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級上冊
《楊修之死》(羅貫中)
1、節選自《三國演義》第七十二回。
2、《三國演義》是我國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描寫了三國時期的曆史故事,集中表現了統治集團之間政治和軍事鬥争。
3、羅貫中,名本,字貫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說家。
《範進中舉》(吳敬梓)
1、節選自《儒林外史》第三回。
2、《儒林外史》是我國清代一部長篇諷刺小說,主要描寫封建社會後期知識分子及官紳的活動和精神面貌。
3、進學:進了縣學。在科舉時代,經過縣一級考試取得秀才資格後即成為縣學生員。
4、帶挈你中了個相公:相公,對秀才的稱呼。
5、同案:一同考取秀才叫做同案。
6、鄉試年:科舉制度,每三年舉行一次全省的考試,叫“鄉試”,由秀才去應試,輪到鄉試這一年叫“鄉試年”。
7、文會:舊時讀書人為了準備應考,在一起寫文章、互相觀摩的集會。
補充:
1、秀才别稱茂才,是中國古代選拔官吏的科目,亦曾作為學校生員的專稱。漢武帝改革選官制度,令地方官府考察和推舉人才,即為察舉。元封四年(前107年),命公卿、諸州每年各舉薦秀才一名,意為優秀人才。東漢因避光武帝名諱,遂改稱茂才。三國曹魏時沿襲察舉,複改稱秀才。至南北朝時,舉薦秀才尤為重視。隋代始行科舉制,設秀才科。唐初沿置此科,及第者稱秀才。後廢秀才科,秀才遂作為一般讀書人的泛稱。宋代為士子和應舉者的統稱。明代曾一度采用薦舉之法,亦有舉秀才。明清時期,秀才亦專用以稱府、州、縣學生員。
8、宗師:對一省總管教育的學官的總稱。
9、出榜:又叫“發榜”,即公布錄取名單。
10、草标:在集市出賣東西,把一根草插在出賣的物品上或拿在手裡,作為标志,這草就稱為“草标”。
11、高鄰:對鄰居的尊稱。
12、諱:原有“避”的意思。舊時為了對某人表示尊敬,不敢直呼其名,叫做“避諱”。諱某,意思是某字本應避去的。
13、亞元:鄉試中舉,第一名稱“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稱“亞元”。
補充:
1、鄉試是每三年在各省省城舉行的一次考試,隻有童生才能參加,通常在秋八月舉行,故又稱秋闱。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後發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舉人,第一名叫解元會試每三年在京城舉行的一次考試,通常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闱。考試由禮部主持,全國各地的舉人及國子監監生皆可應考,錄取三百名為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2、明清的科舉制度,凡是習舉業的讀書人,不管年齡大小,未考取生員(秀才)資格之前,都稱為童生或儒童。但需要注明的是,童生并不完全等同于未考上秀才的學子。根據明朝史書記載,隻有通過了縣試、府試兩場考核的學子才能被稱作童生,成為童生方有資格參加院試,成績佼佼者才能成為秀才。秀才是往往都能高中狀元,而狀元往往都是為朝廷效力。
3、貢生是一個專有名詞,指的是科舉時代,挑選府、州、縣生員(秀才)中成績優秀或資格老的,送入國子監繼續學習的學生。
14、京報連登黃甲:科舉時代寫在喜報上表示祝賀的恭維話,意思是以後還會有會試、殿試連續的捷報。殿試錄取進士分别為三等,叫“三甲”,榜用黃紙寫,所以稱“黃甲”。
15、在下:對自己的謙稱。
16、我小老:舊時老年人對自己的謙稱。
17、大紅全帖:用大紅紙折疊成折子的帖子,共有十面,橫闊十倍于單帖,稱為“全帖”。拜客時用全帖表示恭敬和鄭重。
18、世先生:對有世交的人的敬稱。世,表示世交,指兩家之間世代有交往。這種稱呼是舊時人們拉關系的套語。
