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的計量
一、長度單位是用來測量物體的長度的。常用的長度單位有:千米、米、分米、厘米、毫米。
二、長度單位:
1千米=1000米 |
1米=10分米 |
1分米=10厘米 |
1厘米=10毫米 |
1米=100厘米 |
1米=1000毫米 |
三、面積單位是用來測量物體的表面或平面圖形的大小的。常用面積單位:平方千米、公頃、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四、測量和計算土地面積,通常用公頃作單位。邊長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公頃。
五、測量和計算大面積的土地,通常用平方千米作單位。邊長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積是1平方千米。
六、面積單位:(100)
1平方千米=100公頃 |
1公頃=10000平方米 |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
七、體積單位是用來測量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的。常用的體積單位有:立方米、立方分米(升)、立方厘米(毫升)。
八、體積單位:(1000)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
1升=1000毫升 |
九、常用的質量單位有:噸、千克、克。
十、質量單位:
1噸=1000千克 |
1千克=1000克 |
十一、常用的時間單位有:
世紀、年、季度、月、旬、日、時、分、秒。
十二、時間單位:(60)
1世紀=100年 |
1年=12個月 |
1年=4個季度 |
1個季度=3個月 |
1個月=3旬 |
大月=31天 |
小月=30天 |
平年二月=28天 |
閏年二月=29天 |
1天=24小時 |
1小時=60分 |
1分=60秒 |
十三、高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低級單位的名數應該乘以進率;低級單位的名數改寫成高級單位的名數應該除以進率。
平面圖形【認識、周長、面積】
一、用直尺把兩點連接起來,就得到一條線段;把線段的一端無限延長,可以得到一條射線;把線段的兩端無限延長,可以得到一條直線。線段、射線都是直線上的一部分。線段有兩個端點,長度是有限的;射線隻有一個端點,直線沒有端點,射線和直線都是無限長的。
二、從一點引出兩條射線,就組成了一個角。角的大小與兩邊叉開的大小有關,與邊的長短無關。角的大小的計量單位是(°)。
三、角的分類:小于90度的角是銳角;等于90度的角是直角;大于90度小于180度的角是鈍角;等于180度的角是平角;等于360度的角是周角。
四、相交成直角的兩條直線互相垂直;在同一平面不相交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五、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的圖形。圍成三角形的每條線段叫做三角形的邊,每兩條線段的交點叫做三角形的頂點。
六、三角形按角分,可以分為銳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和鈍角三角形。
按邊分,可以分為等邊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任意三角形。
七、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八、在一個三角形中,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
九、在一個三角形中,最多隻有一個直角或最多隻有一個鈍角。
十、四邊形是由四條邊圍成的圖形。常見的特殊四邊形有:平行四邊形、長方形、正方形、梯形。
十一、圓是一種曲線圖形。圓上的任意一點到圓心的距離都相等,這個距離就是圓的半徑的長。通過圓心并且兩端都在圓的線段叫做圓的直徑。
十二、有一些圖形,把它沿着一條直線對折,直線兩側的圖形能夠完全重合,這樣的圖形就是軸對稱圖形。這條直線叫做對稱軸。
十三、圍成一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的總和就是這個圖形的周長。
十四、物體的表面或圍成的平面圖形的大小,叫做它們的面積。
十五、平面圖形的面積計算公式推導:
【1】平行四邊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①把平行四邊形通過剪切、平移可以轉化成一個長方形。
②長方形的長等于平行四邊形的底,長方形的寬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高,長方形的面積等于平行四邊形的面積。
③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即:S=ah。
【2】三角形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①用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可以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
②平行四邊形的底等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邊形的高等于三角形的高,三角形面積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邊形面積的一半
③因為:平行四邊形面積=底×高,所以:三角形面積=底×高÷2。即:S=ah÷2。
十六、平面圖形的周長和面積計算公式:
長方形周長 =(長 寬)× 2 |
C = πd | |
長方形面積 = 長 × 寬 |
C = 2πr | |
正方形周長 = 邊長 × 4 |
r= d÷2 | |
正方形面積 = 邊長 × 邊長 |
r=C ÷2π | |
平行四邊形面積 = 底 × 高 |
d=2r | |
三角形面積 = 底 × 高 ÷ 2 |
d=c ÷π |
立體圖形【認識、表面積、體積】
一、長方體、正方體都有6個面,12條棱,8個頂點。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
二、圓柱的特征:一個側面、兩個底面、無數條高。
三、圓錐的特征:一個側面、一個底面、一個頂點、一條高。
四、表面積:立體圖形所有面的面積的和,叫做這個立體圖形的表面積。
五、體積:物體所占空間的大小叫做物體的體積。容器所能容納其它物體的體積叫做容器的容積。
六、圓柱和圓錐三種關系:
①等底等高:體積1︰3
②等底等體積:高1︰3
③等高等體積:底面積1︰3
七、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
①圓錐體積是圓柱的1/3,
②圓柱體積是圓錐的3倍,
③圓錐體積比圓柱少2/3,
④圓柱體積比圓錐多2倍。
八、等底等高的圓柱和圓錐:錐1、差2、柱3、和4。
九、立體圖形公式推導:
【1】圓柱的側面展開後得到一個什麼圖形?這個圖形的各部分與圓柱有何關系?(圓柱側面積公式的推導過程)
①圓柱的側面展開後一般得到一個長方形。
②長方形的長相當于圓柱的底面周長,長方形的寬相當于圓柱的高。
③因為:長方形面積=長×寬,所以:圓柱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④圓柱的側面展開後還可能得到一個正方形。
正方形的邊長=圓柱的底面周長=圓柱的高。
【2】我們在學習圓柱體積的計算公式時,是把圓柱轉化成以前學過的一種立體圖形(近似的)進行推導的,請你說出這種立體圖形的名稱以及它與圓柱體有關部分之間的關系?
①把圓柱分成若幹等份,切開後拼成了一個近似的長方體。
②長方體的底面積等于圓柱的底面積,長方體的高等于圓柱的高。
③因為:長方體體積=底面積×高,所以:圓柱體積=底面積×高。即:V=Sh。
十、立體圖形的棱長總和、表面積、體積計算公式:
名稱 |
計算公式 |
長方體棱長總和 |
長方體棱長總和 = (長 寬 高)× 4 |
長方體表面積 |
長方體表面積=(長×寬 長×高 寬×高)×2 |
長方體體積 |
長方體體積=長×寬×高 |
正方體棱長總和 |
正方體棱長總和=棱長×12 |
正方體表面積 |
正方體表面積=棱長×棱長×6 |
正方體體積 |
正方體體積=棱長×棱長×棱長 |
圓柱體側面積 |
圓柱體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
圓柱體表面積 |
圓柱體表面積=側面積 底面積×2 |
圓柱體體積 |
圓柱體體積=底面積×高 |
圓錐體體積 |
圓錐體體積=Sh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