永久性保存信息的存儲器,雖然性能不如内存,但是可以長期保存數據,通常用戶在手機裡存儲的圖片、照片、視頻等數據,都是被存儲在閃存裡的。
所謂“内存融合”技術,聽起來好像很奇妙,實際上并不複雜。早在計算機時代,“内存融合”技術就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其中我們最熟悉的,莫過于Windows系統上的虛拟内存技術。
使用Windows系統的虛拟内存功能,用戶可以在任意一塊磁盤上劃分出一塊“虛拟内存”分頁。每當程序快要擠滿内存(RAM)的時候,Windows系統就會自動将部分程序劃分到“虛拟内存”中,等到用戶調用時再移到内存裡面。這樣不僅緩解了内存不足的問題,也能提升後台應用的使用效率。
到了移動時代,紮根于Linux的安卓系統同樣支持虛拟内存功能。早在安卓2.2時期,谷歌就已經允許用戶通過swapper2這類軟件自行劃分SWAP分區。考慮到當時安卓手機RAM規格普遍偏小,确實有不少玩家購買高速SD卡結合這項技術提高後台能力的。
(注明需高速SD卡)
除了SWAP以外,在安卓4.4時期出現的zRAM壓縮内存技術,則是另外一種比較常見的手機虛拟内存技術。所謂zRAM技術,就是将用戶手機内存裡的一部分劃分出來,将後台應用和前台應用的不活躍代碼部分壓縮存進zRAM,需要的時候再将數據解壓出來。目前國内各家廠商的旗艦手機基本都會默認開啟zRAM功能,通過降低數據規模的方式變相增大内存。
在十年後的今天,各家廠商新研發的“内存融合”技術對比以往的技術有何不同呢?在華為的介紹中,我們可以看到餘承東特别強調“内存閃存融合”和“動态分組壓縮”兩大特點,這正是SWAP技術和zRAM技術的兩大核心特征。
由此看來,目前各家廠商在用的應該是zSWAP技術,即SWAP技術和zRAM技術的結合。zSWAP技術會先将運行内存中後台應用和前台應用的不活躍代碼部分進行壓縮,然後存進閃存中。這樣的做法理論上可以減少閃存頻繁讀寫帶來的損耗,同時不會占據原本的内存資源,也是目前最合理的做法。
并非神乎其技
衆所周知,手機的内存越大能夠同時打開的APP就越多,而在智能手機功能越來越豐富的情況下,用戶對于同時運行多個APP顯然有着一定需求。正因如此,各家廠商才會極力推崇“内存融合”技術。然而,雖然“内存融合”技術聽起來很美好,但這并非沒有代價。
傳統的SWAP需要在閃存上劃分“虛拟内存”分區并加以頻繁讀寫,而閃存的讀寫速度和使用壽命遠不及内存,所以這種讀寫頻率高的場景容易損壞存儲空間。zRAM不僅需要占用手機原本的内存空間,還需要頻繁調度CPU進行解壓縮工作。如果手機配置不行的話,當zRAM和SWAP技術一起運行時,它們會一直占用處理器和内存、閃存資源,拉低安卓手機的處理能力,反而可能降低手機的使用體驗。
那麼這項功能實際體驗如何?根據小雷調查,有酷安網友使用某品牌新款中端機進行實機測試,在正常的情況下,默認8GB内存打開16款應用和4款遊戲,最終僅有4款應用和1款遊戲留在後台;開啟内存融合,系統将内存擴展至11GB,此時再次打開相同的App,則有6個應用和2款遊戲留在後台。
這樣看來,“内存融合”的效果好像還挺明顯的?但是重點來了,雖然在“虛拟内存”的作用下,手機的後台能力獲得了比較顯著的提升,但是用戶可以明顯感覺到多開應用後手機不如一開始流暢。如果用戶嘗試調用比較早打開的後台應用,雖然應用是熱啟動的,但是啟動速度明顯偏慢,這應該就是閃存速度不及内存的表現了。
證明這一結論的絕佳案例就是一加7 Pro,一加曾經大力宣傳“RAM Boost”技術,因此我們現在依然能在一加論壇搜索到不少實測的帖子。從測試結果來看,6G版用戶在開啟該功能後,後台能力确實有所加強,但是手機會出現較為嚴重的卡頓;12G版用戶表示開啟後毫無壓力,但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本身就很難把運存用到頂,大部分情況下并不會啟動到虛拟内存。
總結
從測試結果來看,目前市面上的“内存融合”技術其實并不是低配手機的福音。低配手機的處理器和存儲規格都比較弱,在“内存融合”的情況下手機性能受到影響,反而降低日常使用體驗。高配手機的處理器和内存規格倒是足以支持“内存融合”帶來的負擔,但是一般高配手機的内存基本是夠用的,而且過多的應用後台也會導緻續航不理想。
當然,這是針對目前市面上可以測試到的“内存融合”技術得出的結論。作為一家以技術著稱的企業,華為的“内存融合”技術肯定不隻是單純地利用虛拟内存技術拓展内存而已。在鴻蒙OS優秀的後台管理機制、電量管理機制以及SFS 1.0高速閃存的加持下,華為是否能夠将目前存在的技術短闆補足,讓用戶獲得穩定的性能體驗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
作者:雷科技團隊,緻力于聚焦科技與生活,關注并私信回複“01”,送你一份玩機技能大禮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