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李睿珺執導的《隐入塵煙》,很真實;
雖然劇情背景是大西北的農村底層生活,但影片中或多或少總有那麼一個或兩個場景,是存在許多北方農村孩子成長記憶中的;
踩泥漿,曬土坯蓋房,屋檐下的燕子窩,年年等燕歸來;養着幾頭豬,幾隻雞;
種麥子,收麥子,曬麥場揚麥子,風雨吹倒玉米杆,掰苞米,賣糧食;
無論條件相對較好或不好,隻要耕種農作物,該做的這些農活一樣都不會少;
收完麥子,坐在麥場或地頭,就是一頓午飯;
看完整部影片,暫不去感慨農村貧農最底層生活的艱難,也不去感歎故事主人公“有鐵 貴英”的不幸;
但影片中的背景環境,以及務農的勞作,讓我聯想到前幾天專家刷屏的建議;
“專家建議農民在縣城買房住,開車回村種地,認為如果農村的生産經營不受影響,主張農民到縣城裡去住的。在縣城裡,一個人享受到的公共服務,能接受到的信息,增長的見識,和農村的環境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對于提升農民的個人的素質,是非常必要的。對于農民在住在縣城後如何繼續種地的問題,如果一些農民仍然需要在農村種地,他可以需要的時候開着車過去種地,但是他長期住在縣城。而且農民在縣城裡面的話,醫療、教育、生活環境等都會有很大的改善,也享受到城市文明和現代文明。”
當看到這樣的專家建議時,我是呵呵笑的,可是笑着、笑着......又感覺到悲哀;
就像是,不識五谷不分時令季節的人,偏偏在管理農業種植的位置上,這分明是兩個世界,不識人間煙火;
農民在縣城買房住,開車回村種地;通過幾個方面的現狀,看看它的可行性;
何為農民,務農;真正種地勞作的,玉米、水稻、小麥這些糧食作物,瓜果蔬菜,都是務農勞作;80,90後很多農村出來的孩子,雖然有農村戶口,但很多已經不再務農勞作,而是在城市上班工作,便也不再算作農民;
(一)時間,無論南北方務農勞作的人員,一般早起特别早,真正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歸”但現今務農勞作,也不能完全符合此時間,我是北方人南方農村不太了解,但也說說自己了解的北方農村種植蔬菜大棚的務農生活。
夏季,日間時間長,天蒙蒙亮便起了,一般父母4:30,5:00左右就起了,5:30左右吃早飯,然後早早去大棚,甚至有時候早餐隻是捎帶上,直接去大棚;
冬季,日間時間短,但早上也是在6點左右起,太陽冒出來時,大棚上的保溫卷簾,一定得拉起來,現在多數使用機器設備--卷簾機,早幾年時期,2011,2012年左右的時候家裡還是手拉保溫簾,那時候農村勞作人員的手,真的與羅中立油畫《父親》中的手一般無二,天氣幹冷凍裂,依然不間斷勞作;
蔬菜大棚(種植絲瓜或彩椒),在采摘期間,父母的勞作時間基本是連軸轉,晚上8,9點吃完晚飯,休息兩三個小時,11點或12點左右,就去大棚采摘,裝筐,一般3~4個小時摘完(300~600斤左右),采摘完淩晨3,4點左右開車(農用三輪車,燒柴油)到收貨市場賣出;
回來後根本沒有休息時間,多數農村家庭會有兩三個大棚,賣完回來可能有個大棚内今日也該澆水了,一晚上隻能采摘一個大棚的,所以兩三個大棚,輪流采摘、澆水,摘完一茬,藤蔓或許又該落一落,保證瓜果長好;基本屬于連軸轉;
(二)日常勞作,種植維護:日常常規勞作,冬季,蔬菜大棚保溫卷簾,早晚需要拉起、放下;夏季,蔬菜大棚需要根據天氣(刮風、下雨、日照)随時開縫通風,多數時候早上或上午10點左右拉開,下午3,4點左右關閉,如果突然刮風下雨,需要及時去關閉,(村裡住房到大棚隻有5~10分鐘左右的電動車路程。)
例如:兩三個大棚的,有可能有的大棚土地裡有根線蟲(土壤中附着農作物根部,影響植株生長),那麼每個大棚裡都要單獨備一套勞作的衣服鞋子,出入替換,以免感染其它大棚;
如果每日穿越縣城到農村種地,必然是要走主要交通道路的,大型貨車及私家車等較多,發生交通事故的概率也許會增加;(因為很多農村耕種地,距離自己的村子并不遠,多數不需要穿越主要交通道路,走鄉下小路即可到達。)
如果在縣城小區居住,到農村大棚或自家耕種土地距離多少呢?風雨不良天氣是否來得急呢?采摘完出售到農貿收貨市場,又有多遠距離呢,大型收貨的農貿市場會建設規劃在居民小區之間嗎?況且蔬菜作物種植不同,也會分散很多獨立收貨市場;
突遇風雨天氣,尤其半夜起來的這種,要從縣城趕回來嗎?
(三)交通工具及農用工具,普通農村務農家庭,如果沒有私家轎車,那麼基本會有:農用三輪柴油車、電動三輪車、兩輪電動車一輛或兩輛、或再有輛自行車等,這些是基本日常交通工具;那麼農用工具,大型:手扶或四輪打地機、犁地機等,小型:鐵鍬、爬犁等,部分家庭也會自有;
這類的打地機,是否有空間放在哪裡?
耕地的毛驢爬犁,又或四輪拖拉機,非耕地期間放在那裡?
如果居住在縣城小區,是否有足夠的空間滿足各類農用工具放置,就算車庫有點空間,小區物業允許每日帶着泥土的車輪不停的出入小區嗎,便于小區環境及物業管理嗎?
大棚上更替的塑料薄膜,保溫被等放在哪裡呢?
收糧或采摘的農作物是否有空間臨時擱置?一個蔬菜大棚的占地面積多少呢,它更替的塑料膜,新的體積有多大,替換下來的舊的體積又有多大,要臨時放置在哪裡呢?
毛驢的闆車,将來可能用到的剩餘闆材等,放在哪裡?
收貨的糧食谷物,放在哪裡呢,且幹燥不潮濕?
可養隻雞鴨
空間不足,專家是否又要建議在農村建設庫房之類的呢,可是資金來源呢,農村土地是按人頭劃分的,也不是可以随意建設的,這就是為什麼一般農村院子較大,或有多間的庫房之類;幹淨衛生,不在院子裡養雞鴨,也會在院子一角圈出一點地方養幾隻雞鴨,不為售賣,确可以添補自家日常一定的吃用(雞蛋、鴨蛋,年底殺雞等),剩飯菜或是地裡每天回家随便扯的一把草都可以喂養;
在縣城小區居住,可以嗎?
不是去過農村,或在農村生活過一段時間,就是了解農村生活,了解農民;你要真真實實的這般用盡全力在那裡生活過,才會有一針一線真實的感受;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