19、晚生:舊時後進的你在前輩人面前對自己的謙稱。鄉試和會試分房閱卷,由各房考官推薦卷子給主考官,考中的人稱推薦卷子的房考官為“房師”。
補充:
一、院試——考秀才
在府城或直屬省的州治所舉行。主考官是學政,由皇帝任命進士出身的翰林院、六部等官員到各省任職,任期三年,任期内要依次到所轄各府、州去主持院試。
院試又分歲試和科試兩種。所謂歲試,即俗話所說的童生考秀才,通過歲試,童生就算是“進學”了,成為了國家的學生,稱為生員,亦即秀才。歲試成績優良的生員,方可繼續參加科試,科試通過了,才準許參加更高一級的鄉試,叫做“錄科”。
二、鄉試——考舉人
在京城及各省省城舉行。三年一次,一般在子、卯、午、酉年舉行,考期多在秋季八月,所以又稱“秋闱”。主考官一般由進士出身的在京翰林或部院官擔任。鄉試有正規的考場,叫做貢院,一般建在城内的東南隅。鄉試共考三場,初九、十二、十五日各一場。發榜在九月,正值桂花開放,所以又稱為“桂榜”,也稱“乙榜”。鄉試取中的稱舉人,第一名叫解元。
三、會試和殿試——考進士
會試和殿試是最高一級的考試,其中會試是帶有決定性的考試,而殿試隻定名次,不存在黜落的問題。
會試由禮部主辦,在京城的貢院舉行。一般在鄉試的第二年,也就是醜、辰、未、戌年,考期多在春季二、三月,所以又稱“春闱”。主考官多由内閣大學士或六部尚書擔任。發榜在四月,正值杏花開放,所以又稱為“杏榜”。會試取中的稱貢士,第一名叫會元。
會試之後還要舉行殿試,名義上由皇帝親自主持,隻考策問一場。殿試所發之榜稱“甲榜”,分三甲:一甲為賜進士及第,隻有前三名,即狀元、榜眼、探花,合稱三鼎甲;二甲為賜進士出身,三甲為賜同進士出身。在一、二、三甲的都泛稱進士,中了進士,功名也就到了頭。在揭榜時,要在殿前舉行唱名典禮,稱傳胪。
凡是通過乙榜中舉人,再通過甲榜中進士而做官的人,叫做“兩榜出身”。一身兼有解元、會元、狀元的,叫做“連中三元”。
科舉考試稱謂科舉知識簡介科舉制度在不同時期規定不盡相同。舉明、清兩代為例:讀書人先須參加“童試”,參加者無論年齡大小皆稱“儒童”或“童生”。錄取“入學”後稱為“生員”,又名“序生”,俗稱“秀才”。秀才分三等,成績最好的稱“禀生”,由公家按月發給糧食;
其次稱“增生”,不供給糧食,“禀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額的;
三是“附生”,即才入學的附學生員。取得秀才資格的人,才可參加正式科舉。
正式科舉分“鄉試”、“會試”、“殿試”三級。
鄉試三年在省城舉行一次,稱“大比”。取中者稱“舉人”,其第一名稱為“解元”,第二名稱為“亞元”。
會試則在鄉試後的第二年春天禮部舉行,取中者稱“貢士”,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則由皇帝親自主持,隻有貢士才有資格參加,分“三甲”錄取,一甲三名賜進士及第,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會稱“三狀甲”。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一名稱“傳胪”。三甲賜同進士出身。
“解元”、“會元”、“狀元”,即所謂“三元”。
狀元的産生我國的科舉制始于隋朝,曆經唐、宋、元、明、清各代,是曆代封建知識分子躍身仕途的重要途徑,從童生到狀元,一般須經五個階段。童生凡應考生員(秀才)之試者,不論年齡大小,皆稱儒童,習慣上稱為童生。院試由省學政主持,童生參加考中的稱秀才,也叫生員,一般可稱相公。此二者隻是預選形式,鄉試、會試、殿試才是正式的科舉考試。
鄉試每隔三年在省城舉行,秀才可以參加,考中的叫舉人,可稱老爺。舉人第一名是解元,二至十名是亞元。
會試鄉試後次年春天在京城禮部舉行,舉人參加,第一名稱會元。
殿試會試合格後即參加由皇帝親自主持或欽命大臣代理主持的殿試。合格的統稱進士,但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為探花。
香菱學詩(曹雪芹)
1、節選《紅樓夢》第四十八回。
