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表》是大家初中學過的,一篇耳熟能詳的課文,它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時,上給劉禅的表文。
222年,劉備在夷陵慘敗給江東名帥陸遜之後,一病不起,次年就病逝于白帝城。劉備病逝時,劉禅才十幾歲,他放心不下,所以将劉禅托付給了諸葛亮。劉備這一走,讓整個蜀漢的重任都落在了諸葛亮的肩上。諸葛亮先勵精圖治,讓蜀漢國内穩定,經濟恢複後,他就為了“匡扶漢室”,準備北伐,攻打曹魏了。出征之前,諸葛亮放心不下,所以給劉禅上了一份出師表。
在《出師表》中,諸葛亮規勸劉禅廣開言路、嚴明賞罰,親賢臣遠小人等。諸葛亮希望劉禅為了蜀漢,能多用賢臣。諸葛亮還在《出師表》中,為劉禅推薦了4位正直的、有才幹的大臣。諸葛亮活着時,用人權在他手中。諸葛亮去世後,劉禅有沒有重用諸葛亮推薦的4位賢臣?
一、郭攸之
郭攸之,字演長,南陽人(今河南南陽)。諸葛亮很賞識他,在出師表中稱贊他“此皆良實,志慮忠純”。
郭攸之性格溫和,才學出衆,在當時很有名氣。224年,他被蜀漢任命為了黃門侍郎。随後,又将其提拔為了侍郎。諸葛亮對郭攸之青睐有加,很看好他。蜀漢大臣廖立曾評價郭攸之:“從人者耳。不足與經大事,而作侍中”,郭攸之隻是一個善于附和别人的人罷了!沒有自己的主見,不能和他共謀大事。諸葛亮聽到廖立如此評價郭攸之,十分不滿,将廖立貶為了庶民。
諸葛亮去世後,郭攸之并沒有多少突出的表現,劉禅也沒有重用他。可見,廖立對他的評價也不無道理。
二、費祎
費祎和諸葛亮、蔣琬、董允并稱蜀漢四相,是蜀漢的一位有名的治國能臣,才華很出衆。費祎曾代表蜀漢出使東吳,面對孫權、諸葛恪、羊茞等人的刁難,他據理以答,辭義兼至,始終不為所屈。孫權非常欣賞費祎的才華,對他禮遇有加。在蜀漢内部,魏延和楊儀爆發矛盾後,也是費祎從中調停,緩解了兩人的矛盾,确保了蜀漢内部的穩定,這讓諸葛亮十分看好費祎。
諸葛亮病重後,劉禅派使臣詢問諸葛亮,誰能接替他,諸葛亮向劉禅推薦了蔣琬和費祎。諸葛亮去世後,費祎接替諸葛亮做了尚書令。蔣琬去世後,劉禅讓費祎做了尚書令。蔣琬和費祎做蜀漢丞相期間,蜀漢采取了休養生息的政策,讓蜀漢國内經濟得到了恢複。224年,曹魏大将曹爽和夏侯玄,率兵攻打蜀漢,費祎率兵擊退了他們。253年,費祎被曹魏降人郭修刺殺。
三、董允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向劉禅推薦的第三人是董允。董允也是蜀漢四相之中的一位治國能臣。
董允的父親是劉璋手下重臣董和。劉備奪得益州後,依舊重用董和,讓他和諸葛亮共同主持自己府内的事務。董允的才華非常出衆,年輕的時候,就已經和費祎聞名于蜀中了。劉備将劉禅冊封為太子後,就讓董允與費祎做了太子舍人,讓他們兩人去輔佐劉禅。劉禅稱帝後,将董允提拔為了黃門侍郎。董允為人正直、是非分明,劉備、諸葛亮、劉禅3人,都很器重他。
丞相費祎去世後,劉禅就讓董允做了中書令。董允能力很出衆,他執掌大權的時候,劉禅的寵臣黃皓,因為忌憚董允而不敢胡作非為,董允去世後,黃皓在劉禅的縱容下,成了禍國的奸佞。
四、向寵
諸葛亮在出師表中,還稱贊了一位武将,他就是向寵。向寵是蜀漢重臣向朗的侄子,也是非常優秀的。
劉備時期,向寵就已經得到了劉備的重用。劉備率兵攻打吳國時,在夷陵慘敗給了陸遜,他手下的數萬大軍,幾乎損失殆盡,但向寵的表現可圈可點,他率兵的士兵完好無損,全身而退。這讓向寵得到了劉備的稱贊。諸葛亮在《出師表》中,也稱贊向寵“性行淑均,暢曉軍事”。
諸葛亮北伐期間,就讓向寵做了中領軍,負責執掌蜀漢的禁軍。諸葛亮非常器重向寵。諸葛亮去世後,向寵也得到了劉禅的重用。240年,蜀漢漢嘉地區發生蠻夷叛亂後,向寵率兵去平叛。兩軍交戰時,向寵不顧自身安危,身先士卒,奮力沖殺,最後在混戰中不幸被叛亂殺害。
諸葛亮為劉禅推薦的4個人,除了郭攸之表現平平,沒有得到劉禅的重用外,其他3人,費祎、董允和向寵,才能都很出衆,得到了劉禅的重用。尤其是費祎和董允,成了蜀漢的治國能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