2、《紅樓夢》是我國古代小說的頂峰之作。小說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悲劇為線索,描寫了以賈家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興衰史,反映了封建社會晚期廣闊的社會現實。跟本文有關情節是香菱被人販子賣給薛蟠做妾。當時薛蟠外出經商,香菱得以跟寶钗一起住進了大觀園。
3、起承轉合:舊體詩文常用的行文順序。起,開端。承,承接上文進一步加以申述。轉,轉折,從另一方面論述主題。合,結束語。
4、王摩诘:即唐代詩人王維,字摩诘。唐肅宗時官尚書右丞,人稱王右丞。
5、老杜:指唐代著名詩人杜甫,為了區别于稍後的晚唐詩人杜牧,故世稱杜甫為“老杜”,杜牧“小杜”。
6、李青蓮:即李白,幼時曾随父遷居四川綿州彰明青蓮鄉,自号青蓮居士。
7、應玚、謝、阮、庾、鮑:應玚,字德琏,東漢末年詩人,“建安七子”之一。謝,指南朝宋詩人謝靈運。阮,指三國時魏詩人阮籍,字嗣宗,“竹林七賢”之一。
《陳涉世家》(司馬遷)
1、節選自《史記•陳步世家》。公元前209年,以陳勝、吳廣為首的戍卒九百人在大澤鄉舉行了中國曆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節選的這一部分記叙了這次起義的原因、經過和起義軍的浩大聲勢。
2、司馬遷,字子長,西漢夏陽人,史學家、文學家。他用畢生精力著成了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全書一百三十篇。後人人才能跑部書稱為《史記》。
3、世家,《史記》傳記的一種,主要記諸候之事。陳勝者事反秦,功大,故入“世家”。
4、燕雀安知鴻鹄之志哉:燕雀怎麼知道鴻鹄的志向呢!燕雀,小鳥,比喻見識短淺的人。
鴻鹄,天鵝,比喻有遠大抱負的人。
5、發闾左適戍漁陽:征發貧苦人民去駐守漁陽。
闾,古代二十五家為一闾,貧者居住闾左,富者居住闾右,闾械就用來指代貧苦人民。
6、皆次當行:都(被)編入谪戍的隊伍。次,編次。當行,當在征發之列。
7、上使外将兵:皇上派(他)在外面帶兵。
上,臣下對皇帝的敬稱,這裡指秦始皇。
8、足下:指對方,古人對于别人的警稱。
9、之次所旁叢祠中:往駐地旁邊的叢林裡的神廟中。次,旅行或行軍在途中停留。次所,這裡指軍隊駐紮的地方。
10、公等:你們諸位。公,對對方的敬稱。
11、都尉:次于将軍的軍官。
12、守令皆不在:郡守、縣令都不在。秦時,陳縣屬于砀郡,上郡府、縣府的所在地,所以有守有令。
13、守丞:守城的當地行政助理官。
14、三老:封建社會裡掌管教化的鄉官。
15、社稷:國家。社,土地神。稷,谷神。封建君主祭社稷,祈求豐年後來就把社稷作為國家的代稱。
16、宮門令:守衛宮門的官員。
17、夥頤:夥,秦漢時楚地方言,表示衆多的意思。
18、夥涉:指被人歎過“夥頤”的陳涉,“夥”字冠在名字面前,成為他的外号。
《唐睢不辱使命》(《戰國策》)
1、選自《戰國策•魏策》,題目是後人加的。
2、《戰國策》是西漢末年劉向根據戰國史書整理編輯的,共三十三篇,分東周、西周、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十二策。
3、公亦嘗聞天子之怒乎:公,相當于“先生”,古代對人的客氣稱呼。
4、布衣:平民。古代沒有官職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稱布衣。
5、缟素:白色的絲織品,這裡指穿喪服。
《隆中對》(陳壽)
1、陳壽,字承祚,晉朝安漢人,史學家,所著《三國志》,記載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的曆史。
2、管仲,名夷吾,春秋時齊桓公的國相,幫助桓公建立霸業。
3、樂毅,戰國時燕昭王的名将,曾率領燕、趙、韓、魏、楚五國兵攻齊,連陷七十餘城。
4、孤:古代王侯的自稱。這裡是劉備自稱。
5、天府之士:指自然條件優越,物産豐饒,形勢險固的地方。
6、胄:後代。劉備是中山靖王劉勝的後代,所以稱他“帝室這胄”。
7、戎:古時對我國西部各族的稱呼。
8、箪食壺漿:老百姓用箪盛飯,用壺盛漿來歡迎他們愛戴的軍隊。箪,古代盛飯用的圓形竹器。
《出師表》(諸葛亮)
1、表,古代向帝王上書陳情言事的一種文體。
2、崩,古時指皇帝死亡。
3、有司:職有專司,就是專門管理某種事情的官。
4、驽鈍:比喻才能平庸,這是諸葛亮自謙的話。驽,劣馬,走不快的馬。鈍,刀刃不鋒利。
《望江南》(溫庭筠)
1、望江南,詞牌名,又名“憶江南”“夢江南”。
2、溫庭筠,原名岐,字飛卿。晚唐人,詩詞兼工,是花間詞派的重要作家之一。
《漁家傲•秋思》
1、塞下:邊界要塞之地,這裡指西北邊疆。
2、邊聲:邊塞所特有的聲音,如大風、号角、羌笛、馬嘨的聲音。
《江城子•密州出獵》千騎,上千個騎馬的人,形容随從之多,騎,一人一馬稱騎。
《武陵春》(李清照)
1、節,符節。古代朝廷使者所持的憑證。
2、馮唐,人名,漢文帝時的一位郎官。據《史記•張擇之馮唐列傳》載:漢雲中太守魏尚抵禦匈奴有功,卻因為報戰果時多報了殺敵六人而獲罪削職。馮唐向文帝進谏,文帝命馮唐持符節雲中郡赦免魏尚,複為雲中守。這裡作者以魏尚自比。
3、天狼:星名。
《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辛棄疾)
1、吹角:軍隊中吹号角的聲音。古時候吹牛角以發号令。
補充:
詞是唐五代興起的一種配合音樂歌唱的新體詩。它在隋唐之際已經産生,中唐以後逐漸有較多文人從事創作,晚唐五代趨于繁榮,而極盛于宋代。在唐五代時,一般稱為“曲”“曲子”“曲子詞”。後來才稱為“詞”,又稱“樂府”“近體樂府”“詩餘”“長短句”等。
九年級下冊
《公輸》(《墨子》)
1、《墨子》一書現在一般認為是墨子的弟子及其再傳弟子對墨子言行的輯錄。
2、墨子,名翟,相傳原為宋國人,後長期住在魯國,是春秋戰國之際墨家學派的創始人。
3、子墨子,指墨翟。前一個“子”是夫子(即先生、老師)的意思,是弟子們對墨翟的尊稱。
4、臣,秦漢以前對一般人也可自稱“臣”。
5、願借子殺之:希望借助您去殺了他。子,對男子的尊稱,相當于“您”。
6、褐:粗布衣服。
7、九設攻城之機變:九,表示次數多,古代“三”“九”常有這種用法。
《孟子兩章》
1、《孟子》是孟子及其門人所作,儒家經典之一。
2、孟子,名轲,鄒人,是孔之之孫孔伋的再傳弟子。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1、池:護城河。
2、兵革:泛指武器裝備。兵,兵器。革,甲胄,用以護身的盔甲之類。
3、親戚:内外親屬,包括父系親屬和母系親屬。
《惠子相梁》
1、《莊子》是莊周及其後學的著作集,為道家經典之一。
2、莊周,戰國時宋國人,哲學家,道家代表人物。
3、相,輔助君主的人,相當于後代的宰相、
《曹刿論戰》(《左傳》)
1、《左傳》,舊傳為春秋時其左丘明所作,近人認為是戰國時人所編,是一部史學名著和文學名著。本文所寫的戰争是齊魯之間的一次戰争,因戰場在長勺,故又稱“長勺之戰”。
2、犧牲玉帛:古代祭祀用的祭品。犧牲,指豬、牛、羊等。帛,絲織品。
3、轍:車輪軋出的痕迹。
4、鼓:擊鼓進軍。古代作戰,擊鼓命令進軍。
5、登轼:登上車前的橫木。轼,古代車子前邊的橫木。
《鄒忌諷齊王納谏》(《戰國策》)
1、鄒忌,戰國時齊國人,諷,諷刺,用暗示比喻之類的方法,委婉地規勸。
《愚公移山》(《列子》)
1、選自《列子•湯問》。
2、方,指面積。方七百裡,就四周各七百裡。古代計算面積,用截長補短的辦法,把不規則的邊長變成正方形,再計算它的面積。
3、漢陰:漢水南岸。
4、箕畚:簸箕,一種用竹片或柳條編成的器具。這裡是用箕畚裝土石的意思。
《詩經兩首》
1、《詩經》是我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從西周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也稱“詩三百”,這些詩歌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又叫“國風”,是各地的歌謠。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